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是春天,明天会不会又变成冬天? 投资教培的资本会思考这个问题。
【教培的春天又来了?
#专家称家长教育焦虑因缺乏安全感#
】8月3日,为进一步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到,要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推动社会培训机构面向公众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有声音认为,这意味着校外学科类培训或将“松绑”,教培行业将迎来春天。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监事长马学雷分析说,《意见》中提到的培训主要指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非学科类培训为代表的培训,不包含学科类培训。
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已持续三年。据北师大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所做调研,在参与学科类培训的总时长方面,85.99%的学生较“双减”前减少50%以上。
记者调查发现,家长对于校外学科类培训的需求仍然存在。“八年级数学和英语大班(30人)基本已经报满了。上一轮暑假课刚结束,马上要开下一轮了。现在只剩下一对一和一对三了。”一位机构老师介绍道。根据某机构报价,以八年级数学和英语为例,9月前,一对一每节课价格是730—770元,时长110分钟;9月后,价格升至840—880元。一对三的价格则在600—630元之间。教培机构、私立学校老师开展私教业务的现象也不罕见。一位广州的初中生家长称,小区内许多家长都会组团为孩子报名私立学校教师私下开设的补习班,“大概8—9人一个班,很受欢迎,晚了还抢不到”。
教育减负的大趋势下,家长对教育的焦虑感仍难以根除。马学雷分析道,这是一种“不安全感”,其中不仅包含“争抢”优质教育资源的决心,还隐含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忧虑。是否会进一步加剧教育分化?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余晖认为,这背后有着更深层的结构性问题,不能纯粹放在减负政策的背景下去看,一时之间亦难以解决。
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已持续三年。据北师大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所做调研,在参与学科类培训的总时长方面,85.99%的学生较“双减”前减少50%以上。
记者调查发现,家长对于校外学科类培训的需求仍然存在。“八年级数学和英语大班(30人)基本已经报满了。上一轮暑假课刚结束,马上要开下一轮了。现在只剩下一对一和一对三了。”一位机构老师介绍道。根据某机构报价,以八年级数学和英语为例,9月前,一对一每节课价格是730—770元,时长110分钟;9月后,价格升至840—880元。一对三的价格则在600—630元之间。教培机构、私立学校老师开展私教业务的现象也不罕见。一位广州的初中生家长称,小区内许多家长都会组团为孩子报名私立学校教师私下开设的补习班,“大概8—9人一个班,很受欢迎,晚了还抢不到”。
教育减负的大趋势下,家长对教育的焦虑感仍难以根除。马学雷分析道,这是一种“不安全感”,其中不仅包含“争抢”优质教育资源的决心,还隐含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忧虑。是否会进一步加剧教育分化?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余晖认为,这背后有着更深层的结构性问题,不能纯粹放在减负政策的背景下去看,一时之间亦难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