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构自己
无论你是陷入迷茫的大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小白新人,「重构自己」将帮助你完成从职场小白到专家高手的进阶之路,学会自我管理、快速提升职场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  招聘 | 中粮粮谷控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 ·  11 小时前  
薪人薪事企小薪  ·  拒绝在工位“坐牢”!这届打工人午休选择走出去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构自己

人际交往总是吃亏?这5个保护自己的方法你需要了解

重构自己  · 公众号  · 职场  · 2018-05-15 17:44

正文

大家好, 我是Taka。


最近收到了很多类似这样的留言:


我的性格比较好,进了公司之后为了表现自己好相处,经常帮助同事处理问题,但是现在大家都觉得我帮忙 理所应当 ,好累啊。


闺蜜和男友闹分手,我认为自己 客观分析了她男友的缺点 ,结果他们和好之后明显对我疏远了,我觉得自己很委屈。


首先,我想为出现过类似问题的朋友(包括我自己)默哀三秒钟,因为以上的问题无一不是踩了人际交往中的地雷。


那么有什么人际交往的小技巧可以帮我们 避开这些地雷 ,从而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呢?


我将自己的一些小经验整理了一下,给大家作为参考。


建立健康的个人界限


个人界限定义 (来自维基百科):


个人创建的规则、限制,以此来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合理、安全的。


别人怎样对待自己是可被允许的,以及当别人越过这些界线时自己该如何应对。


图片来源:Pinterest


简单来说就是 你通过对自己不断地了解,为自己设定的底线和行为准则。


假设你遇到这样的情况:


一个和你不太熟的人不断问你,你多大?在哪工作?赚多少钱?或者没有经过你的允许擅自用你的东西,你感觉怎样?


你在别人要求帮忙的时候不忍心拒绝,只有委屈自己受累,最后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你感觉怎样?


这种 个人边界模糊 的事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只有设立健康的个人界限才能保证一段关系是互相尊重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建立起健康的个人界限呢?


1.明确自己有这个权利


我们有权维护自己的隐私,有权决定他人应该如何对待我们。


要坚定这个想法 ,这样别人看到你的态度之后才会尊重你,如果你自己都觉得这种信念可有可无,那别人自然也就得寸进尺了。


图片来源:Pinterest


2.意识到哪些行为触碰到你的个人界限,大胆的说出来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带给我们很多 道德束缚 ,觉得别人的情绪和需求比自己重要很多。


所以一碰到类似情况,先考虑的是我拒绝了是不是会让她不高兴。


这时候, 迈出第一步就极为重要 ,找一个你个人认为的不是很重要的但是触碰到你个人界限的人,心平气和的说出你的界限。


最后你会发现一件很奇妙的事,你们关系可能比以前好很多。


反省这件事,要适可而止


从小到大,我听过很多关于反省的故事,一个职员通过每周反省来调整自己自己的工作计划,最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家里人也经常和我们讲道理,我们做错了事情之后,习惯性的来一句:「你好好反省下你自己。」


这些都还没什么问题, 慢慢的,反省开始变味了。


很多没有依据的言论出现这样的论调:「谁痛苦,谁改变。」


「感情出现问题,一个巴掌拍不响,肯定是你做错了什么,需要自我反省。」


我最心疼的就是周围的朋友因为对方出轨、被分手之后还在自我反省之前做错了什么。


图片来源:Pinterest


这个时候我宁愿他是一个不爱反省的人,从不反省的人虽然讨人厌,但自我感觉良好这种肤浅的快乐比自己受伤强的多。


所以想告诉大家, 反省是个好习惯,但是如果你受到了伤害,不要把错硬往身上拉。



开始 不要刻意提高表现水平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好学生成绩下降,家长非常失望,哪怕孩子已经很优秀了。


差生成绩上升,家长欢天喜地,哪怕就上升了十分。


如果这两个学生在一个家庭生活,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类似的情况在工作中也很常见。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 心理预期效应


人们会凭借第一印象对你有一种期待,如果你一开始表现很好,之后不能像现在这么好或者不能更好,就会他就会产生 失望 的感觉。


相反,如果你一开始表现平平,之后表现越来越好,他会很欣慰,因为看到了你的努力,对你的印象也会有很大的改观。


图片来源:Pinterest


所以,建议大家不论是和新的人接触,还是进入一份新的工作,都 不要刻意做出与自己不符的表现(当然也别故意表现不好)。


另外这件事也告诉大家, 一开始表现不好不要太苦恼 ,只要以后有进步,大家就会对你改观的。


不要对家人过度期待


很多人在外人面前 彬彬有礼 ,但是一到家人面前就 原形毕露 ,暴躁、没耐心。


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家人的期待要比对同事、朋友的 起点高 ,觉得他们应该理解我们、支持我们。


另外对我们来说, 家人代表着安全,和家人发脾气成本很低,很容易就被原谅了。


于是我们带着这种有些卑鄙的心理和家人交流,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并没有说出自己的需求,就要求家人「 猜出 」自己需求,实在有些过分。


所以如果你在和家人发完脾气之后后悔,但下次还是难以控制自己不发脾气,不妨降低下自己对他们的期待。


把他们当做会受伤的正常人对待吧。


图片来源:Pinterest


互惠宽容原则


在今天文章的前半部分,我们主要教了大家如何避开地雷,保护自己。


但是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我们都是「 周遭环境的产物 」,而我们自己就是别人的环境。


所以 最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就是大家共同创造一个彼此信任的环境。


那么怎样发展信任呢?博弈论教会我以下三点。


1.建立信任的前提是重复互动


一个长久的人际关系需要信任,而信任建立的前提是你知道你们未来会有重复的互动。


2.尽量建立共赢的可能


生活中有大量的人际关系输在非此即彼上。


举个例子,只顾赚钱不管别人死活的商人不会有长久的合作伙伴。真正长久的合作一定是让利三分,双方共赢的。


人与人之间交往也一样, 长久的关系一定是有共赢的可能性的


如果你的获得建立在别人的失去上,双方就会处于一种 对立的状态 ,互动几次就 Game Over 了。


图片来源:Pinterest


3.低概率误解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 复读机 」式的人,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


这样的方式是可以保护我们的,但是它有一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