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
“
生命季刊
”
,选择
“
关注
”
,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今日经文: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出埃及记
34
:
6
-
7
)
王下
8:7-15
列王纪上十九章,以利亚因为灰心长途跋涉跑到何烈山,神给他颁布三重使命:
“耶和华对他说,‘你回去,从旷野往大马色去。到了那里,就要膏哈薛作亚兰王,又膏宁示的孙子耶户作以色列王,并膏亚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儿子以利沙作先知接续你。’”(王上
19:15-16
)
以利亚也许急于要找一个帮手,总之他只做了三件事的最后一件,就是膏立以利沙做先知接续他。而另外两件事,分别是由以利沙和他的门徒完成的。
“以利沙来到大马色……”(王下
8:7
)
从以色列的撒玛利亚到亚兰的大马色(今叙利亚的大马士革),至少二百公里的距离,以利沙将要怎样的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历尽艰辛才能来到大马士革。
以利沙的长途艰辛有下文可以看出:
“有人告诉王说,‘神人来到这里了。’”(
The man of God has come all the way up here.
)(王下
8:7
)英文“
all the way up here
”含有长途跋涉、远道而来的意思。
先知以利沙为什么要不惜艰辛劳苦、远道而来外邦的大马士革?当然是为完成神对他师傅的托付,也是要把神的恩慈传到外邦,证实亚兰国元帅乃缦的话,
“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没有神。”(王下
5
:
15
)
今天我们做神的工,实在应该效法以利沙不畏艰难,单要顺服神、尊主为大。
以利沙来到亚兰国的大马士革,除了忍受艰辛之外,还需要信心和勇气。
因着先知的恩慈,以利沙纵然医治了亚兰国元帅乃缦的大麻风(王下
5:1-14
);以利沙敦促以色列王摆设宴席,款待亚兰军兵丁,又打发他们平安地回去(王下
6
:
21-23
)。但以利沙多次破坏亚兰王的计谋,将他在卧室里的话语告诉以色列王,使以色列王免受其害(王下
6:9-12
);以利沙将亚兰军队领到撒玛利亚,然后打发他们空手回去(王下
6:14-23
);也是因为以利沙先知的预言,撒玛利亚城的饥荒被解除,直接导致围困撒玛利亚的亚兰军队仓皇逃窜,甚是狼狈。(王下
7:1-7
)
故此,亚兰王便哈达对先知以利沙是爱恨交加!亚兰王一直想要捉拿他,如今先知却自己送上门来。然而这一次,亚兰王并没有派人捉拿以利沙,反而派人带着厚礼去求见他。
“王就吩咐哈薛说,‘你带着礼物去见神人,托他求问耶和华,我这病能好不能好?’”(王下
8:8
)
“我这病能好不能好?”似曾相识,在哪里见过?
以色列王亚哈谢一日从楼上掉下来就病了,于是差遣使者去问以革伦的神巴力西卜,
“我这病能好不能好?”(王下
1:2
)
这对比真是讽刺:以色列王病了,打发人去求问以革伦的假神巴力西卜;亚兰王病了,却打发人求问以色列的神耶和华。可见当时以色列民的属灵光景。
乃缦当年求以利沙医治他的大麻风,预备了
“银子十他连得,金子六千舍客勒,衣裳十套”(王下
5:5
)的厚礼;如今亚兰王求问先知,礼物当然不能输给手下的臣子。“于是哈薛用四十个骆驼,驮着大马色的各样美物为礼物,去见以利沙。”(王下
8
:
9
)
“四十个骆驼,驮着大马色的各样美物。”到底有多少礼物呢?起码不会少于乃缦礼物的价值。
有理由相信,以利沙对亚兰王的重金厚礼一如既往地不屑一顾!
以利沙需要这些礼物吗?只要看看以色列的饥荒,看看以利沙使先知门徒的妻卖油还债的神迹,看看以利沙招待先知门徒的野瓜汤,看看有人送给先知用以充饥的二十个饼和穗子,看看以利沙和先知门徒的狭小居所,就没有人不会体认,先知以利沙自始至终与以色列百姓同受苦难。
然而,耶和华神仆人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们始终不为财利所动。先知之所以受人景仰,不单单在乎先知的身份,更在于先知的崇高人格。
“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
祂
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
”(腓
3:7-8
)
视万事如粪土、为要得着基督,也同样是今日耶和华神仆人当有的品格。
“于是哈薛用四十个骆驼,驮着大马色的各样美物为礼物,去见以利沙。到了他那里,站在他面前,说,‘你儿子亚兰王便哈达打发我来见你,他问说,我这病能好不能好?’”(王下
8:9
)
亚兰王称先知为
“神人”(
man of God
),哈薛站在先知面前说,“你儿子,亚兰王,便哈达,打发我来见你,…”
读到这句话,你能看得见哈薛毕恭毕敬的姿态,听得见哈薛小心翼翼的声音。耶和华神的先知,连外邦的君王和臣宰都不能不敬重景仰!
“以利沙对哈薛说,你回去告诉他说,这病必能好。但耶和华指示我,他必要死。”(王下
8:10
)
先知以利沙给亚兰王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
“这病必能好,”坏消息是“他必要死。”
先知以利沙的意思是说:亚兰王的病不至于要命;但他必然丧命,却不是由于病的缘故。
亚兰王的病必然能好,但他却必然要死。那么他的病必然能好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等于对人说,你的生意会很成功,但你必然要死;你的学业会很优秀,但你必然要死;你将会家财万贯,但你必然要死;你将成为众星捧月的名人,但你必然要死;你将要官运亨通,但你必然要死……
如果必然要死是最后结局,那么前面的一系列好消息
——
生意兴隆、学业优秀、腰缠万贯、众星捧月、官运亨通等等,又有什么意义呢?人们通常故意忽略这样的问题,但它实在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神人定睛看着哈薛,
甚至
他惭愧。神人就哭了。
”(王下
8:11
)
圣经最短的一节经文是:
“耶稣哭了。”(约
11:35
)
而王下
8:11
这一节经文说,“神人就哭了。”这位被称作恩慈先知的以利沙,想到同胞将要遭受的苦害,就情不自禁地流泪哭泣。
先知以利沙的恩慈:
以利沙蒙召时,
“宰了一对牛,用套牛的器具煮肉给民吃,随后就起身跟随以利亚,服事他。”(王上
19:21
)以利沙用这种方式告别乡亲,然后义无反顾地起身跟随以利亚。服事以利亚,又可译作“倒水在以利亚手上。”(王下
3:11
)
以利沙与以利亚行将告别时,以利亚三次劝阻他,他都以同样的话回答:
“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必不离开你。”(王下
2:2
;
4
;
6
)可见以利沙对师傅的忠心和爱戴之情。
耶利哥城的水质恶劣,以利沙便用新瓶装盐治好了那水,
“耶和华如此说,‘我治好了这水,从此必不再使人死,也不再使地土不生产。’”(王下
2:21
)
以色列王、犹大王、以东王联合攻打摩押,因为军队和牲畜没有水喝被困在以东的旷野,他们一起去寻求先知的救助。以利沙对以色列王说,
“我指着所事奉永生的万军耶和华起誓,我若不看犹大王约沙法的情面,必不理你,不顾你。”(王下
3:14
)以色列王拜假神,不敬拜耶和华,但先知以利沙还是满有怜悯地帮助了他。
一个先知门徒死了,债主来要取两个儿子做奴仆,先知门徒的妻来求告先知,以利沙便叫她向邻舍借空器皿,将家中仅有的一瓶油倒在许多的空器皿中。然后对那寡妇说,
“你去卖油还债,所剩的你和你儿子可以靠着度日。”(王下
4:7
)
书念妇人热心接待以利沙,先知问她说,
“可以为你做什么呢?”(王下
4:13
)当得知书念妇人没有儿子,便对她说,“明年到这时候,你必抱一个儿子。”(王下
4:15
)后来那孩子得病死了,以利沙便从迦密山赶回去,“上床伏在孩子身上,口对口,眼对眼,手对手。既伏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身体就渐渐温和了。”(王下
4:34
)以利沙将那孩子活活交给他的母亲。
有人在饥荒时送给先知二十个饼和新穗子,是要照顾先知,但以利沙却舍不得自己吃,反而吩咐仆人说,
“把这些给众人吃。”(王下
4:42
)
以利沙医治乃缦的大麻风,而乃缦却是敌国的元帅。以利沙打发一个使者对乃缦说,
“你去在约旦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就必复原,而得洁净。”(王下
5:10
)
以利沙和先知门徒一起砍树造屋,一个先知门徒的斧头脱落掉入河中,而那斧头是借来的。以利沙体贴门徒赔偿这只斧头的代价,于是便砍了一根木头抛在水里,斧头就漂起来。
“以利沙说,拿起来吧。那人就伸手拿起来了。”(王下
6:7
)
以利沙将亚兰军队引到撒玛利亚,以色列王问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