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以来,丹麦的历史演变就仿佛有着两条主线:一条是在连年的战争中越来越小的国土的面积,另一条则是因为国民团结,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也开始变得富裕起来。
随着国土面积的不断缩小,如何更好地使用自己所剩不多的物资,如何尽力保护自己的同伴以及互助合作,这些悬在头上的难题激发了丹麦人非凡的创造力。
冥冥之中,“设计”成为了丹麦的立国之本,“hygge”成为了他们对生活的追求。
✨
Hygge -
Enjoy the little things in life
for someday you will realise
they are the big things.
在
前36小时(跳转阅读上一篇丹麦散步)
,我们带大家一起体验了丹麦的自然。今天我们想再用24个小时来探索
既古老又年轻的丹麦第二大城市、建筑之城奥胡斯
——从前的奥胡斯是丹麦最大的工业港口,在战时没落,如今借助着设计的力量重新崛起。
这座面积91平方公里,常驻人口只有32万的城市,却拥有150家以上的建筑设计公司,是世界上设计和建筑设计公司最密集的城市,
丹麦大部分老牌建筑事务所创始人,都毕业于奥胡斯建筑学院。
▲
奥胡斯的夜景
安恩·雅各布森(Arne
Jocabsen),汉斯·瓦格纳(Hans Wegner),保尔·汉宁森(Poul Henningsen),芬·尤尔(Finn
Juhl)……这些让丹麦设计名扬天下的设计师的名字,你能叫出多少几个来?
要不是一直在为自己的家里研究软装,可能我也叫不出这么些难念的名字
😅
,但是话说回来,他们的作品,你应该多多少少看到过。
在丹麦,他们不仅仅是书上的名字,他们的作品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没有博物馆里厚厚的玻璃相隔,最好的打开方式是走进公共建筑或是丹麦的人家,亲自摸一摸,坐一坐。
D 1
9 : 0 0 A M
🇩🇰 🏰
🖼
ARoS 艺术博物馆
▲
俯看
ARoS艺术博物馆
Aros - 源于古丹麦语 aarhus,
意思是小河口。
拥有彩虹屋顶的ARoS坐落于奥胡斯心脏位置,由丹麦建筑师Schmidt
Hammer
Lassen于2004年设计。整栋建筑的外观像是红色砖墙的立方体,其内部则是用了大量的曲线元素来赋予空间的流动感,总共17700平方米的空间让它成为了
欧洲北部最大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
。
▲
ARoS艺术博物馆
ARoS的艺术收藏由三个主要的部分构成:1770-1900年丹麦艺术的“黄金时代”;丹麦的现代主义作品;来自世界各地的当代艺术作品。
“有人说,ARoS美术馆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但丁在《神曲》中对地狱与天堂的描写,地下的九间漆黑展厅对应九层地狱,天空中的彩色光环则是来自于诗人对天堂与圣光的想象。”
▲
地下“9 Space”展厅
🌈
- 彩 虹 天 桥 -
这座浪漫的彩虹天桥,名叫Your Rainbow Panorama,出自丹麦艺术家Olafur Eliasson之手。漫步其中,除了能够将整个奥胡斯尽收眼底,
还
能体会到走在彩虹之中的奇妙感受
。伴随着观赏位置的变换,城市被染上不同的色彩。
▲
行走在彩虹桥内部的视频
出生于冰岛的Olafur Eliasson,善于通过视角的转换,将自然以非自然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让人不由自主地与作品发生互动,也许真的当你走入这座彩虹桥,才能体验到这座陌生都市的生命流动。
👦
- Hey「BOY」 -
▲
Ron Mueck的Boy
除了天桥,ARoS里还有件每到必看的镇馆之宝,一座有趣的雕塑作品“Boy”。巨大的Boy委身蹲在天花板于地面之间,逼真的细节让人感到恐惧和压迫感,仿佛不是雕像太过巨大,而是我们突然间变小了。
▲
Ron Mueck在创作中
Boy的创造者是澳大利亚艺术家Ron Mueck。这位于195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的艺术家,从未接受过正统的艺术教育,早期为儿童节目与电影制作木偶道具的经历,赋予了他对细节极致的重现能力。
▲
Ron Mueck的作品
看着他的这些比例夸张的作品,雕塑不再只是完美的肉体与无可挑剔的容颜,丑陋、肥胖……人物充满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
这种不完美,反倒让作品真实得仿佛能被感受到体温和呼吸。
开放时间
周四 - 周日 10:00 - 17:00 / 周三
10:00 - 22:00 / 周一闭馆
地址
Aros Allé 2, 8000 Aarhus, 丹麦
官网
en.aros.dk
D 1
11 : 0 0 A M
🏢
奥胡斯市政厅
▲
Aarhus Town Hall的外墙与塔楼
想到终于有机会来到这里,亲眼见一下
雅格布森的建筑作品
——奥胡斯市政厅(Aarhus Town Hall),内心已如小鹿飞奔。
这座在建筑史上留名的作品,由
雅格布森
与Erik Møller共同设计。然而,最初的方案并不被看好,没有塔楼的设计和水泥外立面,在当时遭到了政府的反对。这些在现在看来非常具有突破性的想法,在当时差点让这座楼无法建成。
▲
市政厅内部
1941年,在项目即将竣工之际,市民们发现这座本来就够奇怪的建筑竟然没有塔楼,于是开始抗议。最初
雅格布森
和Møller希望以——
“简洁的设计,更加
能够
唤起民众对于民主的意识”
这样的理由来捍卫他们的设计。不过有趣的是,最后设计这件事情也被民主了,建筑师们妥协了,并重新加上了塔楼。
▲
外墙后来使用了挪威Porsgrunn出产的大理石
"I
have been working here for 10 years, in this building, and I say
everyday, I would find the new detail, something is definitely wow. well
done Arne."
-
奥胡斯市政厅的工作人员
如果追溯起整栋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灵感,绝对会让你大跌眼镜。在“功能主义至上”的理念指导下,他们借鉴了来自英国哲学家Jeremy Bentham于1785年设计的Panopticon式环形监狱。不过设计师通过使用大量的黄铜和山毛榉木材,让整个内部空间显得温暖许多。
追求完美的雅格布森还邀请了汉斯·瓦格纳,共同设计了这幢大楼里几乎每一件家具
。
小到电梯边的烟灰缸、门把手,大至家具灯具,全都是特别定制的产品。
对于放置在建筑物外部和内部的信息标志,雅格布森甚至
设计了一套独特的字体
,使字母的形状能够符合他所期望的整体审美效果。
▲ 电梯的上下楼按钮设计,
skal de op = they need go up,比单是两个箭头幽默多了
▲ 市政厅议事堂,地毯上是奥胡斯的地图
▲ 星月标记出现在市政厅内所有的物品上,这是奥胡斯的标志
地址
Rådhuspladsen 2, 8000 Aarhus C, 丹麦
D 1
2 : 0 0 P M
🌊
海边的建筑设计
🍔
- DOKK1 -
“海边的汉堡包”——作为
北欧最大图书馆
,DOKK1有着这样一个亲切的昵称。
楼如其名,由Schmidt Hammer Lassen(对,又是他)操刀设计的这个图书馆外形酷似汉堡包,最上层是由金属包裹的不规则多边形,中间是玻璃建幕墙,底部是一个铁路车站和超大的自动停车场。
"It
is a place for exchanging knowledge and opportunities and a
multicultural meeting point that will change people's perception of the
entire city."
-
丹麦建筑师 Kim Holst Jensen
▲
这个占地30,000平方米的图书馆,是丹麦历史上最大的建筑
进入内部,是一个全开放的、高低交错的空间,让自然环境可以在不经意间踏入建筑中,从而
打破了“建筑”的概念
。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与人、与自然互动,没准就能激发出一些有趣的新想法。
开放时间
周一-周五 08:00 - 22:00 / 周六-周日 10:00 - 16:00
地址
Hack Kampmanns Pl. 2, 8000 Aarhus C, 丹麦
⛰️
- Isbjerget -
▲ 法国电影工作室 11h45以Isbjerget为灵感做的实验短片
离开Dokk1继续向北,来到位于奥胡斯的新港De Bynære Havnearealer的Isbjerget(冰山),从远处看这里,更像是一座
“
山峰和山谷”。这个建筑群是奥胡斯港口改造项目中第一批完成的项目,人们希望把这里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社区。
▲
远望港口的“冰山”
对于北欧人来说,
阳光
永远都是宝贵的财富,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引入阳光,整个建筑群中
使用了大量的斜线
。除了阳光之外,这些斜线也使得具有不同功能的空间,以不同的形状和方向组合在建筑中,重新塑造了人与人、自然、建筑之间的关系。
▲
法国电影工作室 11h45以Isbjerget为灵感做的实验短片
地址
Mariane Thomsens Gade 43, 8000 Aarhus C, 丹麦
D 1
4 : 0 0 P M
👓
LINDBERG
探访丹麦最好的眼镜设计品牌的总部
在这栋外观低调的建筑里的,正是世界上
“最轻、最具创造力”
的眼镜设计品牌——LINDBERG总部的所在地。
你听说过LINDBERG,也许是因为它是世界上首个创造了没有螺丝、铆钉和焊接点这些累赘的镜架品牌,又或是在各种奖项中常常见到它的身影。是的,从第一次参加设计比赛以来,LINGBERG已囊括了86座分量十足的奖杯。
1992年,在东京举办的Good
Design Award中,第一次提交作品的LINDBERG眼镜便成为从5000件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并与BMW serie 3
Coupe、Apple Macintosh和新干线一起角逐Grand Award的“狠角色”。
最终,一幅0.27g的钛合金眼镜赢得了比赛。
▲ LINDBERG品牌创始人
Henrik
Lindberg带在身边的笔记本
▲ 手工打磨与钛合金材料
除了大部分镜框材料使用医用钛金属之外,他们也喜欢采用或创造许多稀有材质,比如从棉花里提取的板材,比如稀有的水牛角、麝牛角,如果需要定制的话,还可以选择宝石、水晶、钻石等昂贵材料进行镶嵌……
"We wanna be the best, not the biggest."
-
Henrik Lindberg
▲
LINDBERG联合创始人Henrik Lindberg(右)与亚太区总裁Nikolaj Schnoor
走进他们的办公楼,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这家拥有着设计师+建筑师DNA的公司,对所有细节的强烈把控欲。从镜架到办公室的把手,甚至是堆放杂物的货架,都可以
窥见LINDBERG设计风格——
Strong,Clean,Functional,Timeless。
▲
办公室里所有的用品都由他们自己设计
这种传统从丹麦的现代主义建筑和家具设计之中一直延续至今,摒弃一切不必要的元素,在极简主义的概念下融合功能性与自然的美。
"We designed everything in this room."
LINDBERG的设计部门所做的事情,可不单单只是设计眼镜,正如他们所说的,他们设计了这栋楼里乃至世界上每一家店铺里的一切东西,小到随身的放大镜,大到展厅陈列。
正是因为高度整合,所以通常从“突发奇想”的灵感到将实物放在手上,最快的话,他们只需要三天时间。虽说是在追求安逸、幸福的丹麦,他们却有着极高的效率,团队可以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比对来改进设计。
▲ 50种语言的服务,每一个打进LINDBERG的电话都会根据区号被接到相应的语种服务
在
LIND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