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安徽检察
宣传检察职能、播报大要案信息、发布工作动态、展示检察风采、接受群众监督、提供法律服务、推动检务公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比亚迪汽车  ·  汉家族智驾版|轻松应对通勤难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安徽检察

【媒眼观“察”⑧】为大局服务 | 以检察之力助力守护“徽风皖韵”

安徽检察  · 公众号  ·  · 2025-01-20 19:57

正文


【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桐城市六尺巷时强调,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城市和乡村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安徽作为我国南北交汇的中心地带,地理环境独特,城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到处彰显着徽风皖韵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城乡建设中保护好、传承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023年11月,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和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聚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保护,联合部署开展了“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以法治力量来守护“徽风皖韵”。一年来,这一专项监督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4年12月26日安徽农业·科教频道《法治时空·检察直播间》播出


守护九华“老田村”


(点击观看视频)


九华乡老田吴村

是安徽省首批“千年古村落”

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村内存有多处文物古迹和传统建筑

大多建于明清时期

清代三朝为官的礼部尚书吴襄

就诞生在这里


然而 老田村却呈 破败景象

村文物古迹急需恢复和修缮

但修缮主体是谁?

修缮方案谁来定、谁来批?

修缮资金如何解决等

都是困扰老田村的问题


看检察机关如何综合运用检察职能

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守护和县“篾匠街”


(点击观看视频)


和县篾匠街形成于明清时期

因篾匠、木匠、扳匠等手工艺人

聚集而得名

拥有5处不可移动文物

27处历史建筑和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街区建筑格局、传统工艺

历史风貌保留至今

但街区历史建筑年久失修

基础设施不足,有些已成危房

严重影响街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篾匠街的抢救性保护

也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

正式启动——


老田村、篾匠街,只是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与省住建厅联合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的两个案例。自2023年11月活动开展以来,全省三级检察机关通过分层监督、一体履职,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311件,制发检察建议284件,提起公益诉讼14件,督促、推动解决历史文化载体保护、修缮不到位问题332个。一大批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在检察助力下“活下来”、“火起来”,传统文化基因彰显徽风皖韵,焕发生机活力。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查看完整视频


往期回顾

【媒眼观“察”①】最高检调研组在安徽调研

【媒眼观“察”②】砥砺检察担当 服务发展大局 | 安徽新闻联播

【媒眼观“察”③】为大局服务 为人民司法 为法治担当 | 安徽日报

【媒眼观“察”④】发挥四大检察职能,服务全省发展大局 | 安徽广播电台

【媒眼观“察”⑤】安徽公布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成绩单”

【媒眼观“察”⑥】安徽: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媒眼观“察”⑦】安徽交出2024检察履职答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