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40期日报。
Cell:母乳抗体功能知多少(综述)
Cell
[IF:38.637]
① 尽管目前已知了胎盘免疫球蛋白G对新生儿的作用,但对通过母乳转移的抗体及其对新生儿疾病保护机制的了解却很少;② 母乳抗体对婴儿的肠道菌群的定植、发育均有作用,其中SIgA可维护肠道菌群的稳态;③ 母乳抗体可帮助新生儿进行免疫耐受训练,限制其对微生物群的免疫反应等;④ 母乳抗体可预防婴儿早期的疾病,包括各类肠道感染性疾病、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冠状病毒等;⑤ 另外,母乳抗体还可调节新生儿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
The multifaceted roles of breast milk antibodies
03-18, doi: 10.1016/j.cell.2021.02.031
【主编评语】本综述阐述了母乳抗体在新生儿免疫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对相关的新兴证据进行归纳总结,值得相关领域学者参考借鉴。(@Epi汪)
BMJ:大数据表明,有自然流产史的女性或“早死”风险增加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IF:30.223]
① 纳入护士健康研究的10万余名队列数据,随访的24年中,记录到2936人过早死亡(<70岁),其中1346人死于癌症,269人死于心血管疾病;② 在调整了混杂因素之后,有过自然流产的女性过早死亡的风险是无自然流产史女性的1.19倍;③ 这种关联在反复自然流产的女性中更强(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史的女性过早死亡风险增高1.5倍);④ 而自然流产发生年龄越低,过早死亡风险增高约明显;⑤ 自然流产史与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关联最强,而与因肿瘤死亡无关。
Association of spontaneous abortion with all cause and cause specific premature mortality: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03-24, doi: 10.1136/bmj.n530
【主编评语】发表在
BMJ
上一项大型队列研究发现,自然流产或与更大的过早死亡风险有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这种关联在反复自然流产和早期发生的自然流产的女性中尤其明显。自然流产可能是妇女未来健康风险的早期标志,需要加强关注。(@Epi汪)
Lancet子刊:新冠疫情给妈妈带来了抑郁和焦虑
The Lancet Psychiatry
[IF:16.209]
① 纳入加拿大队列中1301名女性,调查其在COVID-19流行期间心理健康状况;② 结果显示,35.21%的女性患有临床上的抑郁症状,而有31.39%的女性患有焦虑症状,比既往的数据都高;③ 在这期间,平均抑郁评分8.31分,高于之前3、5、8年的平均值数值;④ 类似地,焦虑评分为11.90分,也高于既往平均值;⑤ 对于收入中断、难以兼顾家庭教育和工作职责、以及难以育儿的妇女而言,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增加更大;⑥ 而医护人员的抑郁症状增加幅度较非医护人员小。
Maternal depressive and anxiety symptoms before and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Canada: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03-24, doi: 10.1016/S2215-0366(21)00074-2
【主编评语】发表在
The Lancet Psychiatry
上的研究通过调研分析发现,新冠疫情期间女性的抑郁和焦虑的症状增加明显。该研究认为,国家应该提高财政支持,提供托儿服务以及避免学校停课,可以防止孕产妇心理困扰的加剧,需要将其作为关键优先的事项进行处理。(@Epi汪)
Nature子刊:当阴道上皮细胞遇到阴道念珠菌会如何反应?
Nature Microbiology
[IF:15.54]
① 我们使用阴道上皮细胞的时程感染模型和双重RNA测序技术,探索不同阴道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副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的RNA水平变化;② 宿主细胞在感染的早期阶段对所有物种均表现出均一的保守的反应,其特征为线粒体信号传导诱导了保护性I型干扰素反应;③ 随后宿主的转录反应发生变化,这种差异主要是由物种特异性机制引起的上皮损害不同所驱动的,如白色念珠菌分泌特异性溶血素。
Candida pathogens induce protective mitochondria-associated type I interferon signalling and a damage-driven response in vaginal epithelial cells
03-22, doi: 10.1038/s41564-021-00875-2
【主编评语】本研究通过先进的体外实验技术探讨阴道上皮细胞在念珠菌感染时的RNA水平的变化规律,发现上皮细胞出现的非致死性线粒体信号传导,该信号传导保护上皮细胞免受念珠菌诱导的损伤,并调节促炎I型干扰素的应答。该研究为进一步治疗和预防细菌性阴道炎提供了理论基础。(@Epi汪)
不孕症女性的生殖细胞表观遗传学或发生改变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IF:6.312]
① 收集104个冷冻保存的整倍体胚泡,并根据其捐献者的待孕时间(TTP)进行了分组,其中TTP>36被认为是长期不孕;② 单个囊胚的甲基化组分析显示,与可育对照组相比,长期不育组胚囊中6,609个CpG甲基化位点发生了显着变化;③ 长期不孕女性囊胚中KvDMR和MEST印迹控制区域呈现低甲基化趋势;④ 而KCNQ1OT1、KCNQ1、MEST、COPG2和DNMT1等基因表达降低,另有NFAT信号通路(HDAC1和MEF2A基因)呈现出下调规律。
The prolonged disease state of infertility is associated with embryonic epigenetic dysregulation
03-19, doi: 10.1016/j.fertnstert.2021.01.040
【主编评语】长期不育的状态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疾病状态,本研究发现,长期不孕症女性中,其整倍体囊胚的甲基化组水平改变明显。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不孕症的(@Epi汪)
Nature子刊:新生儿败血症?致病菌耐药特征知多少
Nature Microbiology
[IF:15.54]
① 在非洲和南亚的7个低/中等收入国家中,纳入36285名新生儿,其中2483名被确诊为败血症;② 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粘质沙雷氏菌、密歇根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复合体;③ 对其中916株病原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肠杆菌科细菌中携带多种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素烯类耐药基因;④ 所有病原菌都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⑤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谱系导致新生儿的败血症。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microbial-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 that cause neonatal sepsis in seve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03-29, doi: 10.1038/s41564-021-00870-7
【主编评语】本研究关注中低等收入国家新生儿败血症的致病菌的耐药性问题,并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绘制了耐药基因图谱。该研究为更好地治疗低中等收入国家中的新生儿败血症提供基础。(@Epi汪)
儿童自杀风险或与从小易怒脾气存在关联
Th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IF:6.129]
① 纳入1482名儿童队列,在5个月到20岁之间进行多次评估,包括易怒症、自杀意念和企图、同伴侵害和父母严厉教育等;② 儿童6-12岁易怒症状变化分为4个轨迹:低度(占74.8%)、上升(12.9%)、下降(7.3%)和持续(4.9%);③ 与低度的儿童相比,易怒症状持续和上升的儿童在青春期试图自杀的几率分别增加2.81倍和2.14倍;④ 易怒症状和自杀企图之间的关联有35%成分可以由同伴受害经历所介导;⑤ 但是该关联并不受父母严厉教养所介导。
Identifying environmental pathways between irritability during childhood and suicidal ideation and attempt in adolescence: findings from a 20-year population-based study
03-15, doi: 10.1111/jcpp.13411
【主编评语】本研究通过长期队列随访分析,发现儿童时期表现出来的易怒症状,可能与未来自杀企图有关联。专业人士(如临床医生、教师)应该意识到,易怒对同伴关系有重要的影响,这可能会使易怒的儿童日后有自杀行为的风险。且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把发现转化为干预措施,在预防自杀下减少易怒儿童受到伤害的风险。(@Epi汪)
肥胖孕妇生活干预或可“编辑”新生儿基因
Diabetes
[IF:7.72]
① 纳入208名肥胖治疗的孕妇,干预组接受体育锻炼、饮食习惯的生活干预;② 通过对新生儿脐带血甲基化的测定,发现干预组中有379个位点发生了甲基化,主要注释为370个基因,主要包括脂肪酸额脂肪组织发育功能;③ 从表型来看,干预组新生儿体重更轻,其中17个位点(包括DISC1,GBX2,HERC2和HUWE1基因)部分介导了生活方式干预对后代低体重的影响;④ 此外,有22个甲基化位点与后代BMI得分相关。
Lifestyle Intervention in Pregnant Women With Obesity Impacts Cord Blood DNA Methylation Which Associates With Body Composition in the Offspring
01-01, doi: 10.2337/db20-0487
【主编评语】发表在
Diabetes
上的研究表明,肥胖孕妇的生活方式干预与后代的脐带血表观基因组有关,而这些基因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后代儿童体重降低的原因。这些结果表明,人的子宫内环境可能具有对表观基因组进行编程的能力,进而可能影响生命后期的新陈代谢和生长。(@Epi汪)
JAMA子刊:孕妇咖啡因摄入或降低新生儿出生体重
JAMA Network Open
[IF:5.032]
① 纳入队列中2055名无胎儿生长异常且非吸烟的孕妇,平均年龄为28.3岁;② 测量女性血浆咖啡因浓度,与<28ng/ml的女性相比,>659ng/ml的女性新生儿出生体重、头围、手臂围、大腿围等指标均降低;③ 而血浆中黄嘌呤的含量与新生儿出生指标也有类似的规律;④ 报告每天摄入约50mg咖啡的女性,其新生儿体重、手臂围、大腿围及前肋腹皮褶皱均降低;⑤ 根据CYP1A2 基因多态性将女性分为快速或慢速咖啡因代谢型,不同基因型中上述规律均存在。
Association Between Maternal Caffeine Consumption and Metabolism and Neonatal Anthropometry: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NICHD Fetal Growth Studies–Singletons
03-25,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3238
【主编评语】对于孕妇咖啡因摄入的利弊之争一直未有停息。本研究通过人群队列数据的分析发现,随着女性咖啡因消耗量的增加,新生儿人体测量学的各指标略有降低。并且研究发现,怀孕期间摄入即使很低的咖啡因(低于指南建议的每天200 mg),都与胎儿生长下降存在关联。(@Epi汪)
服用叶酸增加人群结直肠癌风险?谬论!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IF:6.766]
① 由于实施叶酸强化政策,人群中合成叶酸摄入量从1998年开始急剧增加;② 纳入护士健康研究队列中86320名女性,共有1988名在随访期内发生结直肠癌;③ 前12~24年间,女性总叶酸摄入量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呈负相关;④ 类似地,前16~24年间,合成叶酸的摄入量与结直肠癌风险也呈负相关;⑤ 无论是总叶酸、膳食叶酸、合成叶酸还是天然叶酸的摄入量,均可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但是该效益潜伏期较长(>10年),一般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很难观察到。
Association of folate intake and colorectal cancer risk in the postfortification era in US women
03-19, doi: 10.1093/ajcn/nqab035
【主编评语】为了降低出生新生儿出生缺陷患病率,我国对孕妇人群也鼓励补充叶酸。一些学者认为,补充叶酸会增加人群中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本研究基于此使用长期队列人群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叶酸的补充不仅不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反而是保护因素,只是结直肠癌发病率较低,该效应的“潜伏期”太长,难以被观察到。(@Epi汪)
感谢本期母婴之声的创作者:
Epi汪,尹小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