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移动新闻的未来发展是什么样?美国网络新闻协会近期的一次沙龙讨论了这个问题:谁才是移动端获取用户的重要来源,谁又将成为黑马;关注记者个人将比关注媒体更流行; 用户留存才是下一阶段的取胜关键......
出品| 外言社 编辑| 王茸
移动新闻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最近,美国网络新闻协会(ONA)举办了媒体圆桌会议,讨论了关于推送、app和算法的问题。
圆桌会议的主持人是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数字新闻研究中心总监Emily Bell,参与者包括Chartbeat产品管理总监Emily Ingram、《华盛顿邮报》新闻产品编辑总监Coleen O’Lear、BBC News移动新闻编辑Nathalie Malinarich、天空新闻数字总监Mark Alford。而他们讨论的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社交平台性价比降低,但仍是重要渠道
Emily提到,许多平台对内容发布者的要求太高,以至于他们的投入和回报不成比例。Mark则认为,社交平台的“回报”其实很难量化,“让新用户看到内容的价值,是没法估量的”
。
但Nathalie指出,内容发布者目前没办法追踪到普通用户和深度用户究竟是从哪个入口来的,而在搞清楚这个问题前,社交平台永远会是内容发布的重要渠道。
Emily对此很认同,并且提到了“暗社交”(dark social)这个概念——人们在手机上大部分的分享都是私密性的,所以作为发布者,一些来自暗社交的流量是很难被追踪的,但潜能巨大。
此外,大家都认为,尽管很多
声音都质疑脸书的引流能力下降了,
但至少现在它仍是获取
新用户
的核心渠道。
当然,
行业内很多媒体也在寻找和尝试新的“后备”平台,
这也很有必要。
下一步目标:把用户留在app
既然流量来源不明确,那对媒体来说,把用户留在自己的app就很关键了。
《华盛顿邮报》在推送上有很多新颖的模式,目的就是提升用户参与度,为他们养成在app进行内容消费的习惯。为此,他们有一个专门的设计和编辑团队来负责推送相关工作。“
推送应该是提升参与度的利器,而不只是吸引新用户的办法。
”
而在BBC,他们针对国内外受众的内容战略也是不同的,把用户留在app当然是目标。
Mark说:“我们需要减少脸书、算法推荐对我们的控制和影响,开发自己的品牌价值,让用户适应我们自己的产品,但要做到这点很难。现在我们网站的用户数量是app的七倍之多,但留在app的用户参与度却是网站的七倍。
”
关注记者个人将比关注媒体更流行
在讨论app时,几位嘉宾都表示,自家app将努力让用户
更方便地发现和关注
个人记
者,而这种关注说不定也会跟推送挂钩。
Emily说,体育app在这方面走在了前沿,他们早已经做好了用户分类,在进入app的时候,人们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和球队,并关注自己熟悉的随队记者。
大多数大众新闻媒体还没这么细致,但Mark Alford预测称:“我相信这样的功能是会普及的,用户可以关注体育媒体人,那在其他领域的内容上,他们照样也能关注相关记者和话题,或者排除掉不想关注的内容。比如有用户会对特朗普、英国脱欧的话题感到审美疲劳,那就可以屏蔽。”
Nathalie则认为,这样的内容战略并不容易实现:推送内容的编辑水平往往会决定用户参与程度,如果把用户划分太细致,编辑的工作量就会大大增加。而且,个人化的推送的确能提升参与量,但对内容质量的要求也会高的。
Coleen透露,《华盛顿邮报》正在实验人工智能技术,
用AI自动生成报道
减轻人工负担,
特别是在体育频道。
但即便有AI帮助,他们大部分报道的决策还是需要编辑定夺。
苹果新闻或将成为黑马
如今,苹果新闻(Apple News)的用户非常活跃,因此也成为圆桌会议的一大议题。
因为iPhone等苹果产品的普及,苹果新闻收割用户是必然的。而且,苹果新闻也不光靠算法推荐,也自己做内容,这对媒体工作者来说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Nathalie Malinarich就说:“比起猜测算法的喜好,我当然更愿意跟编辑直接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