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
简单心理
ID
|
janelee1231
作者
|
一了达、酒鬼
偶尔看到一个好玩的问题「男性之间有纯洁的友谊么?」
其中一个回答非常真实:
「男人与男人之间当然没有纯洁的友谊,表面上称兄道弟的,其实背地里都想当对方的爸爸。」
(来自知乎@飞翔的和道一文字)
男人为何总痴迷于「我是你爸爸」「我是他爷爷」「这是我儿子」的无聊辈分游戏,编辑部美少女们表示非常不理解,毕竟女孩子们平时再怎么开玩笑,都不会说「我是你妈」。
其实,女孩不能理解的男人友谊还有很多种,比如为啥男人跟兄弟天天就会打游戏和喝酒,为啥男人这么爱交酒肉朋友,为啥男人跟兄弟之间除了帮忙办事几乎不会有别的交流...
究竟是男女之间思维方式不同,还是男性本身都是塑料友谊?是人性的光辉,还是道德的沦丧?
接下来请收看走进心理学:
揭开男人友谊这点破事。
当女孩们想到男性友谊时,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男人跟兄弟们就是天天一起打游戏打牌泡澡抽烟喝酒?除了玩,男人的友谊似乎根本没有关心和照顾,都是酒肉朋友。
之所以有这种误解,就在于男性友谊的基础和女性友谊的基础不同。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双方「交换的东西」不一样。
女性更倾向和朋友「交换情感」。
对多数女性来说,经常和朋友们说说自己的生活,聊聊情感状况好像都是常态。她们更需要「面对面」式的友谊(Face To Face),待在固定的、有安全感的地点,面对面的相处。
所以对于女生来说,「茶话会」式的聚会(吃饭拍照修图一条龙服务)是十分重要的,这能给友谊加入「安全感」。
女性在面对压力时,常见的反应也是「照顾身边的人,主动和他人接触」。女性倾向于主动向朋友们诉说自己的情感。也更容易对朋友产生依恋情绪。 从而无法理解男性友谊怎么就这么「冷漠」。
实际上,男性只是在表达对友谊的重视程度时,和女孩子的方式不一样。
在友谊中,男性更喜欢「交换活动」,而且一般是互利互惠的活动。
在男性的情感系统中,他们更倾向于和兄弟建立一种「肩并肩」的关系(Side By Side),一起去完成一些带有进取意味的事情。这可能和人类远古时期,雄性总是一起行动、去狩猎劳作,从而留下的集体潜意识有关。
所以他们更喜欢共同完成某件有挑战,有竞争的事,比如任何一件体育活动,游戏赛事。也喜欢在朋友之间使用「老大、老二、老三」来排名次,还经常使用「队长」「战友」之类的称呼。
通宵看球赛,通宵打牌,通宵吃串喝啤酒,对男性来说更多就像在一起「并肩作战」,所带来的支持感和自由感,比相互倾诉要有力量的多。
确实,相比女性来说,
男性似乎不那么需要紧密相连的友谊。
马里兰大学社会学教授,杰弗里·格雷夫在他的作品《兄弟系统》(Buddy System)中对男性友谊做了许多相应的研究。他认为,男性对于在身体和情感上的表达上往往比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男性之间的友谊不重要。(兄弟们都很重要啊!)
只是对于男性来说,他们可能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并没那么需要跟朋友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反过来说,对于增进男性友谊,情绪表达其实也并没那么重要。
男性维持友谊,往往不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保持一种长期联络。因为一般来说,男人并不会对朋友产生很深的依恋感情,
大家没必要经常见面。就算过很多年,兄弟还是兄弟,大家随时可以约个酒打个球,这种感情并不需要刻意去维系。
追其原因,必须承认的是,从古至今的社会背景中,确实是男性被普遍赋予了更强的独立性,更多的社会责任,以及被要求了更多的担当力。因此,
大部分男性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当独立的人格,不去依赖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感情寄托。
而女性则更多被认为比较软弱,更需要保护。
在这些社会标签的影响下,很多女性就会渐渐接受「性格软弱」的设定,当自身情绪出现问题,也不敢相信自己能够独自解决,从而更倾向于寻求朋友的支持和安慰。
尽管已经有越来越多女性开始追求独立,但难免有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连女性自己也察觉不到。我身边一些女强人,的确在事业中保持强大的独立,但仍然会花费不少精力维系友谊,聊聊微信啊,打个电话啊,让朋友保持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
至于男性,遇到感情问题,多数情况都会先选择独自消化处理,和女友分手也不主动提及,工作压力爆棚也尽量不主动跟兄弟诉苦。毕竟大家都不容易,小事不要互相打扰,也不需要多余的问候...这大概就是所谓
「男人间的默契」?
因此,女生有时就可能不太明白,男生为什么不和朋友联络?甚至总会好奇:他好久没提过xxx了,不是好兄弟么?闹别扭了?断交了?
别操心了,人家哥俩八成啥事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