文 |
墨玉
天下霸唱自己都没想到,《河神》这个冷门的IP,火了。
从2014年“网剧元年”到今年“超级网剧元年”,三年时间,网剧市场早已不是同日光景。
虽然《河神》的两位男主演分别出身自《法医秦明》和《老九门》两部红极一时的网剧,小有名气,但相比之下,《河神》的团队从主创到主演,都略显年轻。
然而,就是在天生“身子骨弱”的情况下,从口碑到点击,《河神》成为了本暑期档的最大赢家
。
《河神》开播不到两天就点击破亿,收官时全网点击突破17亿,豆瓣口碑稳在8.4分,终于,即便高冷如我,也按耐不住好奇,入了坑。
所以,大家都说《河神》好,《河神》究竟好在哪里?
关键词一:二元对立
本人并不是天下霸唱粉,看《河神》之前并未看过天下霸唱的原著,所以,在不了解原著的情况下,看完第一集直呼过瘾,惊叹还有如此选材,深谙天下霸唱功力了得,除了装神弄鬼还是很“接地气”的。
补了原著才发觉,《河神》基本算是重写了大纲和故事线,人设做了很大的改动,除了主人公性格和家庭背景的变化,更是加入了两位女性角色。
编剧这么“伤筋动骨”的改法,稍有不慎,便会跌入万丈深渊,但现在看来,编剧非但没有遭到唾骂,反而将原本并没那么适合改编影视的作品非常好的影视化了,实在是佩服不已。
那么回过头来看,编剧如此改动究竟高明在何处?
熟悉天下霸唱的人都知道,他并不擅长多线叙事。尤其是《河神:鬼怪神谈》中,总会民俗和探险入墓两层皮。这样的故事对于影视改编尤其是电视剧改编来说,很容易就会掉入故事简单的困境。
诚如麦茨所说,
故事是关于人物动作的。
人物设立好了,那么人物发出的动作自然便会纠缠在一起变成事件。
《河神》的片头应该是这么多年看过的最惊艳的一个
。这里的惊艳,不只是因为视觉层面上带来的神秘感,更是念白和快速碎片镜头配合所带来的独特感。
看第一集时候,并未太注意片头里的念白,一集过后,再看一遍片头,惊呼
原来片头每个演员口中蹦出的词已经道出了整部剧主要人物性格和关系。
“江湖/科学/拳脚/真相/水性好/法医/神婆/记者/身子骨弱/特别警探/娘/市政府秘书长/超凡绝伦的人中龙凤/大少爷/就是个跳大绳的/天津小姐/不抽烟、不喝酒/有钱有势有什么用/眼里揉不得沙子/通情达理/怕个啥/开什么玩笑/不娇气/有线索了/德意志/神/大新闻/漕运商会/师父/郭二哥/父亲/不惹事、不怕事/推理/正确/青梅竹马/天津百姓”
实在是太过喜欢这样的提炼方法,在不熟悉剧的观众眼中,这样的表达方式特别适合整部剧神秘的调性,第一时间为观众带去了混杂了矛盾的观感。
熟悉剧的观众,则会一眼辨识出每个词所描述的形象。
这样看似“符号”式的表达,实则在一遍遍强化观众对人设的敏感,编剧修改的人物设定以及增加的两位女性角色,除了感情线上的作用外,更是成为整部剧构造“二元对立”关系中的重要一环
——郭得友和丁卯是江湖对科学、传统对西洋,小神婆对大小姐是洒脱直率对通情达理、拳脚对文明。
再调换一下看,郭得友和小神婆这一对,很明显代表的是市井,而丁卯和大小姐代表的是大户。
我们常说要有戏剧冲突,而冲突,建立在矛盾之上。仅从人设看来,人物间的与生俱来的“矛盾”就非常有“戏”。
关键词二:中国式“美剧”
改编过后的《河神》,24集故事追随着一条主线(
魔古道重现江湖
),每集有至少7个情节点,每集临末尾出现一个事件,每3~4集出现一个大的案件向最终的谜底靠近,并递进一层主要人物关系。
如此工整的剧作,特别像美剧,情节紧,节奏快。很容易让人想到《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或者是《神探夏洛克》《CSI》这样的剧。但是,《河神》的可看之处绝不是因为它像美剧,不然大家看美剧就好了对不对?
个人最喜欢的是《河神》每集前情回顾的设计,用传统曲艺说书的方式,将上一集的主要情节点串成简要介绍,并最后用一句引出本集的轮廓。
所有写过剧本或写过说书的人,深有体会仅这短短几句前情提要是多么考验功力
。
学习美剧做前情提要,《河神》剧组并不是第一个,但用说书的方式,绝对是前无古人。如此创意,恐怕不是编剧一人功劳,和导演及其他主创也不无关系。
故事本是天津的神怪奇谈,以说书的形式开篇,非常切合气氛,而寥寥几句书话,便勾勒出上一集故事全貌,比画面闪回配文字来得精炼,更给人一种期待之感。
喜欢听书的人或许都有此感,最喜欢开篇那一惊堂木响,因为接下来便是好戏上演。
以书说化前情,光这一点,美剧永远做不到,顿时有了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自豪之感
。
整部剧外在结构和情节把控深得美剧精髓,但内里细节处处散落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尤其是天津文化的底子。
仅拿第三集的一处举例,有人夜闯龙王庙偷孩子尸体,“不吭声是偷,吭声是抢”,老河神郭淳口中道出的盗行规矩,像这种寥寥几句台词除了可以给我这种民俗传统文化积累基本为零的人补课外,更是
通过台词将一种社会民俗文化掰碎了揉进剧情中,让剧目的整体气质有了“中国感”。
很多美剧会让人欲罢不能的原因,除了强情节动辄弄死个人之外,还有许多可以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的“奇观”镜头,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
《河神》在奇观性这点上依然做得很好,并且严格遵守了规定,并无大尺度越界之举,完全是立足文本和道具细节的处理,实现的奇观效果构建。
《河神》英文名叫做 TIENTSIN MYSTIC,直译过来是“天津神秘者”。“神秘者”意为未知,而未知便会给人带来恐惧与好奇。长绿毛的孩子、鬼市稳婆、百人浮尸、浮尸病变“丧尸”等等,这些“神秘形象”除了在视觉造型呈现上给了人冲击,更是如砖如瓦般构筑起整部剧的风格。
这种东方神秘风格源自于传统风俗(
也可以说是封建迷信
),不同于西方的神秘有关宗教和灵魂,
《河神》更进一步的是,有了西洋科学元素的引入,对一切看似灵异迷信的现象做了合理的科学解释
。
编剧此举是为了避免审查还是本意就不希望那么唯心,暂时不可知,但无论是为何,
《河神》为传统民俗题材商业化运用找到了出路。
中国民间文化本就源远流长,许多神怪故事极具戏剧性,都有非常大的影视化空间。
讲故事技巧上,我们可以西学东渐,故事底子,或许带有了中国符合和中国特色,更会引人瞩目。
关键词三:电影感
评价一部剧特别是网剧有电影感,可以说这样的评价是非常之高了。毕竟,很多电影都有人批评说没有“电影感”。
究竟什么是“电影感”?在21世纪的今天,播放媒介越来越多元,电影院、投影、电脑、平板、手机等等,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还是网剧或是其他,都可以在各种大的小的屏幕上被播放观看。
在多屏时代下,播放媒介之间的播放源已没有了界限,在手机上看电影,在电影院看电视(
综艺大电影
)都已是家常便饭。
所以,
我们今天所说的“电影感”一定不是在说它是否适合在大银幕观看,而是它是否拥有电影那样的形式与风格。
《河神》第一集开头便是一个深水长镜头,原本以为是特效打造,查了资料才知道真的是水底实拍。
这个开篇长镜头,奠定了这部剧的基调(
也可以说是逼格
),之后场与场之间的快速剪辑、特写镜头、推理镜头的闪回插入以及摄影师习惯在人物对话时通过升降格镜头来促成紧张感,或是在过渡情节处加入短促的水波空镜头以维持不安等等,
这些蒙太奇或是运镜取景方式,无一不彰显着导演和主创的电影思维。
尤其是每次郭得友点烟辨冤时的场景设计,兼具空灵感和美感。而关于魔古道前史部分,更是大胆用动画形式来呈现,极为表现主义。
有一场监狱里的打戏,导演在庆功会中表示,这个长镜头拍摄了整整一天,武行人员也不够,很多人都是出现在了镜头一次,略过后再从后面绕过来继续打,几十个人拍出了几百个人的大场面。而摄影师更是需要绑着威亚拍摄,非常之辛苦。
在美国,牛逼电影导演去做美剧不足为奇,最近的例子便是大卫·林奇的《双峰》。眼下,国内的电影人也开始转向网剧创作,前有管虎,后有韩三平,相信之后还会更多。
就像前天一条妹子说的那样,网剧已经进入了拼质量的时代(
延伸阅读:
现在的网剧,牛X到要把搞电影的一网打尽
),这个质量不仅是投资制作上,更是内容上,除了题材独特性外,更有诸如形式风格、导演手法、演员演技等等各方面内容。
某种程度上而言,网剧给了创作者更多创作与尝试空间,也成为了优质内容的炼金厂,
同时,也将为更多新人演员带去机会。
《河神》由工夫影业的汪启楠监制,导演田里、制片人常犇都是电影学院科班出身,摄影师冯思慕电影学院09级本科毕业,又去了美国AFI学习,为剧组带来了好莱坞的技术,美术指导是电影学院01级毕业生。
唯一的前辈是造型指导袁斌,是姜文导演团队中的骨干,《河神》整个班底都是不折不扣的学院派。
可以想见,这个年轻团队,
3年打磨剧本,121天封闭式拍摄,4地160场转场,他们不是仅为接一个项目而做,而是在利用这个平台,实践自己的大银幕梦想。
关键词四:宿命
《河神》这么火的原因,除了以上几点,可能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部剧的核心,
是关于命运的反抗
。
《河神》播出后,李现火了,许多人喜欢他赋予“河神”的痞气和义气,他的韧劲与不服,融进了他的骨子里。为什么李现会那么受人喜欢?是因为他最后的悲情一跳?还是因为他平日放荡时的不羁、认真时的帅气?
可能都有,这个人身上,似乎聚集了所有人的理想型,最重要的是,他在反抗自己的命运。
剧情过半,我们知道了“小河神”的真实身份,这部剧扑朔迷离的悬疑线似乎暂缓了下来,后半程转向“小河神”一众四人同魔古道的对抗,而这个对抗过程,
除了是对天津卫的拯救,何尝不是对自己身份的探寻、对真相的执着、对命运的反抗。
“心中有怨说怨/点烟告慰伤悲/求生灵免于难/神人共愤/命中无极注定/却不信宿命/背负河流的人/逆天辩冤/我驱散 所有的迷惘/战败那 无情的骄狂”
——片尾曲歌词
这个暑假,《中国有嘻哈》爆火,节目里各个rapper个性张扬,热议不断。为什么嘻哈文化会在这个暑假火起来,除了背后的资本运作和包装外,更重要的是节目组抓住了当下社会年轻人的痛点。
《河神》也是一样,
灵奇探案故事背后是人物时代宿命的挣扎。
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无所畏惧,我们为了我们相信的真相探寻,我们不愿意被天生的命运所束缚,我们做着自己的选择,践行着自己的个性。
昨天(9月8日)下午3点,《河神》在北京召开了一场庆功会,答谢粉丝的支持。
现场邀请了工夫影业创始人、监制、导演陈国富,《河神》监制汪启楠,原著作者天下霸唱,导演田里,制片人常犇,编剧刘成龙、杨宏伟以及李现,张铭恩,王紫璇,陈芋米,苇青,唐以诺,杨曙铭,陈剑8位演员悉数到场。
庆功会上,8位演员两关游戏解锁了“津门天团 再度起航”的题卡,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和工夫影业的陈国富共同宣布了《河神2》的消息
。
爱奇艺自制剧自2014年开启以来,爆款网剧一个接一个。诚如他们自己的品牌定位,或许有朝一日,顶尖视频网站有可能改变日前电视剧的采购模式,在网络上积累流量,先网后台甚至院线联动的模式都指日可待。
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像《河神》这样的精品网剧出现,不依靠原著和卡司带流量,凭借实力和创新,成为自带流量的好内容。
不久的将来,天团再聚,期待《河神2》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视频推荐 |
《奇爱博士讲电影》今日更新啦,到底是烂片还是神作,为这部电影网上吵作一团,今天让33为你详解《敦刻尔克》!
推荐 |
“文慧园路三号”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
求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