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变化,我国LED照明产业呈现出从追求光效到提升品质、关注健康,从技术驱动转向应用驱动,市场渗透加速等新趋势,给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
我国照明行业由于市场空间大,低端产品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尤其是在LED 照明兴起后,大量社会资本涌入,从而形成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竞争格局。
其中,以飞利浦、欧司朗和通用电气为代表的国际一线品牌,以及以雷士照明、欧普照明等为代表的国内一线品牌,凭借其多年沉淀的品牌优势、广泛的销售渠道网络、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严格稳定的产品质量,占据着中高端市场。而在众多中小照明生产企业,其产品技术成熟度和质量稳定性相对较低,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参与低端市场的竞争。
同时,在新兴的LED照明市场,由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整个LED照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除传统照明企业利用其在照明行业的竞争优势转入LED照明市场外,还面临LED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利用其LED芯片、封装和应用的技术和生产优势逐步延伸至照明产品竞争压力。
相关数据分析,全球范围内,LED产业链各环节参与企业数量呈金字塔型分布。2016年全球LED产业市场规模高达6996亿元,较2015年增长8.6%,为4年来最低增幅,预计未来几年还将持续走低,但整体向上趋势保持不变。我国LED产业稳步扩张,行业内结构分化日益明显。
在今年年初,对LED行业进行了一次预测:下游市场扩大,LED涨价升温。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LED行业整体相对乐观,下游需求也将承载更大的行业压力。除了要应对产品同质化的困境,也要面临上游产业全面涨价的浪潮。上游的加速集中,产能的提升让需求步入稳定增长的状态。因此,若是行业开始回暖,第一个得到明显收益的一定是上游企业,进而带起下游产业的发展。
一如2017年年初业界都纷纷看好的前景一样,LED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回暖的状态中:根据各大LED上市企业的第一季度报表显示,同属A股的LED概念相关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普遍见好。近九成的企业业绩净利润实现增长,三成以上的企业更是实现了利润多重翻倍。比如,乾照光电的2017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长则达到同比7598.90%。
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增长最高的几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分析中看出一些共性。乾照光电靠着如此惊人的增长速度,获得了4157万元的净利润。而乾照光电方面表示,利润获得大幅提升要得益于企业对于蓝绿光项目投产实现了在生产工艺的改善以及良率的改进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芯片和外延片的产量也有所提升。
在一季度获得8078万元净利润的华灿光电认为,公司部分新增产能的投产和技改设备效率的提升,让芯片的销量得到大幅提升;并且新增并购的蓝宝石业务模块也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整体收入水平。
净利润增长同样惊人的洲明科技则表示不仅要继续进行产品技术升级和优化,还因此对第二季度的增长表现十分有信心。不难看出,这些企业能够迎来如此巨大的增长幅度绝非偶然,相反是厚积薄发的表现。通过钻研技术提升产能,不仅能给自身的潜在业务带来好处,还能推进已有项目的发展,扩大利润空间。
LED上市公司能够顺利通过有效的技术研发产生更高利润,少不了身处的资本市场的“贡献”。我国LED行业已从刚开始的技术研发,政策扶助和市场驱动逐步向资本驱动转移。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乘上了资本的快车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今年新进上市的三雄极光,在第一季度也表现也不俗,获得了2221万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5%。并且为了能继续保持利润增长,三雄极光表示将一方面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则根据实际情况推送项目建设。
在价值百亿元级的LED产业格局里,企业通过上市融资获得持续性的增长似乎成为了可见性的发展。对于正在成长中的LED企业来说,上市或许就是良性的“催熟剂”。据最新消息,聚灿光电和华体照明等LED照明企业也将通过证监会的审核,在今年年内实现挂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