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表整理自彭信威先生《中国货币史》
整理:天之骄子
说明:
1.年号钱中史书未记发行年份的皆视作该年号元年发行。
2.非年号钱中发行年份不明的不列入此表。
3.元代庙宇钱或近似庙宇钱的不列入此表。
4.外国货币史上有世界意义的或同中国货币史有关的重大事件附列在括弧内。
第一部分:
公元纪年以前的中国货币史
前3000年-前1122年
贝壳
从装饰品发展成支付手段。
前1500年-前1122年
开始铸造
铜贝
。
前1154年-前1122年
传说殷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
前1122年
传说周武王克商,散鹿台之钱。
注释:根据2000年11月在北京正式公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阶段性成果《夏商周年表》,殷商君主帝辛(纣王)的在位时间为前1075年-前1046年,周武王的在位时间为前1046年-前1043年。故武王克商,当在公元前1046年。
前800-前700年
早期空首布
产生。
前700-前600年
(小亚细亚和希腊铸造金银币,这是西方铸币之始。)
前613年-前591年
传说楚庄王改小钱为大钱,孙叔敖谏止。
前524年
传说周景王铸大钱。
前521年
(波斯铸金银币。)
前403年
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
前386年
田和称齐公,
齐造邦刀
或铸于此时。
前361年
魏国迁都大梁,当寽币的铸造当在此以后。
前336年
秦惠文王行钱。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铸金币。)
注释:《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钱。”
前290年-前200年
(罗马铸重阿斯铜币。)
前284年-前279年
燕军攻占齐国七十余城,
齐明刀
应铸于此时。
前278年
楚国迁都于陈。
前248年
(安息铸银铜币。)
前241年-前223年
楚国迁都于寿春,铸
郢爰
等金币。
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全国币制,
推行
半两,
黄金以镒为单位。
注释:《史记·平准书》记载“以至於秦,卒并海内。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及至秦,分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前204年
西汉政权建立,半两开始减重,黄金以斤为单位。许民铸钱。
前190年
(罗马铸德纳留斯银币。)
前186年
半两减为八铢。禁民铸钱。
前182年
半两减为二铢四絫,称五分钱。
前175年
铸
四铢半两
。又许民铸钱。
注释:《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孝文五年,为钱益多而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
前144年
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
前140年
汉武帝铸
三铢
。
前136年
废三铢,复行半两。三朱、四朱方形和圆形小钱当铸于此时。
前119年
发行
白金三品
和
白鹿皮币
。
前118年
铸
五铢
钱。
前117年
废白金三品。
前115年
行
赤侧五铢
,以一当五。
前114年
颁布告缗令。
前113年
废赤侧五铢当五制,集中全国铸币权于
上林三官
。
注释:《汉书·食货志》记载“有司言三铢钱轻,轻钱易作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质,令不可得磨取鋊。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铸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中,成钱二百八十亿万馀云。”
前95年
铸麟趾褭蹏金。
第二部分:
公元元年至南北朝时期的中国货币史
公元7年
王莽第一次改革币制,铸
金错刀、契刀五百
和
大泉五十
。
公元9年
王莽第二次改革币制,废刀币,专用大小泉。
公元10年
王莽第三次改革币制,采用宝货制。
公元14年
王莽第四次改革币制,铸
货泉
和
货布
。调整金银价格。
注释:《汉书·食货志》记载“王莽居摄,变汉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於是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又造契刀、错刀。莽即真,以为书刘字有金刀,乃罢契刀、错刀及五铢钱,而更作金银龟贝钱布之品,名曰“宝货”。凡宝货三物六名二十八品。后五岁,天凤元年,复申下金银龟贝之货,颇增减其贾直。而罢大小钱,改作货布,重二十五铢,直货泉二十五。货泉径一寸,重五铢,枚直一,与货布二品并行。”
公元24年
淮阳王刘玄(更始帝)铸五铢。
公元30年
公孙述铸铁钱。
公元40年
东汉光武帝刘秀
恢复五铢
钱。
注释:《汉书·食货志》记载“自发猪突狶勇后四年,而汉兵诛莽。后二年,世祖受命,荡涤烦苛,复五铢钱,与天下更始。”
《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初,王莽乱后,货币杂用布帛金粟。是岁,始行五铢钱。”
公元184年
黄巾军起事。
公元186年
东汉灵帝铸
四出五铢
。
公元190年-公元193年
董卓铸小钱。
公元208年
曹操为丞相,恢复五铢钱。
公元214年
刘备在益州铸
直百五铢
。
注释:《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九》记载“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刘巴曰:“此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价,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公元221年
曹丕废五铢钱,用榖帛。
公元227年
曹魏再复五铢钱。
(波斯萨珊王朝铸金银币。)
公元236年
孙权在江东铸
大泉五百
。
公元238年
孙权铸
大泉当千
。
公元246年
孙权收回大泉。
公元312年
(君士坦丁改革罗马帝国币制。)
公元313年
张轨在河西恢复五铢钱。
公元319年
石勒铸
丰货
。
公元324年
沈充被杀,
沈郎五铢
当铸于此前。
公元338年
李寿铸
汉兴
。
公元376年
太元货泉或铸于此时。
公元430年
刘宋铸
四铢
。
公元447年
刘宋制大钱当两。
公元448年
取消大钱当两制。
公元454年
刘宋铸
孝建四铢
。
公元465年
刘宋铸
永光
和
景和
。
公元490年
萧齐在四川铸钱。
公元491年-公元518年
(拜占庭铸币开始。)
公元495年
北魏铸
太和五铢
。
公元502年
萧梁铸五铢和公式女钱。
公元510年
北魏铸五铢。
公元524年
萧梁铸
铁五铢
。
公元529年
北魏铸
永安五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