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报
服务大都市最活跃的人群,江湖人送外号“青春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现代快报  ·  热搜爆了!《漂白》替身被汽车碾压,最新回应 ·  13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热搜爆了!《漂白》替身被汽车碾压,最新回应 ·  13 小时前  
文商资讯  ·  北京大学AI智能高级研修班4月25-27日开学 ·  20 小时前  
文商资讯  ·  北京大学AI智能高级研修班4月25-27日开学 ·  20 小时前  
煮娱星球  ·  怎么就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呢?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HunyuanVideo-Training ... ·  昨天  
新智元  ·  抛弃OpenAI,Figure亮王牌:史上首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报

他们都在放大招,青年们看过来→

青年报  · 公众号  ·  · 2025-01-17 20:52

正文

黄浦建设“外滩之眼”

金山乐高乐园即将开园

杨浦打造二次元主题商圈……

年轻人是城市活力的源泉

上海各区发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打造年轻人的希望之城

上海两会期间

记者采访了多位区委书记、区长

听听他们怎么说——


黄浦 | 老城区如何吸引年轻人


“只要年轻人爱来,

那么这个城区就一定会充满活力。”

——市人大代表、黄浦区委书记杲云






用心营造适合青年的消费场景


上海一半演出都在黄浦


杲云介绍说,黄浦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演艺场所集聚。去年全市一半以上的各种演艺演出文化活动都在黄浦开展。“从去年开始, 我们鼓励演出单位和商业联动,掀起了大家口中的票根经济, 事实证明效果非常好。一方面,通过票根经济我们将商旅文有机联动起来,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大家相互赋能,扩大了区域影响力。游客、观众、消费者等多方收获,实现了多赢。”





“周五下班到中国”

让韩国游客喜爱的旅游打卡点

彻底火了一把

随着中国逐步扩大免签国家的范围,彻底给黄浦的文旅发展加了一把柴。据杲云介绍,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境外游客到黄浦打卡的人数激增。 去年外籍游客在黄浦的宾馆入住量达150万人次,同比增逾124%。 近一段时间以来,韩国游客最爱去的排名靠前的7个打卡点,黄浦就占了5个。 韩国游客的打卡热也让不少国内游客“反向种草”。





改造街区修缮特色老建筑


杲云透露说:“电视剧的热播确实让更多人走进黄河路、进贤路等,但想要让这些网红马路能持久红下去, 我们做了理性的规划,对街区做进一步改造,对特色老建筑进行修缮。 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黄河路、进贤路更新规划设计方案。但这个更新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点时间。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希望能够挖掘更多空间, 用心用情用力营造适合现代年轻消费者喜欢的消费场景, 这样才能使网红的街区变得‘长红’。”





让青年近悦远来

把黄浦打造为“青春之城”


杲云认为,青年是一个城市活力的体现。黄浦这些年通过业态的不断提升和优化,想方设法吸引更多年轻人。比如 年轻人所喜爱的二次元、元宇宙等商业圈不断扩大规模 ,又比如我们 引进了许多年轻人喜爱的小众化、个性化的演艺剧目,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 等。“去年在黄浦举行的巴黎奥运会的几个资格预选赛项目、轮滑比赛、体育舞蹈等都是年轻人非常喜欢的。 我们的目标就是把黄浦打造成为一个年轻化的青春之城。”


百联ZX创趣场、第一百货、新世界城和迪美购物中心,如今被称为南京东路商圈的二次元“四大巨头”。这些老商场、老购物中心经过整体或局部改造,引入了二次元元素,如今成为上海二次元浓度最高的地段。


杲云表示, 黄浦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也有意识地引入更多时尚和国际化元素,让青年能够更喜欢这个城区,从而也更愿意到这个城区。 目前,新世界大丸百货正推进高层改造,未来将打造“外滩之眼”,呈现观览外滩风景的全新视野。南京东路和周边支马路的改造已在着手中,未来在停车和步行街体验方面都会有一系列联动提升。


金山 | 充分彰显“青”和力


“在金山,有一个口号叫

‘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

——市人大代表、金山区委书记刘健






为青年打造事业发展平台


在刘健看来,一座城市对青年友好的最好方式是为青年创造事业发展的平台。这些年, 金山在高质量转型发展过程中,持续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良好的、广阔的、长远的发展平台。


金山将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作为青年工作主体,在规划视角下理解青年发展, 将青年就业创业、青春经济等9个项目纳入区“十四五”规划,将青年发展纳入教育改革与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等15项区级专项规划。



刘健介绍说,金山即将开园的乐高乐园,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以青年从业者为主。又如金山的科技、数字、文旅产业吸引了一批青年纷至沓来。立足金山实际,确定打造都市型乡村振兴模式下的上海湾区“青年创新之城”这一目标定位,探索超大城市乡村振兴地区的青年发展之路。





营造良好的“医食住行”软环境


在安居方面,这些年,金山推出的 人才购房、人才公寓、青年驿站等领先一步的青年住房政策 解决了到金山发展的青年的安居问题;在教育方面,金山有华师大二附中金山实验学校等一流教育资源, 正在 推进“十四五”项目“1+4”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目前除了已有的三所高职院校,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的金山校区即将建成招生,今年还将启动开工金山第五所高职院校——上海健康护理职业学院;在医疗方面, 瑞金医院金山院区项目主体部分已经提前三个月结构封顶了 ,将提供顶尖的医疗资源。





刘健举例说:

金山区党群阵地布局考虑青年需求,青年共享“上海湾区”党群服务资源,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馆100%向青年开放; 为青年提供夜市系列招聘活动等就业服务; 三轮九年的区域环境整治推动金山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8小时之外,金山也积极营造更友好的青年场景,让这个城区读懂青年。”刘健介绍说,金山精心举办旅游节、城市沙滩音乐烟花秀等活动, 2024年全区共接待游客1252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30.6%。 随着乐高乐园即将开园,2025年预计接待游客数将再攀新高。又如上海首家永辉“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亮相金山,引领青春经济商业业态。 美团消费“奶茶指数”在全市排名第一 等。





形成全链条、全周期青年发展项目矩阵


据刘健介绍,这些年,金山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 围绕“创新、就业、安居、健康、婚恋”形成全链条、全周期的青年发展项目矩阵。


1

倾听青年心声。 探索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鑫青年实践家”品牌,开展19场小切口座谈会。

2

把准青年现状。 开展16项调研,联合上规院、脉策等单位为金山青年精准画像。探索建设“数字游民国际村”,打造青年边创业、边工作、边学习、边交友、边旅行、边度假的六边形生活工作新模式。

3

汇聚青年力量。 成立全市首个区级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全市首个低空协同管理示范区揭牌运行;上海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大赛吸引近万名海内外青年参与……让青年发展朋友圈越来越大。


此外,金山各相关单位聚焦青年急难愁盼, 出台或细化核心政策25个、细则或实施办法6个,新增普惠性青年政策17项, 如“1+X+Y”人才政策的12项配套政策均与青年息息相关。更多切口小、效果好的“小”政策加快发布,如率先出台重点转型区域人才购房政策、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居转户缩至3年等,满足青年发展“大”需求。


杨浦 | 老城区缘何“青含量”激增


“今后将有大量的年轻人

在杨浦工作和生活。”

——市人大代表、杨浦区区长周海鹰






成为创新人才集聚地


周海鹰介绍说,近年来,杨浦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因地制宜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目前区内集聚了抖音、美团、B站、叠纸等 数字经济企业8000多家,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4年1-11月营收同比增长13.6%,规模达到2908亿元,约占全市五分之一、中心城区三分之一。


“接下来,我们将对标全市产业地图指引,持续深耕数字经济优势领域,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制牵引作用, 着力打造充满韧性、可持续生长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周海鹰举例说:

在线新经济方面聚焦链主企业精准发力,促进更多新业务、新板块落地,力争营收规模突破3000亿元;智能制造主动布局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类脑智能、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孵化培育集“研发中心+运营总部+母工厂”于一体的新型工业企业,不断提高“含新量”“含绿量”;创意设计在推动建筑设计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的同时,聚焦动漫游戏、微短剧等服务消费新业态,促进文化内容创作产业繁荣发展,积极打造国风国潮引领地、原创IP孕育地、创意人才集聚地、优质内容展示地。


“同时,我们将持续加大一流企业培育力度,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成长,运用投行思维发掘培育高成长企业, 推动形成‘头部’企业引领带动、‘腰部’企业有力支撑、小微企业蓬勃发展的雁阵格局。 ”周海鹰介绍说。





创造青年友好环境


“年轻人有自己的需求,比如他们希望居住地离工作地稍微近点,再比如他们有子女教育入学、医疗方面、文化旅游体育等相关需求。”周海鹰说。当下的年轻人要事业,也要生活,他们渴望在产业集聚的热土奋斗,也看重可以享受日常美好的生活气息。于是,杨浦就不断开辟多元社区,实现他们的愿望。


去年6月,杨浦区联手B站,在上海江湾体育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毕业歌会,当天,杨浦区各大高校的近万名大学生打破校际壁垒,相聚在一起,从日出唱到日落。


2024年12月28日,原悠迈生活广场转型“百联ZX造趣场”重新亮相,以超2万平方米的体量,一跃成为全市最大的二次元商业地标。


五角场商圈正在打造二次元主题商圈, 万达广场C栋将整体焕新为二次元业态,合生汇将专注于举办二次元潮流潮品及文化艺术展演等快闪活动为商圈引流,百联又一城将围绕青年消费群体打造泛二次元业态,苏宁依托自身电器业态优势提供游戏体验区,大学路引入多家“谷子店”等。


周海鹰介绍说,即便是体育运动,现在年轻人流行的项目也有徒步、攀岩、水上运动等。“我们希望为到杨浦来求学的大学生和在我们这里工作的年轻人创造一个青年友好的环境。”


嘉定 | 以青年需求为工作目标


“嘉定一直是年轻人 创业创新的重要源泉。

——市人大代表、嘉定区委副书记吴杰






让科技人才从“实验室”

走上产业发展“主战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嘉定区14~35岁青年常住人口总量64.08万人,占比 34.95%。 吴杰首先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从这一数据角度上讲,嘉定如何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是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嘉定一直以来是教化之城,也是科技之城, 11个高等级的院所,6所大专高校, 各自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平台,都在为青年发展创造很好的环境,而我们现在也在组织将全区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促进创新。”


据介绍,嘉定正注重强化资源统筹,通过聚力在地高校、科研院所,搭建好青年的平台,形成青年人才的集聚效应。通过搭建平台,促进青年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创业激情。而为打造全周期、立体化的创新激励机制,嘉定区正在依托院地合作未来产业颠覆性技术大赛等活动平台, 为高校院所和企业打通对接渠道, 促进“揭榜挂帅”合作, 鼓励科技人才从“实验室”走上产业发展“主战场”, 通过政策机制支持,形成“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协作关系,并发挥青年引领作用,让青年在网格服务中成长,在实践锻炼中成才。



“通过政策,我们鼓励三大先导产业在嘉定落地,尤其嘉定是汽车之城,还能围绕着汽车产业文化,先进产业技术,为年轻人的进一步积聚创造良好条件。”吴杰说。





为青年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一方面, 嘉定实施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制度, 通过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绩、贡献为标准的人才评价体系,科学评价、正向激励, 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来嘉定创新创业。



另一方面, 嘉定正强化人才安居保障, 助力解决青年人才安居问题。其中, 既有优秀人才租房补贴政策,也有整合“有‘嘉’客栈”资源,上线“青年驿站”,从而解决来沪求职就业青年过渡性住房需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