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点击上方蓝字“
观点
”,欢迎关注并置顶,即可快速获取房地产新鲜深度资讯。
此番携手路劲斥资32亿港元闯入香港,不仅是顺应大势而行,背后更蕴含着深圳控股近几年来一直在做的一道加减法。
观点地产网
曾在业绩会上就表明有计划、有想法在香港拿地的深圳控股,经过几次尝试后,终于如愿以偿将旗帜插上港岛。
6月21日,香港地政总署公布,位于新界屯门第56区管翠路的屯门市地段第520号用地,以约31.7亿港元批予深劲有限公司。该公司是路劲基建和深圳控股的合资公司,为出价最高的投标者。
始终强调“聚焦一二线城市尤其是深圳,剥离三四线项目”的深圳控股,这一次将版图延伸到了“超一线城市”,多年精打细算的算术题再添一个重磅筹码。
超一线争夺战
中资大举入港的背景下,香港土地市场的每一次变化都能吸引市场的目光。
5月12日,香港地政地政总署公开招标出售位于新界屯门第56区管翠路的屯门市地段第520号的用地,再次引燃港岛夺地这一热门话题。
公开资料显示,该地块地盘面积约为12205平方米,指定作私人住宅用途,最低及最高的楼面面积分别为26363平方米及43938平方米。
地块共收获10份标书,分别来自路劲基建及深圳控股、万科海外、会德丰、长江实业、恒基兆业、信和置业及世茂房地产、嘉华国际、新鸿基地产、富豪酒店、宏安地产及其士国际。
从这一收标结果上,此次“超一线城市”的夺地战,本地开发商占到了七成以上,中资的身影倒显稀少。
6月21日地块揭盅,在多家本地开发商的“强势围观”下,路劲基建及深圳控股合资企业深劲有限公司以31.69亿港元拔得头筹,正式将地块揽入囊中,折算楼面价约6700港元/平方呎。
这一价格,比此前市场介乎21.2亿港元至26亿港元的估值高出一成,利嘉阁地产研究部主任陈海潮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这个价钱,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比之前预估的要贵了。”
不过他也指出,从整个位置来讲,地块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可以建成豪宅,但是有一个小小的山坡,开发商需要处理一下。
周边项目上,陈海潮指出,该地块位处新晋屋苑星堤及推售中的新盘NAPA之间。当中星堤包括10幢10层高的洋房及30间別墅,最新造价贴近每平方呎约1万元;NAPA同样也包括60间独立花园及5座低层楼房,其最后一批推售单位折实售价每平方呎亦介乎逾1万至约1.59万元之间。
项目规划上,路劲基建联席主席单伟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主力发展两至三房的中小型单位为主,附有少量洋房单位,但应不会兴建时下流行的纳米楼。这一规划,与星堤、NAPA相似。
深圳控股加减法
此番携手路劲斥资32亿港元闯入香港,不仅是顺应大势而行,背后更蕴含着深圳控股近几年来一直在做的一道加减法——“重仓深圳,聚焦重点一二线,撤出三四线城市”。
对于这样的选择,可以用2015年业绩会上其管理层的回应一言以蔽之:“20个三四线城市还不如深圳一个城市赚得多。”
折射在数据上的表现是,2015年,该集团全年合同销售160亿元,深圳项目占比70%;2016年,合同销售上涨19.8%至191亿,深圳项目占比77%。
从毛利率来看,2016年深圳控股整体毛利率为38.7%,深圳项目平均毛利率约为49.9%,而三线城市平均毛利率仅为11%。
在高盈利的驱使下,未来深圳控股仍然会将大本营深圳这一优势放大。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该集团全年可售货值约人民币310亿元,其中深圳货值占比超过80%,
6月8日的周年股东大会上,深圳控股首席运营官朱国强在会后与媒体的交谈中也透露出对深圳的重视,他指出,深圳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对于项目的落地,首选还是在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