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  ·  南方7大顶级赏秋小城,错过等一年!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18000+公里去巴西喝咖啡,巴西到底有谁在? ·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凉山竟藏着这样的宝藏古城! ·  4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影赛】2024江西风景独好影像大赛作品精选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球知识局

威力远超核武的火山之王 | 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 公众号  · 地理  · 2017-04-05 21:10

正文

(⊙_⊙)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ID:diqiuzhishiju


本文为我局的第131篇观察文章,今天我们讲讲喀拉喀托火山的故事

文字:lwr  |  制图:孙绿  |  编辑:孙绿


近日,我局看到一组2012年的火山摄影,其景象令我团回忆起初来地球考察时(数十亿年前)的地球景观,虽然地球已经较当时冷却很多了,却仍有不少活跃的火山,其中最著名者如“喀拉喀托”


此山深深吸引了我局,为此,我们请来了专研此山的火山博士lwr 同学来为我们讲讲喀拉喀托的故事。


英国摄影师于2012年6月拍到的喀拉喀托火山


火山界有一种“亲密关系”——‘相依为命’的母子火山岛。


打开世界地图,把目光移向地图中央的赤道,很容易就会注意到一个东西方向跨度很大的狭长国家: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这个夹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遥望欧亚大陆和大洋洲的"千岛之国",其岛屿数量之多,多到竟然只能用“大约”来形容:维基百科上显示为“大约”17508个岛屿


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


正是这个陆地面积为中国的五分之一的“千岛之国”,拥有着全世界数量最多的火山,其中,超过130座为活火山(即近10000年来,发生过喷发)。如此数量众多的火山,与“印尼处在板块交界处的俯冲区这一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单单是印尼一国的火山,就值得写出好几篇文章,这里不再赘述,今后会一一道来。


说本文的主人公“老喀拉喀托”(Krakatau)和“喀拉喀托之子”(Anak Krakatau),正是印尼这一万多座大小岛中,非常不起眼的两位。它们藏身于印尼首都雅加达以西约150公里的巽他海峡中,坐标南纬6.1° ,东经105.42°,北邻苏门答腊岛,东望爪哇岛。


图中红色图标指示了位于巽他海峡中的喀拉喀托岛


在这茫茫大西洋中,这“母子“俩的存在感之弱,如果不是因为1883年那次造成超过三万人遇难的超大规模喷发,谁也不会注意到这里。


俯瞰喀拉喀托岛群。中间面积最小的是喀拉喀托之子,图片下侧马蹄形的岛为老喀拉喀托。

喀拉喀托之子


Krakatau的名字来自于爪哇语,也有人写作“Krakatoa”。据称,Krakatoa这一写法来源于1883年喷发后,当时时代周刊的记者想要将这一新闻通过电报传回国,然而意外拼写错误,写成了Krakatoa,这一错误拼写却随着报道传开了,一直延续至今,也勉强被世人认可了。


其实早在17世纪,一位荷兰地理学家随游船经过时为荷兰殖民地的喀拉喀托岛,便根据当地人的叙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krakatau”这一爪哇语名字。当时,喀拉喀托家族还只有“老喀拉喀托”一位成员,岛上分布着三个火山口,由南向北依次为:Rakata,Danan和Perboewatan,三者沿着北北西-南南东(NNW-SSE)破裂带的方向分布。“老喀拉喀托”的附近还住着两个邻居:小岛Verlaten和小岛Lang。


1883年剧烈喷发之前的喀拉喀托岛


根据爪哇酋长录(Pustaka Raja)记载,“老喀拉喀托”成形于公元416年的一次大规模喷发,喷发规模和1883年喷发相当。剧烈的喷发使山体塌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然而,这次事件的喷发时间仍存在争议。地质学家们认为,这次大规模喷发影响了全球气候,根据年轮以及冰芯中的气候记录,喷发应该发生在公元535年(Wohletz,2000)。


无论成形于哪一年,”老喀拉喀托“岛上的三个火山口,在接下来的1000多年中,轮流发生着一些小型的喷发。虽然该岛处于地质活动非常活跃的俯冲区(subduction zone),但“老喀拉喀托”真是本本分分,完全没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任何危害。


从17世纪到1883年之前,这里异常平静,甚至无法在任何历史记载中,找到喷发过的痕迹。而这种平静,可能正暗示了灾难的到来。


1883年5月,老喀拉喀托开始了小规模的喷发活动,随后喷发越演越烈,直到当年8月,喷发类型发展为“普林尼式”(最剧烈的喷发类型),喷发活动达到顶峰。


这场持续三个月的喷发事件,产生了体积巨大的火山碎屑流、酸性气体,以及火山灰。漫天的火山灰遮住了阳光,“黑云圧城”,持续数日,仿佛世界末日一般。喷发产生的气柱高达几十公里,直冲云霄,进入平流层,火山灰随之升起,被风带到约840公里以外的新加坡。


同时代的画家在大约1888年绘出了1883年喷发时的景象


除此之外,喷发时的声响之大,连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澳大利亚、毛里求斯,都有人记载了当时惊天的巨响。喷发带来的剧烈震颤,引发了大规模海啸,海浪扑上陆地,导致距岛40公里以外爪哇岛(下图Java)和苏门答腊岛(下图Sumatra)约36000名村民罹难。由于喷发发生在海中,岩浆与水汽形成了能量巨大的火山碎屑激浪(pyroclastic surge),破坏性比火山碎屑流更大(pyroclastic flow),对南苏门答腊岛的很多地方造成了灾害(下图米色区域)。


1883年喷发的灾害示意图。红色箭头代表火山碎屑流的移动距离,蓝色箭头代表海啸的波及范围,米色区域为受到碎屑激浪冲击的区域。


1883年8月,喷发结束了,灾害却未终止。

喷发时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形成了气溶胶,于平流层中“织”出了一块巨大的屏蔽阳光的“反光板”。据记载,喷发后的第二年,全球气温下降1.2摄氏度;直到喷发后的第六年,当地气温才逐渐恢复正常。


“老喀拉喀托”宣泄了怒火,也毁灭了自己。

1883年喷发使得老岛被岩浆“冲”毁,只剩下南端的三分之一。不仅如此,老岛仿佛失去了“生命力”,从1883年至今,再也没有发生喷发。


1883年喷发以后,老喀拉喀托岛只剩下了原有的三分之一的面积。


一切又恢复了平静,直到四十四年以后(1927年),在老岛以北约4公里处,岩浆再次由洋壳下涌出,炙热的岩浆在海水中快速冷却,形成岩石,大量岩石又从海底逐渐堆积,探出水面,而这个“新生儿”被称为”喀拉喀托之子(Anak Krakatau)“,Anak是印尼语“儿子”的意思。在形成初期,新岛曾发生多次水下爆发,又数度被海面淹没,直到1930年才真正成为一个稳定的岛屿。


2008年地质学家绘制的“喀拉喀托之子”和“老喀拉喀托”。红色虚线代表公园416年喷发的破火山口的可能范围。蓝色区域代表1883年喷发前破火山口的位置。


自1930年起,年幼的子岛开始学习“如何喷发”的技能,大约每1-2年喷发一次。子岛的性情温和,喷发形式多为斯通博利式(Stromboli),喷发产物主要为火山灰,玄武质的熔岩流(lava flow),释气作用产生的硫磺,以及一些飞行距离不远的火山弹。


白色及浅黄色的块体是硫磺,黑色及深棕色的是喷发形成的玄武岩

子岛喷发形成的火山弹,落在距火山口约700米远处(头盔为比例尺)


子岛距今最近的两次喷发,分别发生在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和2014年3月。虽然未曾发生巨大喷发,没惹过什么乱子,子岛却在默默地成长。自20世纪50年代起,子岛便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地向上增高。


英国摄影师于2012年6月排到的喀拉喀托火山


出于对灾害的防御准备,印尼政府及当地的火山观测机构已经在喀拉喀托岛上,安装了GPS实时监测仪器。一旦GPS记录异常,而且指示有喷发迹象,政府将会组织那些可能被灾难波及的居民避难撤离。


常见的安置在火山周围的GPS监测站,用于监测火山周围的地表活动。


所幸,子岛至今为止仍然保持着它的好脾气。正由于它如此温和,印尼政府便考虑将它发展为旅游景点,供人们近距离接触火山这一神秘的自然造物。

1991年,喀拉喀托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为“世界自然遗产”。近年来,首都雅加达已有多家旅行社组织“喀拉喀托”旅游项目。如今去子岛上游玩,仍然可以看到2012年喷发产生的熔岩流,正是这些冷冰冰的黑色岩石,在刚刚喷出地表时,温度能达到约1000摄氏度。


子岛上如龙骨般的巨型熔岩流,向画面的左下方延伸(形成于2012年喷发)


笔者于2015年10月,在向导的带领下,坐着快艇,去过喀拉喀托岛。虽然曾经到过很多火山,死的、活的、正在喷发的都见过了,却从未在活火山脚下露营过。那次的经历算是弥补了这一缺失:我们的帐篷就搭在“喀拉喀托之子”的山脚下,搭在由黑色火山灰组成的海滩上。


搭在活火山脚下,海滩上的帐篷


在日暮时分,我们登上了子岛的顶峰。后来在月光下一路跑下山,烤着向导捕来的新鲜的鱼和虾,喝着冷藏箱里的冰镇啤酒,几个朋友谈天说地,再在海浪声中入眠。 


在喀拉喀托子岛顶峰看月亮


第二天我们搭快艇离开了喀拉喀托。虽然游客来了又走,母岛与子岛仍然相互陪伴着,生活在茫茫印度洋中。除了鲜有的喷发,其余的时间,这儿都十分安静。这种让人惴惴不安的平静,应该就是自然随手“抛下”,却令人类感到无比珍贵的馈赠吧。


推荐阅读:

http://volcano.oregonstate.edu/describe-1883-eruption-krakatau

http://www.photovolcanica.com/VolcanoInfo/Krakatau/Krakatau.html

Simkin, T., and Fiske, R.S., Krakatau 1883: The volcanic eruption and its effects: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Washington, D.C., 464 p


END


扩展阅读


我局更多观察文章,戳这里:

为什么大连在东北的地位无可动摇 | 地球知识局

为什么世界强国都想要控制亚丁 | 地球知识局

在山东与苏南之间,连云港为何显得如此尴尬?

]黄金与珠贝,属于楚国人的丝绸之路

琉球地缘格局 | 中美日之间的太平洋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