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本区块链
区块链领域第一深度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话区块链  ·  以太坊2025年能否突破新高? ·  15 小时前  
白话区块链  ·  特朗普会在前 100 天内建立比特币储备吗? ·  2 天前  
白话区块链  ·  2025年跑赢比特币的赛道,你最看好哪个? ·  4 天前  
白话区块链  ·  祝Web3全体小伙伴蛇年大吉👋!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本区块链

重蹈P2P覆辙,ICO将被监管直接取缔?

一本区块链  · 公众号  · 区块链  · 2017-08-28 17:57

正文


据财新网报道,中国有关监管部门将对ICO采取行动,“在监管、法规体系准备好将ICO纳入之前,甚至不排除直接取缔的可能”。


报道称,是否取缔的方案正在研讨之中,央行、证监会均参与其中。这一行动的法律依据来自1998年颁布的国务院3号令《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


该办法明确指出,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包括: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或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01 鱼龙混杂  


2017年,ICO井喷,创造了无数暴富神话。除了比特币、以太币、莱特币等“元老”虚拟货币保障, EOS、量子链、公信股、小蚁币等也开启狂欢。


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近期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今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真实的ICO融资数字远远不止。”某业内人士向一本区块链表示,“一方面是众筹的比特币、以太坊价格上涨,另一方面,许多币种并没有上‘交易所’,而是在自己搭建的官网上便完成了融资,并没有被纳入统计。”


ICO领域最大的问题是项目鱼龙混杂,团队运作也不透明。


据财新报道,ICO不同于比特币的发行逻辑。比特币从诞生之日起,是基于去中心化的算法,通过解密而获得,后期引入了交易等方式,但没有先发的、中心化的组织;而ICO的项目发起方,其发行代币的本身就是中心化、商业化的,容易形成天然巨庄。


而近日,ICO也越来越疯狂。只要有大V、网红站台,可以没有项目“白皮书”,没有完备的技术团队,就能吸引大量好奇的“韭菜”。


“一些ICO项目全靠营销。”上述业内人士对一本财经表示,越来越多的“空气币”,搅乱了整个市场。


“90%的ICO项目都不靠谱”,虽然大张旗鼓的进入ICO市场,但天使投资人薛蛮子认为,“把一个原本没有融资能力的项目加一个区块链的外衣来圈钱或蒙钱,这很值得警惕。”


“ICO会不会是下一个P2P?”部分业内人士,开始呼吁监管。



02 揣摩监管   


目前,美国证监会(SEC)宣布将ICO纳入监管,新加坡金管局提醒ICO风险,猜测国内监管何时落地声音,越来越多。


近日,网上流传某公司涉嫌“擅自发行股票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但最终发现是一场乌龙。公众号肖飒lawyer发布声明,强调“原文已明示案例为模拟案例,而非真实案例引用”。


几日后,上海浦东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微博称,突击检查疑似传销的某全球区块链峰会。


据微信号45区报道,该峰会的发起方是维优(元界),其投资方之一的JadeValue也受到牵连,一度暂停了区块链项目的场地承接活动。


区块链ICO首次被官方戴上了"疑似传销"的“帽子”。


维优CEO初夏虎随后发文澄清,是竞争对手带了涉嫌传销内容的易拉宝到大会会场,拍摄了照片后,发给浦东花木工商所进行恶意举报。


8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列举了一系列处置非法集资职能部门应当启动行政调查的情形,其中,“以从事理财及其他资产管理类活动、虚拟货币、融资租赁、信用合作、资金互助等名义筹集资金的,应当进行非法集资行政调查。”

 


ICO圈的暴富的传奇,在刺激每一个参与者的神经。


对于投资人而言,目前影响最大的就是征求意见稿中“损失自担”的规定, “对于无法清退的,投资者得不到退赔的,则自行承担损失”。


不过,那些沉醉在暴富传奇的盲目投资人们,还在蒙眼狂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