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道学
普及道学、弘传道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古典文献学微刊  ·  新书 | 《东坡文化研究(第一辑)》出版 ·  4 天前  
墨香中华  ·  中国人给自己取“字”到底能有多绝! ·  4 天前  
墨香中华  ·  1088道价值上亿的菜品,惊呆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道学

一位来自民间的神:五显信仰的历史发展(上)

腾讯道学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6-12 17:03

正文

道教是一种信仰多种神灵的宗教。在极其庞大的神仙体系中,相当多的神灵早被民众广泛信仰,成为民间信仰的崇拜对象。而许多民间信仰的俗神,亦被道教吸收,五显正是来自民间的一位神灵。


文/李远国


五显崇拜,由来已久。五显神的传说盖始于唐,见于典籍实始于宋。洪迈《夷坚志》载五显神之事颇多,但有别于五通神。后世常有将五显、五通混淆之事,以至正邪混淆,淫祠享其香火。清康熙朝汤斌在《奏毁淫祠疏》中论述:“苏松淫祠,有五通、五显、五方贤圣诸名号,皆荒诞不经,而民间家祀户祝,饮食必祭。苏州府城西四十里,有楞伽山,俗名上方山,为五通所踞几数百年。”[汤斌《汤子遗书》卷二,《四库全书》本。]


五显像(资料图)


五显信仰的起源及初期传播


五显信仰始于江西婺源一带,此后日渐扩散,遍及南方诸省。


元人吴师道指出:“婺源五显之神,闻于天下,尚矣。盖其上当天星之精,据山川之雄,储英发灵,烜赫震叠。自唐至于近代,迹具纪载。国朝加庙号、崇封爵,香旛金币之赐,遣使时至。”[吴师道《吴礼部集》卷一二〈婺源州灵顺庙新建昭敬楼记〉,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清钞本。]


程钜夫说:“五显神,在徽之婺源,吴、楚、闽、越之间皆祀之,累朝封号甚尊显。”[程钜夫《雪楼集》卷一三〈婺源山万夀灵顺五菩萨庙记〉,《四库全书》本。]


宋讷考辨说:“考之传记,五神降精,特显于唐。稽其时世,或谓在唐贞观之初,或谓在光启之际,虽无定论,然其害盈福谦,彰信兆民者,固昭昭乎可凭也。逮至于宋,益显厥灵,累朝加封,五神同被:曰显聪,曰显明,曰显正,曰显直,曰显德,以昭其德也。总而称之,故谓之五显。”[宋讷《西隐稿》卷五〈敕建五显灵顺祠记〉,台北:文海出版社《明人文集丛刊第一期》影印万历刊本。]


其后的祝允明亦曰:“五显所起,未审前闻。世所传《祖殿灵应集》云:与天地同本,始年逮光启,降于婺源王瑜家,语邑人麋,至尝血食于此。于是,建宇栖之,功佑丕格,邑人依怙。初名庙为五通,大观以后,累封王秩,昉有五显之称。”[祝允明《怀星堂集》卷三○〈苏州五显神庙记〉,《四库全书》本。]


据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五八载:“世传神姓萧,兄弟五人。按《苏州志》,五显者,婺源土神也。初封通贶善应昭福永福侯、通佑善昭信永休候、通泽善利昭义永康侯、通惠善及昭成永甯侯、通济善助昭庆永嘉侯,后加王爵。”[祝允明《怀星堂集》卷三○〈苏州五显神庙记〉。]


五神显灵之事,每闻于朝,都得到了褒封。


从北宋开始,朝廷便增号加封,“宋大观中,始赐庙额曰灵顺。宣和间,封侯。淳熙中,加封公。理宗朝,改封八字王号,有降诰敕、御书等事。”[张宁《方洲集》卷一八〈句容县五显灵官庙碑〉,《四库全书》本。]


徽宗宣和(1119-1126)年间封两字侯,宋高宗绍兴(1131-1163年)中加封四字侯,宋孝宗乾道(1165-1174)年间加封八字公,宋甯宗嘉泰二年(1202)封二字王,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封四字王,因多次神助江左,封六字王,咸淳六年(1271)又告下改封八字王,夫人一起被加封:第一位显聪昭应灵格广济王,显庆协慧昭助夫人;第二位显明昭烈灵护广佑王,显慧协庆善助夫人;第三位显正昭顺灵卫广惠王,显济协佑正助夫人;第四位显直昭佑灵贶广泽王,显佑协济喜助夫人;第五位显德昭利灵助广成王,显福协爱静助夫人。其父母妹妹亦受敕封,属下则配以文武神班,有紫衣员觉太师、辅灵翊善史侯、辅顺翊惠卞侯、翊应助顺周侯、令狐寺丞、王念二元帅、打拱高太保、打拱胡百二捡察、都打拱胡靖一总管、打拱黄太保、打拱王太保、金吾二太使、掌善罚恶判官等。由此称为五显神,所祀庙宇称为五显庙。[《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二张大猷绍定六年(1233)三月三日书,《藏外道书》第31册第753页,巴蜀书社1994年影印本。]


五显崇拜产生,是基于民众析福禳灾的社会需求。


北宋太宗雍熙年间,乡邑大疫,“知县令狐佐梦神教以攘送之说,因四月佛生之日,即庙设斋,遂为斋会故事。”[台北,新文丰出版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影印原刊本。]从此,依庙而设的斋会,成为当地的“祈福斋”,更是四方之人聚集的盛会。


《新安文献志》卷八五载:“四月八日,四方民謟五显神为佛会,天下商贾辏集。”[《四库全书》本。]


吴师道说:“每岁夏初,四方之人以祈福会集祠下者,上穷荆越,下极扬吴,衘舟塞川,重雾翳陌,百贾列区,珍货填积,赋羡于官,施溢于庙,浃旬日乃止,尤为一邦之盛。”[吴师道《吴礼部集》卷一二〈婺源州灵顺庙新建昭敬楼记〉。]


婺源五显的祖庙灵顺庙,始建于雍熙年间,其后被毁。元明频繁重建,甚为壮丽。


程钜夫记述说:“宋德佑元年,毁于宼,时里人汪元龙守乡郡,弟元奎为邑宰,复建之。施田若干亩,奉时祀,曰景福庄。世祖既定天下,礼百神,奉香币致祭。至大四年,再毁。元奎之子佥广东肃政廉访司事良臣、某路治中良垕首树正殿,众争献货币,门庑、楼观、庖库之属,皆成焉,壮丽宏大,甲于郡。初庙附智林寺,寺亦再毁,再构皆出汪氏。延佑元年,赐庙额曰万夀灵顺五菩萨之庙,寺曰万夀之寺。”[程钜夫《雪楼集》卷一三〈婺源山万夀灵顺五菩萨庙记〉。]


《嘉靖徽州府志》卷一○曰:“至正壬辰,庙毁,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三旦八重建。国朝洪武三十年,邑人王显同奏奉勘合,听民间乐助修理正庙两廊及华光楼,一如旧规。有司春秋致祭。”[《四库全书》本。]


五显画像(图源:李远国)


五显神袛之崇奉,当时在婺源,就已到了十分兴盛的程度。


婺源人王炎指出:“凡郡县,必有明神司祸福之柄,庇其一方。在吾邑则五显是也。阖境之人,旦夕必祝之,岁时必爼豆之惟谨,神之灵应,不可殚纪。然当论其大而略其细,何也?地方百余里,民近数万户,水旱有祷焉,而无凶饥;疾疠有祷焉,而无夭折;其庇多矣。余威遗德,溢于四境之外,逹于淮甸、闽、浙,无不信向。灵应孰大于是?若夫时出变异,以耸动愚民之耳目,此特其小小者耳。迩者太常加封,以聪眀正直之德,着于显号,非论其大而略其细欤?”[王炎《双溪稿》卷二五〈五显灵应集序〉,《四库全书》本。]


随着五显崇拜在南方诸多地区的传播,各地纷纷建庙供奉。这些祭祀五显的香火地,多被称作“行祠”或“行宫”。


《弘治温州府志》卷一六:“灵顺行祠,在城内开元寺。宋咸淳六年,王守亚夫建。”[上海书店《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续编》影印原刊本。]


《正德松江府志》卷一五:“灵顺行宫,府治西南。神显灵于徽,望秩隆于杭。元至正初,府人仿杭,迎引会社,因筑宫祀焉。”[上海书店《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续编》影印原刊本。]


《延佑四明志》卷一五:“五显灵顺庙,在城西南隅。宋开禧年间,乡人徐侍郎守徽州,神尝效灵,迎香火,建庙于此。”[北京: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影印咸丰《宋元四明六志》本。]


五显庙(资料图)


杭州临安府有七座五显行祠,以及各种各样神奇的传闻。《咸淳临安志》卷七三:“灵顺庙,即婺源五显神祠于近郊者,凡七。一在南高峰顶荣国寺,岁久頺敝。景定间,太傅、平章贾魏公捐资葺而新之。咸淳六年,安抚潜说友即庙后拓地创华光楼,旁为射亭,为角觝台,又辟山径而夷之,以便登陟。是岁,都人瓣香致敬者咸趋焉。一在北髙峰,为景德灵隠禅寺。嘉定六年,重建。咸淳七年,毁,见议经营。一在钱塘门外九曲城下,绍兴间建。一在钱塘县调露乡灵感寺,端平二年建。一在候潮门外瓶塲湾,一在候潮门外椤木教塲之侧。端平三年,重建。一在钱塘县徐村新石塘,旧有小祠。淳佑九年,江潮冲激,里人乞灵其下,遂相与治新之。”[北京: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影印道光振绮堂刊本。]


在苏州有多座五显祠,其中三处始建自宋。《正德姑苏志》卷二七:“灵官庙,旧名灵顺行祠,在胥门内朱家园,名上善庵,宋嘉定二年建。一在西米巷,名如意庵,嘉熙四年重建。一在葑门外灭渡桥北,绍兴间建。”[上海书店《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续编》影印原刊本。]《万历长洲县志》卷一一:“灵官庙,一名灵顺行祠,在葑门外灭渡桥北。神位五,世称五显灵官。”[上海书店《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续编》影印原刊本。]刘铉记曰:“今之苏五显王庙于和丰坊者,或谓宋崇宁间,其地旧有浮屠。嘉泰癸亥,僧普智始庵于其旁,名如意,而与其徒德晟于徽之婺源,刻木肖五王及他神之像,归置于庵。复售邻地,以易其庐。寳庆乙酉,遂建阁,名华严,上以度经,下以奉五王。至咸淳中,又撤阁为殿,而旱暵水溢疠疫之祷,悉有竒验。所以士庶归心,信崇深笃。”[《吴都文粹》卷续一六刘铉〈况知府重建五显王行祠记〉,《四库全书》本。]


句容县及所属建康府,皆有年代悠久或规模相当的行祠。句容旧有神祠于县治东,淳佑中迁于髙处,“民水旱疾疫,必相与祷之,其感质尊祀者,若子孙之仰祖祢焉。”[《方洲集》卷一八〈句容县五显灵官庙碑〉,《四库全书》本。]宋讷曰:“皇上龙兴江左,万灵翊顺,建邦启土,立太平之弘基,爰稽祀典,祗奉明神。若曰:京畿,天下之本,神化之所宜也。非崇髙亢爽,无以宅灵畅威。乃敕工官,相地于钦天山之阳,在祭法,宜食于都者,咸得列祠于兹,以致崇报之礼。五显,盖居其一焉。”[宋讷《西隐稿》卷五〈敕建五显灵顺祠记〉。]汪勉《重修松江府灵顺行宫记》记载:“询其本始,神乃五纬之精,唐光化中,降于此山,告语立庙。其事具载徽志。自秣陵、宣城、广德数百里间,敬事尤谨。岁时行祷之人,不绝于路。昧爽五更之际,神或现于空中,物色影响,略可闻见。有夫妇祷而生子,及期抱之谒谩,中途卒死,仍诣庙谢,已而复生。盖神之灵响若是,故宜乎人之敬信愈久益虔,而香火之祠无间于遐迩矣。吾松府治南旧有行宫,其灵响尤异,故老皆能道之。”[《正德松江府志》卷一五。]


五显祠之分布,地域之广,远至长江迤南的许多地方。如浙东的衢州、广西的庆远府,均有五显祠。袁甫《蒙斋集》卷一二〈衢州重修灵顺庙记〉曰:“灵顺有庙,为祈甿设也。”[《四库全书》本。]


不仅是州、县治,连草市、集镇也有了五显的行祠。如清江县的樟镇、贵溪县的上清市。刘辰翁《须溪集》卷一〈五显华光楼记〉曰:“繇南粤道赣右而下,繇蜀江转重湖而上,左衡右庐,舟车百会,惟樟镇。华光楼者,樟镇之钜观也,五王居之。”[《四库全书》本。]


声明

1.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远国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3.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