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共账号。秉承党报评论的厚土,我们向新媒体平台伸出小小一枝,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复杂而深刻的转型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以友好之城待有为青年 | 现场评论·新春走基层 ·  昨天  
人民日报评论  ·  善于从大时间尺度看问题 ·  昨天  
CHINADAILY  ·  China丨Efforts ... ·  2 天前  
求是网  ·  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评论

【聊友汇】买房or租房,你怎么看?

人民日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7-19 20:40

正文

今日话题

近日,有媒体称因不愿为买房而降低生活质量,中国90后或成“不买房一代”,引起广大争议。据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调查显示,虽然拥有住房仍是90后毕业生的刚需,但仅有1/3可以接受为了买房而愿意降低生活质量,而有超过55%的90后毕业生选择“如果要背上沉重的房贷,我宁愿不买房”。

网友纷纷评论称不买房的根本原因还是房价太高买不起房,即使降低了生活质量还是买不起,说不愿买是在偷换概念。也有网友表示确实该变变非要买房的观念了,租房的经济压力稍小,也较为自由,是个不错的选择。还有专家称租赁房源供给量的增加将会有助于冲击大城市的房价,目前国家也已从政策上鼓励发展租房市场。

对此,你怎么看?

在这里,先恭祝@庄永明获得“朋友圈‘晒娃’”话题投票冠军


如果租住幸福,谁又愿当房奴?

有位朋友砸锅卖铁四处筹钱买了房。我问为啥那么急,以前租住三年不也挺好?他气呼呼地说:好?房东随时涨价,有一点不合就能让你搬家,两年搬了三次,实在太累,“还是有个自己的小窝比较安稳”。


朋友的经历不是个例。面对契约精神不太发达的现实,租房者确实遭受着不太友好的容储环境。随意加价,不立租约或随意解约,都让租房者那颗渴求安稳的心备受颠簸。另外,租房者虽有在租住房内生活的权力,但除此之外的就学、医疗等社会服务供给明显与购房者有异。如此种种,无一不在提醒、敲打租房者,你只是这个空间内流水般的过客,一种不安定感油然而生。


其实,如果租住幸福,谁又愿当房奴?也因此,建设一个租住友好型社会甚为必要。国家从政策上鼓励租房市场的导向无疑是对的。据报道,某地已在探索“租购同权”,让买的、租的,每个居住于斯的人都能被公平、温暖地对待。也许这只是打造“不买房也安稳的世界”的基础工作,但无疑迈出了万里长征的坚实一步。

——@刘元通

房子依旧是安全感所在

房子、车子、好工作,似乎依旧是当前90后所追求的“生活轨迹”,所遵循的“丛林法则”,虽然据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调查显示,有超过55%的90后毕业生选择“如果要背上沉重的房贷,我宁愿不买房”。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房子是刚需的现状。


“安居乐业”得“居有其所”,笔者在广州,见多了为了一个性价比更高的住所,而从一个城中村搬迁到另一个城中村的人。“刚需”不会因为价格而受到多大的影响,因为住房还附带着其他福利,绑在房价里的附加值很高,这也是为什么对房子趋之若鹜的原因。广州提出的“租赁同权”是个很好的尝试,通过增加“租赁住房用地供应”来给土地财政降温以期抑制房价,同时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让租赁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优质教学资源过分集中却又普遍缺乏,资源的稀缺性,在市场调节中就不可避免带来高房租,而若一旦高房租高于同地段的购房“月供”,那么买房的需求还是会上涨,房子依旧是安全感所在。


对于90后毕业生来说,目前又处于婚龄育龄阶段,社会氛围影响着心理状态,房子意味着更加牢固、更加完善、更加安全的保障。国家虽然一直在规范房地产市场,推广房租租赁,但是不改变教育、医疗等资源稀缺的事实状况,不真正地斩断“土地财政”的依赖,光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小修小补,无法给年轻人在城市一个心理上的安全感,买房的需求和房价都不会降下来。

——@李育蒙

生活质量不能与买房与否挂钩

虽然生活质量的提升有赖于物质作为基础,包括如今炙手可热的一套房屋。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活质量的高低决不能同买房与否挂钩。我们的生活质量高,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在高房价的“威慑”下被其“套牢”;我们的生活质量低,也不能归咎于我们买了一套或者多套房产带来的房贷压力。生活本就五味杂陈,生活并不会因为一套房子而变得要么甜,要么苦。


现在,90后不得不面临来自社会生活、家庭生活、集体生活的不小压力和高额成本,并夹杂着代际独有的生活生存观。值得指出的是,由此而生发出的对于买房与否的决断、选择和生活质量如何的评判标准等都值得被尊重。在此基础上,不管房子在手不在,生活还得继续,梦想和追求还得有,而不能因为房子及房子相关的事物打乱了自己的节奏。


有人工作忙的昏天暗地,但依旧可以“解放”自己,合理地挤出时间去旅游,去阅读,去尝试,不断丰富和涵养自己的生活,生活质量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如果可以比拟的话,我想买房子与否与这总会有些相似之处,买了房有压力不假,但生活依旧可以精彩;不买房而租房也不错,生活的“机动性”大大增强。所以,莫把生活质量高低同有没有买房挂钩,而给自己徒添纷扰。

——@张贵礼

高品质租房彰显新消费理念

为满足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在当下的租房市场中出现很多高品质的租房,这些青年公寓功能齐全,有的甚至有专门的健身房、读书区、餐厅等,租金也大多不便宜。这些价格不菲的租房却很受年轻人的欢迎。为什么呢?因为房子是别人的,生活却是自己的。


无论是迫于高房价压力下的无奈,还是追求自由摆脱房贷的束缚,90后或将成为“租房一代”。这种生活方式可能不为年长的一辈所接受,但是确确实实存在于年轻一代人中,并且彰显出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如同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的发展,在新的消费理念中,所有权和使用权是相互分离的。车不是你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车开,房子不是你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房子住,生活品质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力,即使是租房,也要有高品质的生活。然而更需要反思,让年轻一代摆脱高房价的压力,拥有更稳定的生活,应该是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吴雯雯


房奴追求的是“家的归属感”

房价很贵,供房很累!为何人们都在努力买房,甘愿当房奴?在我看来,房子给人一个家的归属感,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答案。或许,有人会认为,要有家的归属感,非得买房子?租房子不行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