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十点
懂孩子更懂妈妈,陪伴200万宝妈一起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常青藤爸爸  ·  信奥赛道今年爆了,学编程还有红利吗? ·  3 天前  
营销兵法  ·  好抽象,这次天猫保护了个屁屁... ·  4 天前  
营销兵法  ·  好抽象,这次天猫保护了个屁屁... ·  4 天前  
育学园  ·  哪些运动能帮助孩子长高?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十点

带娃旅行,该不该对孩子说“这个太贵了,我们去网上买”?

小十点  · 公众号  · 育儿  · 2024-09-29 16:30

正文

作者 | 主创团 牧青野

本文首发小十点


国庆长假马上就到了,带娃出门旅行,难免涉及到花钱这个话题。


想起去年长假,本着陶冶娃的情操,增长娃的见识,当然还有老母亲不想被堵到高速上的诸多原因,选择陪女儿逛了一通博物馆、科技馆。


本来开开心心,但有一件事却让我犯了难:


接受完知识的熏陶了,出门就该花钱了。


各种文创产品,各种国内景点到处可见的玩具,都在虎视眈眈盯着我:


“大过节的,来都来了,花点钱再走呗。”


可说实在的,凭着当代老母亲吃千堑涨一智的网购经验,总想着去网上再比比价,这时候就很想对娃说:


“听话,这个太贵了,妈给你网上买。”


但又担心这样说了,显得老母亲我太吝啬,让娃以为我在诉苦、哭穷、道德绑架,让她幼小的心灵感受到物质的匮乏,形成长大后精神世界的贫瘠,导致一生被原生家庭的错误教育困囿(编不下去了)……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时,怎样对孩子说会更好?



这就要说到一个被忽视了的本质问题:


孩子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他们的金钱认知可能目前还不太成熟,但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走向成熟。


所以,到底该不该对孩子说“这个太贵了,我们去网上买”?


答案很简单:


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家庭成员,引导他在真实的生活中去学习经验。


清晰这一点,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如果不是为了哭穷

那就大大方方和孩子谈钱


在一位育儿博主的分享中找到了共鸣:


有次,她陪女儿练完网球,教练顺势问她感觉今天使用的球拍怎么样,然后从包里拿出一个全新的拍子向她推销,还热情地告诉她是最大折扣。


但她没有立刻回应教练,只委婉说自己回家想想再决定。


一旁的女儿很疑惑,问妈妈既然喜欢为什么不直接从教练那里买?


她很坦然地告诉女儿:


“我觉得教练说的价格有些高了,想从网上对比再看看。”


没想到,网上的价格和教练推销的价格差不多,于是最终她还是决定去教练那里购买。


但买的时候她发现,教练推荐的球拍塑封膜损坏得比较严重,她立马抓住机会讨价还价,教练也很爽快地给她降了价。



她女儿旁观了妈妈如何货比三家的整个过程。


她解释说:


“我一点都不避讳让女儿看到妈妈讨价还价的过程,因为我相信我的孩子,我知道她不会傻到以为妈妈砍价是因为家里缺那几块钱。


我只是想让她知道,讨价还价是为了让自己不当冤种,让我们花出去的钱,能匹配东西本身的价格,或者说能匹配自己的心理价格。”


很赞同她的观点。


很多时候,我们很避讳在孩子面前去讨价还价,去谈钱,因为担心让他们误以为父母在哭穷。


但其实,哭穷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产生愧疚感,从而从情绪上去控制孩子不买,让他们的心理产生不配得感。


大大方方谈钱,则是告诉孩子,买卖只是一种契约关系,我们需要在这种契约关系内,把有限的金钱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放心大方地和孩子谈钱吧,要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力。



不过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谈钱的方式也应该不同:


1、3岁前的孩子,开始使用表征和符号来理解世界


可以在逛街的时候,通过一些价格标签,帮助孩子认识数字和物品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对钱有简单的概念。


2、3-12岁的孩子,记忆、注意广度、符号思维开始逐渐提升


尤其是6岁之后的孩子,逐渐会使用逻辑运算来解决问题。


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就可以重点培养他们的财商。


比如去购物前,让他们自己列购物清单,自己做预算,或者平时给他们零花钱,让他们通过自主支配的方式去学习如何取舍,如何正确消费。



3、12岁之后的孩子,能够使用形式逻辑来考虑抽象问题


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进入了青春期,也是他们的财商敏感期,和他们可以自然地谈钱。


也可以在真实的生活中,向孩子展示你是怎么花钱的,让他看到金钱和生活的真实关系。


不谈钱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


孩子的金钱观,一定是在家庭教育中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


有网友分享,他儿子小的时候,每次带儿子逛商场,他都会先和儿子列出计划表,再通过比价,选到最合适的商品。


这个过程中,他会和儿子谈什么是溢价?谈为什么有人会愿意为溢价付费?


有时候,他还会让儿子给自己做“购物参谋”,比如让儿子帮他做购物规划,帮他选购出价格更合适的东西。


《穷爸爸富爸爸》中有句话写道:


如果你不教孩子对于金钱的认识,那么债主、奸商、警察,或者骗子,这些人会替你教。


父母带着孩子一起“花钱”,孩子才能学会如何正确使用金钱。


和孩子谈钱的目的,是把每一次使用金钱的机会,都当成让孩子形成正确金钱观的机会。


毕竟,再多的道理,也抵不上亲身实践。



女儿小的时候,我一直鼓励她自己“挣钱”,比如攒快递纸箱去卖,或者给我讲数学题,录故事分享等来挣课时费……


挣到的这笔钱由她自由支配,可以买任何我不允许或不愿意买给她的东西,甚至有时候,我还会鼓励她去买一些有情绪需求属性的东西。


孩子,都是在真实的经历和犯错、反思中成长的。


有正确金钱观的孩子,都是在“钱”里“滚”出来的。


当孩子能在真实的体验中学会如何获得钱,使用钱,支配钱的时候,就是对他们财商的真正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这三点父母要早知道


1、让孩子在规则范围内选择,在真实体验中建立金钱观


一位北大妈妈曾分享过自己关于金钱观的看法:


“如何与钱相处,其实本质是如何与一个稀缺的社会资源共处的能力。”


深表认同。


这些年,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些熊孩子刷父母的卡,重金买游戏装备,重金给主播打赏的信息。


背后隐藏的真相,其实是孩子并没有学会如何和金钱这种稀缺的社会资源相处的能力。


所以你会发现,这类孩子,一旦他们手里握有对金钱的支配权,就会用放肆的挥霍来享受这种权利。


想要帮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说教是没有用的,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在有限的规则内,去学习如何分配和使用金钱。


比如每个月给孩子适当的零花钱,或者购买某些东西时,可以让孩子自主去购买,让他们在支配金钱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



2、不要让孩子觉得钱比他重要


有这样一个问题:


“当孩子想吃榴莲,但买榴莲的钱可以买很多苹果时,你会怎么选?”


从客观角度来看,确实买苹果更加划算。


但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孩子的需求是什么?


如果孩子一开始的需求很明确是榴莲,那如果我们这个时候用划算去给孩子讲道理,就是忽略了孩子的需求。


这个时候,不论你的出发点是什么,只要你最后的结果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用你的想法去做了决定。


比如觉得苹果更划算,最终放弃了榴莲买了苹果,都是在忽略孩子的真实需求。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榴莲很贵,我们可以选择买小份的。


这样做,是让孩子看到你是在关注他的需求,你是真正在乎他的想法。


父母需要平衡的,是金钱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是允许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并帮孩子学会适当克制。



3、允许孩子有试错成本


有句话说,孩子的成长,是一条用试错铺出来的路。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在培养孩子的金钱观时,很容易把一件好事变成坏事。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有一次乱花钱了,或者没有按照父母的期待去合理使用金钱。


这时候我们很可能会有一种否定、指责的方式,去表达我们的不满,然后还试图激励孩子下次能做得更好。


但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可不是这样想的。


当孩子从父母那里接收到的都是负面信息时,他们的感受更多是恐惧和羞辱。


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总会因为年龄、认知等客观原因出现各种的消费问题。


如果我们能把这当成让孩子学习的机会,而不是指责、打压孩子,或者父母道德绑架、哭穷的机会,相信给孩子带来的成长一定会更多。



心理学家李松蔚曾说过:


“当父母不再是问题本身,孩子才有余力解决真正的问题。”


当孩子要求买一样东西时,该不该说“这个太贵了我们去网上买”,从来不是最重要的。


以此为机会,逐渐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金钱观,才是最主要的。


“钱”这件事,终究是孩子自己的课题。


每个孩子,都需要在和父母、和生活的真实互动中,修炼好自己的人生必修课。


当孩子能学会掌控金钱时,从中获得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也能让他们学会如何掌控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请相信,你的孩子现在如何对待金钱,未来就会如何对待他的一生……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终南别业》


-作者-


牧青野,教育从业者,家庭教育指导师,青少年学习指导师,已出版《第一性原理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