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润
刘润,润米咨询创始人,互联网转型专家,中国最大的私人商学院《刘润 5分钟商学院》创始人,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刘润任多家知名企业(海尔、中远、恒基、百度等)战略顾问,通过培训、咨询、投资等方式,帮助传统企业顺利完成互联网转型,成就再次辉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t0mbkeeper  ·  回复@岚罗格:参考: 评论配图 ... ·  2 天前  
纯银V  ·  A ... ·  5 天前  
界面新闻  ·  沪指重回3200点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润

只靠金钱激励的员工,干不出漂亮事儿

刘润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4-10-04 11:15

正文

提问。你觉得怎样管人,公司业绩才能迅速增长?
让薪酬和绩效绑定。奖励工作出色的人,惩罚工作糟糕的人。很公平不是吗?
这也是许多公司给的答卷。
但很快,问题就冒了出来。
比如,客户和员工的冲突。
销售人员为了完成销售额,不惜用上恐吓、纠缠、欺骗的手段。结果客户一听见公司名,避之不及。
又比如,部门和部门的矛盾。
销售部门想要提高业绩,需要增加人手。而人力部门的KPI是控制人工成本。两边就会掐架。
更别说业绩不好,需要减薪的时候。员工的离职信直接甩在你手里了,但那摊事,还得你想办法解决。
管人,太难了。怎么办?
恰好,前段时间,刘润读书会邀请杨春老师做客直播间,和大家畅聊了3小时。
杨春老师是谁?
他是企业战略首席顾问,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广汽本田汽车聘请他做人力资源经理,蓝月亮管理学院雇他做院长。不仅如此,他还是网易在线游戏的人力资源总监,是日本S.T.M.集团的资深经营顾问。
我想,他一定很会招人用人。
杨春老师的书《当薪酬不再与绩效挂钩》和《OKR这样做才有效》,就沉淀了许多他的知和行。
我们往往认为,员工的薪酬就是和绩效挂钩的。但是杨春老师在读书会直播间,分享了许多他不一样的见解。
比如这一条,让我印象挺深的:靠薪酬跟绩效挂钩,起到的只是维持作用。而当薪酬不只和绩效挂钩,才能让公司业绩更好更快增长。
这很有意思。
从哪里说起呢?
我们一起来做几个思维实验。就从你我都很关心的薪酬本身开始聊起吧。

靠薪酬,只能起到维持作用
第一个思维实验,跑步。
你跑过100米吗?你跑100米,需要多少秒呢?
我盲估一下啊。假设,你正常跑是15秒,极限是13秒。13秒是天花板,不能再快了。
现在,你要代表公司参加联谊赛。
第一次,没有任何激励,你会跑多少秒?
大概率就是正常速度,15秒。
第二次,老板放话出来,说谁能跑到13秒,就给他2万奖励。
你会跑多少秒?
我想,你会拉满跑到你的极限13秒,拿下2万奖金。
好。第三次,再提高目标。老板说,谁能跑到10秒,就给10万。
你会跑到几秒?
0秒。
为什么?
全中国能跑10秒的男人,只有一个,苏炳添。你让我一个每天8小时长在工位上的人,跟苏炳添一样,可能吗?这明显是老板在画饼啊。
不去不去。20万、30万,就是100万也不去。
为什么给2万奖励能起作用,给100万却不行呢?
因为15秒到13秒,是你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如果给一些激励,你还是很乐意去做到的。甚至,你的老板可能只需要说一句,“我司的荣誉就靠你了”,你也愿意为荣誉而加把劲。
但如果目标实在太高,突破了你能力天花板,那么给再多的钱,也几乎不会起到什么激励作用。
甚至,还会起反作用,让人直接摆烂不干了。
那什么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也可以呢?
如果这个比赛没限制。
比如,你开车的话,100米也就几秒的事。
你坐的车,其实就是影响业绩增长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市场。
很多时候,员工的绩效很好,很大一部分功劳,其实是因为市场本身业绩就很好。
人和市场一起,共同决定了最后绩效的好坏,进而影响了公司的盈利和亏损。
市场好的时候,你仿佛坐上了跑车,你还会担心你10s到不了目的地吗?
但是,市场坏的时候,怎么办?
如果仅仅通过提高薪资,就能让员工业绩做好,做到突破天花板地好,那很多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为什么?加薪难道不是员工的动力源泉吗?
杨老师说,这在初期有用。毕竟绩效考核的目的,是引导员工工作方向,能符合公司的经营方针。
但这样的薪酬结构,更像是一个保健品,仅仅起到“稳定”的作用。
当更大挑战袭来,或者公司有了更高目标时,这种方法就开始失灵了。
你有没有想过。让薪酬与绩效强挂钩,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推行的呢?
改革开放前,有一阵子大家是吃大锅饭的,田地都被集中起来。
这就导致什么?大家的积极性很弱,农业生产效率非常低。毕竟,干多干少都一样,那谁要拼命干活呢?
后来,1978年,国家就做了一项改革,分田到户,又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这田分给这家,你做得越多,就意味着你能收获越多。
用现在的话来说,其实就是“独立核算”。
这样的方法,把农民的积极性给调动了起来。所以,当时的生产效率整个就大幅提高了。
但是什么时候,这样的激励又不起作用了?
颠覆性挑战到来的时刻。
2001年中国加入WTO,国外的优秀企业大量进来。他们左手机械化,右手自动化,生产竞争力极强。
这时候,你怎么去激励农民的积极性没用了。他已经很努力了,还是远比不过新进入的威胁者。
于是,后来国家又做了一件事。什么事呢?
“土地流转”。把分给每家的地,又集中收起来。集中起来干嘛?交给专业的合作社来经营,机械化、自动化,去跟国外的农作物竞争。
而这样颠覆式的变化,放在当下,几乎随时都可以发生。

杨老师说,有的企业花上百万去做薪酬考核激励,可到头来,发现这对业绩考核提升,非常有限。

薪酬和绩效挂钩,可以起到“维持”的作用。你可以让员工,把他100米跑13秒的能力维持住了。

但你总觉得员工不积极。你加薪了,他们还是没有给公司带来增长。现在国内又处于一个“常态化”的经济状态,事情变得更难。怎么办?

员工能力天花板有限的情况下,你想要通过提高物质来提高业绩,是非常有瓶颈的。
而这个瓶颈的突破、遇到大事时候的凝聚力,就不是仅靠薪酬就能解决的问题了。
那应该靠什么呢?

靠成就感,先胜而后求战
如果不靠薪酬,那该怎么管理呢?
别急。先来做第二个思维实验。
我猜,结果会是一边倒的。
常见的是这两种:
一种,是考核/奖惩。
孩子考好了,就奖励他。考到70分你奖励他一个遥控挖掘机,考到80分你给他买一部游戏机。
考得差,就惩罚他。扣他零花钱,50分少5块,40分少20块。
另一种,是给孩子找好老师。
你去好好做一番功课,给孩子找合适的老师课外补习,带孩子读好学校,配备优质师资。
第一种没效果吗?也不是。
这个孩子明明可以考100分,结果他不好好考,觉得100分不酷,我就要考60分。只有这种情况,你奖惩才有效。
但这种情况很少。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愿意,而是暂时没能力
而找好老师,能帮孩子提高能力。当他考到70、80、90分,会讨厌学习吗?他会越来越想把成绩考好。
先胜,而后求战。这就是成就感在发挥作用。
回到工作场景中。
杨老师说,管理学上,有个“双因素理论”。
哪两个因素呢?让员工“不满意”的因素,和让员工“满意”的因素。
猜猜,前几个不满意的因素有哪些?
公司政策和管理、监督、薪酬、与上司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条件。这些因素,叫“保健因素”
因为做得好了,能让员工现在的工作状态维持住。
那么哪些因素能让员工感到满意呢?“激励因素”。
比如,成就感、认可、工作本身、责任以及升迁和成长。
杨老师说,你发现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了吗?
对外和对内的差别。
“保健因素”看上去似乎是大家比较常讨论的点,但其实,它们都聚焦在工作之外的事情上。
而“激励因素”,则是踏踏实实,聚焦在了工作本身
它们激发的是员工的内驱力。这样,才有可能孕育出工作狂、点子王。
当一个员工提离职,你问他原因,十有八九都会是一些“保健因素”:老板你给的薪资没别人多、办公室政治太消耗人、对公司政策感到不公平......
于是很多老板和管理者就有了一种“错觉”,认为这些就是员工最在意的东西,就铆足了劲,琢磨怎么改善。
但是琢磨“保健因素”的改善,性价比太低了。
数据来源:《当薪酬不再与绩效挂钩》
保健的特点是什么呢?
无论你做得再好,员工都不会满意。但是只要你稍微没做好,员工就会非常不满意,消极怠工,离职跳槽。
但是成就感的提升不一样,可以说更具有“性价比”。
因为,你稍微做得好点,员工都觉得你很好,满意度很高。
满意度高的员工,公司的业绩,往往也会很好。
顶级学术金融期刊《金融评论》的主编,亚历克斯·爱德蒙斯,曾在《蛋糕经济学》一书中提到他花了4年做的一次调研,主题是研究“员工满意度”和公司“未来股票回报率”的关系。
他选的数据横跨28年,包括了2001年互联网泡沫和2007年金融危机,涵盖了柯立芝繁荣时期美国持续时间最长的牛市,从而让结果不受经济好坏影响。
最后得出的结果,员工满意度最高的100家企业的股票回报率,平均每年能超过同行3%。
成就感,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很容易就调动起来的。
我在《5分钟商学院》里,分享过这样的故事:
前微软中国总裁唐骏还是个小经理的时候,微软全球CEO Steve Ballmer从他身边路过,问了句:Jun, how do you do?(唐骏,你最近过得怎样?)
唐骏因为被CEO记住名字,很是震撼。从此以后,他也强制自己记住每个员工的基本信息。
后来,当他成为总裁,走进电梯,里面有一位底层销售和他的女朋友。唐骏问那位销售:David,工行那个项目进展怎样了?
David就像曾经的唐骏一样,语无伦次地回答。出电梯的时候,唐骏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说:David,加油好好干。
这个David从此以后就被收服了。他没想到自己的名字和做的事情会被记住,还当着自己的女朋友,这么给他面子。好好干,必须好好干。
杨老师说,你一定要做到让优秀员工通过努力能有成就感。不然,你就只能用绩效考核。
所以说,薪酬管理,是知难行易的一件事。
而绩效考核,不解决业绩增长的问题,还会产生一大堆副作用。
成就感。明白了。
但是不靠绩效考核,又该靠什么来提升员工成就感呢?

不靠绩效考核,靠什么?
杨老师说,靠创新的工作。让员工在创新的工作中,突破自身能力。
哪怕是田径场上的“苏神”苏炳添和“亚洲飞人”刘翔,也都不是一开始就跑这么快的。
怎么办?靠创新的方法,让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提高跑步能力。
苏炳添换了起跑脚,刘翔从8步跨栏改为7步。
这种改变对于运动员来说,是颠覆性的,他们刚开始甚至都不会跑了。
但到了后来,越跑越顺,越跑越快。
可是,怎么弄来这么多创新的工作?
杨老师说,企业在发展战略设计上就要好好制定。
首先,就像父母需要自己做功课给孩子找到好老师,一家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同样也需要带头去找到办法。
至少,你能找来有办法的人给员工做培训。引导员工在工作实战中大量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员工的能力。
其次,你可以在激励方面下功夫。你需要把你对能力的重视体现出来,关注员工的工作过程,让员工和你站在一起,积极挑战创新的工作,从而进入提升能力的正循环。
可是,能力具体怎么衡量呢?
杨老师把能力落到了薪酬结构上,给出了一个公式,供大家参考:
这里的绩效工资,指的是员工通过具体考核之后,获得的工资。
不少企业倾向于让绩效工资占很大比例,导致员工很容易急于求成。
那什么才应该占更大的比例呢?答。应该让资格工资成为薪酬的核心。
所谓的“资格工资”,就是对能力的衡量。
杨老师说,能力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是外部认定的能力。
怎么理解?
这样吧,现在你去看一位候选人,你会看他的哪些东西来代表能力?
学历、职称、职业资格证书、在哪里工作过等等,对吧?这就是外部认定的能力。
另一种,是内部认定的能力。
这种能力更为重要,代表着一位员工可能发挥出来的潜力和实力。
潜力,指的是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
但杨老师说,不太建议去研究潜力。既然是潜力了,也就是还没有发挥出来,其实也很难产生价值。
那么,你要锚定的,就是员工的“实力”了。
实力,就是这个岗位需要人具备的能力。
比如对于管理技术岗位的实力,就是创新课题的开发和解决能力。
怎么去看一个人的实力呢?
首先,不应该从成果来判断,也就是不能用绩效判断。
比如一个销售人员,这个月绩效大幅上升,更可能是因为市场好,而不是这个月能力突然大幅提升了。同样,他这个月绩效突然不好了,也不一定是因为他能力陡然下降了。
实力,应该从“员工实现目标的过程”来看,也就是一个人做事的方法论。

员工的能力提升,可能没有非常标准的一套答案。
每家公司,都有各自的难题,也需要不同的解题模式。
但是可以抓住一个核心,就像杨老师在书里写的那句话:
只要过程完美(即对策的制定、实施、检查和调整符合“PDCA循环”),则结果一定是好的。
什么是PDCA循环?
你可以先简单这样理解:
P,Plan,计划。
首先根据业务现状,提出假设,明确目标和对策。
D,Do,实施。
把对策和计划落到实际行动中。
C,Check,检查。
复盘行动后的结果,是否有效?无效又是因为什么?
A,Action,修正。
针对无效的部分,采取进一步措施。
这样一来,就能把战略管理和人的薪资结合在一起。
薪酬全然用绩效衡量,是一种交易逻辑。
你帮我赚了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钱,这就是交易。
交易会导致什么?利己主义。价高者得。
你就会发现,员工可能会因为别人给多一点利益就跳槽,谁提成高一点就去哪里。
而薪酬以资格工资为核心,是出于一种“利他”的考量。
资格工资,是公司为你的实力多付出的部分。
杨老师说,甚至,薪酬不仅仅是给钱。如果公司可以在员工买房买车上提供支持,也是站在员工鞋子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你的实力提高了,我要给你更多物质回报。而不是你帮我赚了钱,所以我给你一部分。
绩效,利己。能力,利他。

薪酬全然用绩效衡量,本质上是管理者想要通过一套“完美的机制”,和员工保持距离,让他们自己去痛苦地琢磨怎么做成事情。
而薪酬和能力挂钩,本质上是领导者和员工打成一片,从上到下力出一孔。当公司遇到颠覆性的挑战时,能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薪酬不该只和绩效挂钩”,这个逻辑听上去非常简单。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戴明的PDCA循环、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稻盛和夫的实力主义......其实大量的经典管理理论,都在说这件事。
为了理顺这个逻辑,杨老师整理了很多年。
你可能会问,那员工能力倒是提升了,他走了怎么办?
杨老师说,第一,企业应该提升的是整个系统,而不仅仅是个人。如果因为一两个人离去,就造成了损失,说明系统建立还不完备。
第二,当企业的系统很好,员工其实会舍不得离开的。因为他去了其他地方,会觉得很难在其他公司里,发挥出他能在你这里能发挥的实力。
不是因为企业大了,才有系统,而是因为有了系统,企业才会做大。
这让我想起一本书,《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美国大学人文社科院几乎人手一本。
里面有这样一段形容:
所谓表面上的改变,就仿佛是你做噩梦,梦里有鬼怪追杀,而你只能拼命奔跑、摔跤来逃避鬼怪。
而根本上的改变,是你被人扇了一巴掌,梦醒了,才能真正停止噩梦,从此进入到全新的体系之中。
有时候,我们应该去寻求根本上的改变,而不应该困在表面的梦境中,不断重复自己。
绩效提升,就是表面上的改变。
能力提升,才是系统性的改变。
可惜的是,实际执行的时候,管理者很容易选择“更容易的”那条路。
请记住,正确的路,永远都是更难走的那一条。
祝你,总能做出突破式的改变。
共勉。

P.S.
2024年,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遇到了太多太多的“怎么办”。
全网都在说低价。逃无可逃。利润薄的和纸一样,怎么办?
客户大幅度缩减预算。虽然沟通都很好,但就是没钱怎么办?
有的行业在萎缩,不萎缩的行业在内卷,怎么办?
都说要拥抱人工智能,但却不知道到底怎么拥抱,怎么办?
人们捂紧了钱袋子。消费者轻易不买东西,怎么办?
……
所以,我的朋友。为了回答这些“怎么办”,今年的年度演讲,将会有一个重大的改变。我们的内容形式,将会从往年的“趋势+潜在机会”,改变为“难题+解题思路”。
因为这样的改变,也许就能帮你解开眼下的难题。而解决好了眼下的事,才能有以后的事。
10月26日下午14:00,请允许我,与你一一分享。
好了,我的朋友。期待你能持续关注2024“进化的力量·刘润年度演讲”,也欢迎你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加详细的票务信息。
同时,我们也开放了直播预约通道。点击下方“预约”按钮,就不会错过2024刘润年度演讲了。

10月26日下午14:00,就让我们,年度演讲再见吧!

*文章为杨春独立观点,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

1、《当薪酬不再与绩效挂钩》,杨春

2、《5分钟商学院·基础篇》,得到APP

3、《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美] 保罗·瓦茨拉维克 / [美] 约翰·威克兰德 / [美] 理查德·菲什

观点 / 杨春  主笔 / 木言声 编辑 / 二蔓  版面 / 黄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388篇原创文章


推荐阅读:

《“我不是不在乎钱,我只是不在乎这点钱。”》
《刘润对谈吴军:每个人都一定要有数学思维》

《至少,要把自己刷新10遍吧》

品牌推广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