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视线上有暗示和引导的同时,能与建筑、景观和西侧的围墙在形式有一定的呼应,形成具有雕塑感的空间形态。通过对入口地面和墙面材质的改变,不仅强化了入口的引导性,同时将入口空间和内部庭院连为一体。
感谢 积木盒子建筑设计事务所 对gooood的分享
业主是生活在北京城里的一对中年夫妻,高强度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让他们希望在京郊拥有一个能暂时忘记城市喧嚣的场所。经过几个月在北京周边的实地考察,他们被场地西侧开阔的海棠林吸引,决定租下这处位于北京延庆下垙村的民宅,并改造成周末度假和经营的民宿。
基地位于村子西侧,占地约400平米,东侧和南北为道路和民宅。西侧紧邻场地的几棵大树、海棠林和远山构成了绝佳的观赏视角。一层老房子位于院子北侧,院内南侧和西侧内有几间临时搭建的砖房,现已破损严重,并阻碍了向西眺望的视线。
设计初期,经过现场踏勘和业主讨论,我们确定了重点营造西侧开阔观赏面和内部庭院空间的设计思路。随着方案的深入,我们决定保留北侧老房,并在场地南侧放置一个朝向西侧海棠林的单坡弧形屋面,同时将不同标高的平台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在形体上对西侧景观有所呼应,而且在屋顶形成了不断变化的观赏和游走空间。
在项目进入建设审批阶段时业主被告知原有场地房屋产权存在问题,原有庭院西侧一半内不允许进行房屋建设。面对紧张的用地和较多的功能需求,我们改变了设计策略,将原方案西侧一层使用空间压缩到了东侧两层的形体内,形成了向西侧打开的L形半围合体量。通过在不同方向的开洞,不仅能提供多角度观景视角,而且外部抽象的矩形体量与北侧一层老房在形式语言上形成新旧对话的关系。
受限于用地条件,我们在庭院西侧与老房外侧走道采用轻质廊架的方式对庭院空间进行划分和限定,在西侧较大面积的廊架下面布置下沉休闲区,最大程度保留向西观景的需求。
入口位于建筑与西侧围墙的交界处,我们希望它不是单一的功能空间。在视线上有暗示和引导的同时,能与建筑、景观和西侧的围墙在形式有一定的呼应,形成具有雕塑感的空间形态。通过对入口地面和墙面材质的改变,不仅强化了入口的引导性,同时将入口空间和内部庭院连为一体。
庭院内的三颗树木、西侧几个高大乔木和场地西侧一望无际的海棠林,让景观的蔓延有了可能。通过在庭院地面内置入几块不同标高的“七巧板”,让入口、庭院和西侧开敞的景观有机的联系起来。于是在建筑围合的矩形庭院内,地面就像树根一样延伸到庭院的各个方向——获得了一个自由模糊,访客能在不同标高、方向上游走和观景的庭院。
室内空间除了提供满足基本的庇护和使用功能外,较好的观景视角也是此次设计的重点。在南侧新建建筑中,一层大面积的落地窗、二层开敞的露台和有意控制开窗位置,都希望能打破室内与室外的界限,让庭院景观能蔓延到室内。通过地面材质和软装颜色的呼应,进一步模糊室内外的关系。
北侧老房基本保留了原来的空间布局,除了在每间客房布置了居住、休闲区和卫生间等使用功能外,我们在朝向庭院的墙面设置了向外凸出的取景框。让每个房间有较好采光的同时,还能观赏到庭院的四季变化。
版权©www.gooood.cn,欢迎转发,禁止以gooood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