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手艺门
中国手艺文化传播平台,致力于中国手工艺的传承与产业化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手艺门

宝贝银子,我怎么舍得花你

手艺门  · 公众号  · 手工艺  · 2017-05-16 21:2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手艺门 一键关注


每个人

都具有创造的潜能

再小的手艺,也有自己的价值

让世界看见你

无限可能


源: 木雕艺术 微信号: mdm234

图文版权归属原作者, 仅限交流学习

以下为图文




古代的银两


银两,指中国旧时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秤量货币。开始于汉 代,盛行于明清两代。 银两指一种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称量货币,始于两汉,盛于明清,清又见有实,虚银两之分。 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如银锭等。


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




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




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虚银两只用于记帐,实际支付时则需折算成钱元,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后,银两停止使用。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 关于银子到底价值几何,今人大多毫无概念,经常犯错误。很多电视剧尤其可笑,描写古人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出现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银票这些荒唐的情节,显示了创作人无知以及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



古代的货币单位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甚至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也有差异。 但唐宋之后却也相差不大。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



白花花的银两

假如都是你的

你舍得花吗?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手艺门  中国手工艺文化传播平台

  google谷歌文化学院中国合作伙伴  


长按二维码 一键关注

在这里看见好手艺




手艺门掌门人私人微信

长按二维码勾搭勾搭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手艺门商城 ,挑选最有品位的礼物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