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消金
一个专注于网贷投资、互联网金融研究的价值平台。置顶我们,做更聪明的投资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消金

整治风暴开始,现金贷、消费金融、校园贷成重灾区

瞭望消金  · 公众号  · p2p  · 2017-05-26 18:55

正文

观察君:


在你下笔签字,确认借款前,有些平台放贷业务员并不会告知你,他们会收取诸多杂乱的费用。


支点研习社  王云军


裸条借款、暴力催收、变相高利贷等乱象丛生,一直是现金贷、消费金融、校园贷平台的阿克琉斯之踵。

 

这些平台基本都是以日利率进行宣传,有的年化利率可能并不高,甚至可能在法律规定的36%红线之内。再加上以各种名目收取的费用,综合年化利率就会远超法律规定的红线。

 

更重要的问题是,在你下笔签字,确认借款前,平台放贷业务员并不会告知你,他们会收取诸多杂乱的费用。

 

贷后发现利率过高,跟平台交涉无果后,部分借款人认为自己是被欺诈的受害者,在贷款到期后,选择不还款或者拖延还款,然后遭遇平台的暴力催收,可谓网贷生态圈的恶性自循环。

 

为了了解行业的真实生态,这段时间,支点哥也对消费金融平台的线下业务门店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监管强势介入


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导致网贷行业发展乱象丛生,诸多借贷平台出现虚假宣传、暴力催收、变相高利贷、裸贷等事件,层出不穷。

 

支点哥也曾调研过,网贷平台确实存在收费条款不明、隐性收费、暴力催收等情况,而现金贷、消费金融、校园贷等业务更是这一系列事件的重灾区。

 

监管介入,是势在必行的,上述问题都是被明令清查的重点。

 

据网贷之家的信息,日前,杭州市余杭区P2P平台专项整治工作已正式进入正轨。该区整治领导小组向余杭区所有P2P平台下发了《关于开展互联网金融机构现场检查的预通知》。

 

通知要求,P2P平台的自查时间为2017年5月2日-5日,专项审计时间为2017年5月8日-21日,现场核查为2017年5月22日-26日。检查的内容共分为四大类19个项目51项具体内容。四大类包括从业资格情况、内部控制情况、业务开展情况、信息披露。

 

现金贷、消费金融、校园贷被着重强调,纳入了法律风险核查的重点工作

 

法律风险核查重点条款包括:审核年满18周岁在校大学生借款人资格时,是否落实借款人第二还款来源,并获得第二还款来源方(父母、监护人或其他管理人等)表示同意其借款人行为并愿意代为还款的书面担保材料;是否通过收取各种名目繁多的手续费、滞纳金、服务费以及催收费等费用变现发放高利贷;是否采取非法催收等手段胁迫借款人还款

 

每一条都指向了现在现金贷、消费金融、校园贷细分行业乱象的命门。

 

此外,其中“业务开展情况”的检查条款,列出了14条平台所可能涉及的负面清单条款,主要针对平台自融、是否违规发放贷款、资产端的来源是否合规等情况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二、现金贷、消费金融、校园贷成重灾区


前一段时间进行实地调查的时候,支点哥进入一家有佰仟金融分期的华为手机专门店,咨询一款3999元华为手机如何分期,利息多少?

 

业务员只是糊涂介绍:“首付800元或500元,也可以零首付,日利率大概千分之一。”

 

在支点哥追问之下,这位业务员支支吾吾地告知,每月还有几十块钱的服务费。

 

日利率千分之一,算下来年化利率就达36%,加上服务费,其利息率已经远超36%的法律红线。

 

支点哥继续追问,每个月服务费具体是多少,收取的比例如何,业务员都不予答复。

 

支点哥问有没有合同与详细收费文件可以查看时,业务员就让一脸茫然的支点哥填申请分期单,并表示只有申请通过后,才能看到具体情况。可是申请通过就表示已经分期消费,就算事后知道利率太高,而且也已无法撤销分期申请。

 

也就是说,在正式填单申请放款前,借款人根本不清楚分期的详细收费事项,也看不到任何的收费条款与说明,也无法看到合同。

 

一旦借款分期通过审核,业务员就会立马催着签名,不会做过多的解释。就算问起,借款人查看具体收费详情和合同后,发现利率太高不想分期借款都已为时晚矣,无法撤销贷款申请。

 

除了综合利率高外,部分贷款人也向支点哥哭诉了自己在消费分期时被骗的惨痛经历,其套路也是五花八门。

 

三、把原本分24期的业务说成分12期?


 2016年2月,马先生在厦门一家专卖店里买了一部苹果6的手机,价格5800元。在驻店的佰仟金融业务员手上办理了分期,首付了2000元,其余3800元分12期还,每月还款308元。

 

办理分期时,马先生还特意问了业务员有没有其他的手续费,业务员表示没有其他费用,每月只要还款308元就可以,还12个月。

 

马先生签订的电子合同显示的还款日期也是12期,马先生表示,“不过,我自己后来再也没见过这个合同。”

 

直至2016年12月,马先生已还款10个月,打电话咨询佰仟金融客服是否再还2个月就还完了。佰仟金融客服表示,马先生签的分期是24期,还要还14个月。

 

当时马先生就懵了:“怎么变成24期了,我签的是12期啊。客服还说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签的是十二期。我才知自己上当了。当我回去找业务员时,人却早已不在了。客服表示,此业务员已经离职了。”

 

四、业务员私吞客户已获批的分期产品?


20171月,有一天陈先生接到了一个中介的贷款电话。由于急需借钱买手机,陈先生就到了他们指定的地方去办理贷款,分期买了一款价值5999元的三星手机。

 

陈先生按他们的要求填了申请分期的单,也拍了申请要求拍的照片。但最后业务员回复说陈先生申请的分期没通过。

 

一个多月后,陈先生收到了催收打来的电话,这时陈先生才知道自己之前被骗了。

 

“我说没拿手机,也没拿钱。催收人员就说知道了,然后挂掉,好像见怪不怪的样子,而且还有要想笑的感觉,似乎是这样被骗的人很多。”陈先生有点哭笑不得。

 

之后陈先生下载了他们的APP查看了自己的“被贷款”详情。贷款产品三星手机,金额5999元,首付3000元,分9期还 ,每期还812元,总的还款金额达1万多元。

 

之后陈先生就去找贷款中介和业务员对质。“业务员说是中介坑的我,中介说是业务员坑的我。”

 

随后陈先生去派出所报案,但警察表示无法受理,还对陈先生说,如果没拿钱,也没拿手机,什么都不用怕。但是因为贷款记录在,不还款,陈先生就会留下征信污点。

 

五、找兼职遭遇连环骗局


2015928日,因为闲职在家所以李小姐想找一份兼职的工作就去网上搜然后看到一份兼职广告写着“买一张手机卡有300元报酬,冲业绩,急急急!”

 

怕这种兼职不靠谱,李小姐想起朋友说她男友做过,就去咨询了。她朋友说,她男朋友拿到钱了,什么问题都没有,李小姐就去了。

 

对方知道李小姐是来找兼职后,就带李小姐到手机店附近,称为了做业绩,要李小姐去买一部手机,他付首付,还称店里有个业务员,会带李小姐做分期。然后给了李小姐一张银行卡,让李小姐利用卡里面的钱付首付,里面有1000元,事后再给李小姐1000元现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