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张投资笔记
爱喝酒及写字,信奉长期主义,热衷细水长流赚小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老张投资笔记

2025,尽量做让人上瘾的生意

老张投资笔记  · 公众号  ·  · 2025-01-24 23:0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天去染了个发。


人生第一次,既遮了白(白发),又染了一个2024年最流行的黑茶色。


让一向对自己形象不怎么care的我也觉得清爽不少,照镜子的时候我就在想,恐怕我以后都会染发了。


因为花一个小时几百块就可以让自己显得更年轻,谁会拒绝这样的“改变”呢?



我也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么多人都染发,年轻人各种烫染及挑染,甚至巴黎之花染,年长的比如我这种,主要目的是遮白发,行业术语是“遮白”,这个群体也不可小觑。


唯一的担忧就是对头发有损伤。


所以N多年前服务许昌一个假发企业时,我就给其出主意,假发相对传统烫染而言,是最健康又多变的的造型方式,女人嘛,就要多变,想长就长想短就短,想直想卷都可以。


话扯远了。


说回上瘾一事。


这个世界上,除了染发让人上瘾,其实整形亦上瘾,火锅和油炸小吃也会让人上瘾。


上瘾的生意才是好生意。


因为只要你的产品和服务让顾客超级满意,顾客就会复购甚至上瘾(刺激多巴胺),这样的获取及留住顾客的成本就是最低的。


表现在企业经营上,就可以有足够的利润。


海尔创始人张瑞敏讲过,一个企业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获取顾客的能力。


上瘾的生意,天然获取顾客的能力比其它生意强。


看看泡泡玛特,为何利润及市值那么高?


因为盲盒(菠菜)会上瘾啊?


2025不管你继续做自己的主业还是有新的选择,都不妨扪心自问:


我这是不是让人上瘾的生意?


顾客不复购、不买有什么损失吗?


顾客又会因为什么原因而上瘾?


上瘾是比“刚需”很好的生意,如果你的生意增加了“上瘾”属性,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酸菜”就是比鱼更让人上瘾的食物,所以太二曾如此高峰猛进。


但西贝全部菜品就无一有上瘾属性,没有一道菜让人心心相念。


包括为何无酒精的啤酒格瓦斯做不起来啊?


因为无酒精刺激上瘾啊?


包括你看抖音的无限下滑、游戏的通关无一不是让人“上瘾”和欲罢不能。


下面分享几个关于"上瘾“的商业设计案例。


泡泡玛特就通过神经科学实验优化盲盒设计:

开盒瞬间的多巴胺峰值比普通购物高300%(清华大学神经营销实验室数据); 隐藏款出现概率0.69%,模仿赌博机的间歇强化机制;系列收集的完形心理驱动复购,使单个用户年均消费达12次。这种设计助推其2021年营收达44.9亿元,毛利率63.4%。


瑞幸咖啡更是通过数字化进行上瘾闭环
1. 地理围栏触发:当用户接近门店500米范围,APP自动推送"限时优惠券";
2. 社交裂变设计:"请好友喝咖啡"活动使获客成本降至6.9元/人,仅为行业均值的1/3;
3. 神经适应培养:通过算法逐步延长优惠券有效期(从2小时到24小时),训练用户延迟满足能力。
这套系统使其月活用户从2019年的433万暴增至2023年的3500万,但用户留存曲线显示,停止补贴后消费频次下降63%。

宜家的迷宫经济学
这个家居巨头的卖场设计本质是实体版"无限下滑":

60%的顾客会购买计划外商品,平均多花费23美元(宜家内部数据);

1元冰淇淋设置在出口处,利用峰终定律提升整体体验评价;

家具组装过程产生认知闭合需求,使消费者产生"这是我的创造"的错觉。
这种设计使其坪效达4800元/㎡/年,是传统家居卖场的2.4倍。

健身房的沉没成本操控   威尔仕健身的年卡策略包含三重上瘾设计:

预付陷阱:年费平均摊销后单次成本仅19元,但实际使用率不足30%;

损失具象化:体测数据量化身体变化,制造焦虑感;

社交捆绑:私教课程包含肢体接触和情感倾诉,触发催产素分泌。

这种模式使其会员续卡率达58%,但同时也导致行业投诉率常年维持在25%以上。


奶茶行业的糖分依赖实验   头部奶茶品牌通过神经科学实验确定最佳甜度:

12%含糖量可同时激活大脑的甜味受体和阿片受体(《Nature Neuroscience》研究);

珍珠的咀嚼感刺激三叉神经,产生类似吸烟的口腔满足;

冷热交替饮用刺激下丘脑,产生短暂欣快感。
这种设计使某头部品牌单店日销超800杯,但用户血糖异常检出率较非消费者高出47%。

直播电商的集体催眠术
李佳琦直播间的话术设计包含精密的行为脚本:
1. 前3分钟:通过"所有女生"高频称呼建立虚拟亲密关系;
2. 第5-8分钟:用"最后1000套"制造稀缺幻觉,激活大脑杏仁核;

3. 成交阶段:倒计时与价格闪回组合,使决策时间压缩至7.2秒。  这种设计创造过单场106亿的销售记录。


处方药营销的神经劫持
某跨国药企的止痛药推广策略包含危险创新:
- 将药品包装设计成智能手机形状,建立心理依赖联结;
- 通过可穿戴设备监测患者疼痛阈值,在临界点推送用药提醒;
- 开发AR游戏,将服药行为转化为虚拟奖励。
这种策略使产品市场份额半年提升18%。


综上,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让人上瘾,当你开始为用户设计奖励机制时,或许,就已经敲开了上瘾经济的大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