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D视觉工坊
1、OpenCV的技术传播; 2、3D点云与重建技术; 3、Vslam技术; 4、深度学习; 5、技术干货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  ·  过个舒心幸福年 ·  昨天  
最高人民法院  ·  入库参考案例:周某春等36人诉重庆市涪陵区规 ... ·  3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鱼卖得掉!钱一定拿得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D视觉工坊

为什么审稿人一审给出明确意见后,二审拒绝审稿?

3D视觉工坊  · 公众号  ·  · 2024-11-06 07:00

正文

点击上方“ 3D视觉工坊 ”,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内容来自知乎,「3D视觉工坊」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470493

作者:蜜瓜包

期刊编辑。

这种事情其实见过很多次了,个人觉得很正常。

因为审稿的确是一件很费精力的事情,特别是修改的稿件。对于审稿人以及编辑来说,我们既需要关注修改后的文章质量如何,也需要关注作者有没有认真地对待(包括回答和根据意见修改)审稿人的意见。

如果时间间隔比较短还好。但一般大修怎么着都得一个月起步。人的精力和记忆力都是有限资源,不太可能记得清隔了这么久的事情。

这样的话审稿人和编辑都需要点时间回忆/梳理一下到底发生了甚么事,然后再去对比修改情况,评估文章的最终质量。

比如说我在看修改稿的时候都是双屏作业。一边是原始版+response letter,一边是修改版+comments文档。而初版就很简单,原始版+comments文档就行了。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认真的二审比初审还要耗费精力。编辑还好,毕竟我们是拿工资的,而且本来这也是我们的分内工作。但审稿人不一样,人家基本上都是用爱发电,自己平时还一堆事。

如果文章质量很好,作者也改得很认真,那么大部分审稿人其实都愿意再看一遍。然而我们也都知道大部分文章不属于这种情况对吧。

反正从我的经历来看,能给一篇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有点烂的文章写一份高质量意见的审稿人,本身已经很nice了。

这个时候再要求他做一次认真的二审,我觉得有点没人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