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大秦网
陕西城市生活第一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896汽车调频  ·  陕西今年将建成1条高铁线! ·  17 小时前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  老陕专享!少华山冬日免票狂欢!一键穿越冰雪秘境→ ·  昨天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  老陕专享!少华山冬日免票狂欢!一键穿越冰雪秘境→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大秦网

沉浮千年的彬县御面:或是“凉皮祖先”

腾讯大秦网  · 公众号  · 陕西  · 2017-04-16 21:25

正文

【图/马楠 文/田野 徐晓龙】在陕西版图西北方向,有一座小城叫彬县,如果在地图上把宝鸡、铜川、咸阳和平凉用直线连起来,你会发现彬县恰好位于四地的几何中心。作为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这里又被称为“丝路明珠”。众所周知,彬县因大佛寺声名远播,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当地有一种美食比大佛寺的历史还要久远,那就是御面。御面有可能是最早的“凉皮祖先”,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这种美食的记载。这种沉浮千年的美味,随着沧海桑田的时间流转,正在经历着一场自上而下的突破。

【她做了一辈子御面 养活了一大家人】

清晨九点,彬县新民塬小灵台村的程奶奶早早起来,把沉淀一夜的面水拿出来,滤掉清水,留下的粉浆在锅内锤炼成团。厨房内锅碗瓢盆叮咚脆响,小院里弥漫起柴火的青烟。屋外阳光正好,这一幕农家晨忙的画面,让沉睡一夜的村庄鲜活起来。

程奶奶名叫程丛丛,在这座远离县城的土塬上,用御面养活了儿女、孙女以及老伴儿。“在外人看来,这东西稀罕得很,但是对我们本地人来讲,这就跟面条一样常见。”程奶奶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讲述着御面的历史。

“御面可是凉皮的祖先呢!”做了一辈子御面的程奶奶说。据史料考证,早在《诗经》便记载了周太王元妃姜女制作御面的过程,如今御面的主要工艺依然保持着原始的制作方法,御面仿佛是一种味道的化石,以对抗时间的方式传递着秦人的味觉信仰。然而,在当今变幻莫测的世界里,历史的悠久,似乎只能是一盘可有可无的下酒菜,作为御面“后辈”的汉中的热米皮、秦镇的凉皮、宝鸡擀面皮早已蜚声四海。

薄如蝉翼的御面,在外地人看来无从下口,却是彬县人离不开的美味。程奶奶虽已是83岁高龄,但说起御面制作过程,她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做御面离不开洗面、炼面、蒸面、切面四个步骤,其中前两个最关键,决定着御面品质的好坏。”程奶奶坦言,自己的“独门秘诀”就是在天热时候用凉水洗面,在寒冬时节用热水洗面,如果用温水洗的话,面团就会发酵,导致失败。

彬县御面除过奇特质朴的制作工艺外,切面的刀工也令人惊叹。刀工良好的御面成型后,面片上会有整齐的波浪形花纹。面对我们的好奇,程奶奶钻进厨房,猫着腰摸出一把饱经沧桑的小刀说,“这不是一般的菜刀,过去日子穷,切御面最常用的刀其实就是拿割麦子的镰刀改制而成的,这把刀我已经用了快50年。”御面因为淀粉含量高,韧性十足,切片的时候不能一片切到底,需要慢慢切割,所以才会出现波浪形的刀印。

切御面是制作御面中最有观赏性的一个环节。一个案板,一把旧刀,外加一条晾到温度正好的御面。程奶奶坐在厨房中央开始切御面。程奶奶说,每个塬切御面的方法都不同,但是无外乎分为刀口向外或者向内切两种。其中,抹菜籽油是切片的关键。油太少,会切不下来;油太多,则会令刀打滑切到手。菜籽油多少的不同,全凭个人把控。

一长条蒸制成型御面,静置于手边准备切割,面不沾刀,刀不离案,是切御面的基本要求。只见程奶奶一手按住面团,一手飞快地拉动手中的刀子。黑色的刀,木黄的案板;粗糙斑驳的手,鲜嫩雪白的御面,老人如技艺高超的剑客,手指飞旋之间,一片片晶莹剔透的御面片就出现在了案板上,恰似白莲盛开。

“吃御面不放蒜,简直就是浪费!”程奶奶把切好的御面揽入碟中,手脚麻利地剥蒜、泼油、拌入调料,最后请出程奶奶秘制的油泼辣子,只需浓墨重彩的一勺,就足以活色生香。虽然目前市面上现在出现了爆炒御面等新吃法,但在程奶奶的眼里,还是凉调的味道最正。

做御面是个费力气的活,程奶奶的老伴儿李爷爷感同身受。“比方说你明天中午要吃,那么今晚就要准备和面、洗面,第二天早上起来再炼面、蒸面。因为面粉韧劲儿大,三四十岁时候的我都不一定一个人搅得动!”不过,经过几十年的耳濡目染,李爷爷也摸出了门道,蒸好的御面放凉才可以切,不然手艺再好也会做得一塌糊涂。

“过去吃御面几乎想起来就吃了,也没啥特别的讲究。”程奶奶从柜子里拿出自家从田里收的粮食感叹,过去的面粉质量很差,还混杂着不少麸皮,吃的时候还要用箩筛一遍才能用。3000多年前周太王元妃姜女就用当地的面粉首创了这道美味,后来迁都岐山,同时也将此技艺带往了当地,只不过因水土关系,那里的面粉做成了宝鸡岐山的擀面皮。

【“鸟枪换炮” 他们用新技术继承衣钵】

距离程奶奶家15公里的彬县县城外,是孙女李晓霞工作的御面工厂。这里没有破旧的刀,也没有耗费人力的和面过程,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个金属制成的机器。原来程奶奶耗费九牛二虎之力的场景,变成了开关按钮之间的起承转合。

据李晓霞介绍,自己的母亲当年就是继承奶奶的手艺,在县上摆摊卖御面。“那时候,御面摊基本是手工作坊,老板往往就是制作者,从和面到洗面到蒸制到切片往往要全家上阵才应付得过来。”相比现代机器的高效,李晓霞深知,传统的手艺活儿确实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

郑军朋是陕西天朵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也是李晓霞的老板。谈及现代技术的引进,他感慨良多:“咱的这些好东西要走出去,就必须规模化的量产,手工作坊加工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工厂成立两年多,颇有心得的郑军朋立志想把家乡的东西推出去,然而解决了量产,却又遇上了新问题。

“御面跟普通的凉皮不同,包装、运输这些流程环环相扣。一般情况,包装好的御面理想状态可以保鲜15天,但如何更长久、更新鲜地保存,正是目前我们要去解决的难题。”郑军朋说,这些摆在眼前的重重困难,决定着彬县御面未来能走多远的距离。

同为彬县御面“双骄”之一的“姜夫人”也在思考着扩张的可能。80后小伙子赵崇武是这家龙头企业的掌舵人,他介绍说自己的厂子去年通过卖御面销售额近千万,占到彬县御面生产总量的60%。谈及自己的秘诀,赵崇武指了指桌上的电脑,嘴里蹦出两个字:“电商”。每年,通过线上电商渠道,能分销掉他80%的货品,这个数字无论是放在哪个行业中,都是骄人的战绩。

“除了‘时髦’的销售渠道外,苦练内功也不可或缺。”在看惯了无数“程奶奶们”切御面的低效率后,赵崇武找到河北的一家厂商合作,发明出自己企业独有的切片专利技术。“比如说一名工人一小时可以切十斤御面,用这样技术就可以切二百斤,是传统工艺速度的20倍。”

考虑到陕西省外顾客对彬县御面的青睐,赵崇武一开始就想到了标准化的运作模式,但时常也会遭遇“水土不服”。“把本地人追求的特色风味,与对外输出的量产平衡起来是个很难的事情。首先,要学会尊重传统;其次,要加入时下流行的东西在里面。”正是由于赵崇武的坚持,自己的厂子在前些年负责起草了第一份彬县御面标准,让传统的工艺得以最科学、最完善的传承。

对于彬县御面始终不温不火的局面,赵崇武心生焦虑,“相比秦镇凉皮、汉中热米皮而言,彬县御面工艺更复杂、成本更高,推广和普及就有了天然的弱势。”然而,赵崇武也并没有放弃,“我希望能把御面也能做成一张陕西的名片,能成为本土的KFC。最近我们也在跟潼关肉夹馍等产品谈合作的可能,争取打造出新一代的‘三秦套餐’。”

【“御面革命”进行时 自上而下拓销路】

作为即食性的小吃,彬县御面从程奶奶手里的“费力活儿”,到郑军朋、赵崇武眼中的“摇钱树”,经历了千百年的浮沉变化。而在彬县这座堪称“丝路明珠”的小城里,同样也经历着一场声势浩大的“御面革命”。

早在2015年两会之时,彬县御面就登上了全国两会北京演播室,这样的大平台详细报道了御面的网上销售和彬县的电商发展情况。从此,彬县的电子商务火了,彬县御面也火了,销售额翻了好几番。

与此同时,彬县也成立了以电商为杠杆的西北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赵崇武的御面就是这其中的获益者之一。彬县电商办副主任徐敏介绍说,彬县一直在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线下车站以及本地旅游等方式,带动御面的销量和影响力,然而标准化依然是小吃产业化的核心问题。

什么是标准化?简单来说,你在北京吃到的肉夹馍和在西安街头吃到的夹馍味道一样,那就是标准化。在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快餐龙头中,一个毫无厨房经验的兼职学生,半天之内就能学会所有的食品制作方法,和老师傅做出来的口感相差无几。在他们的后厨,可以设定温度和时间的炸锅、细化到撒盐撒几下的流程。这些完全标准化的流程,中餐能做到吗?彬县电商办副主任徐敏认为,标准化的工艺规范了御面生产品质,同时也让政府出面为当地特产做信用背书,但制作工艺的标准化依旧是制约其扩张版图的重要桎梏。

“御面目前的主要市场还是彬县本地人在消费,外地人的知晓率还是不够高。”彬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霍常强谈及御面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霍常强认为,还是要强化“一县一品”的概念,要让人们说到御面就想起彬县,来到彬县就想到御面。当然,想让这种小吃深入人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好的宣传方式应该是写进教科书,这种方式无疑是极具影响力的”,霍常强副县长还建议,可以尝试把御面融入到当地的一些领头产品上,譬如云南省在烟盒上宣传本土风光、山西在火柴盒上宣传自己的平遥古镇,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鉴和思考的。

彬县人正在尝试各种办法让御面走出土塬,这种晶莹剔透又饱含沧桑的美食正尝试追赶互联网的浪潮,它的变迁让我们开始思考如何让陕西美食更好地走向世界。


更多内容可回复以下关键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896汽车调频  ·  陕西今年将建成1条高铁线!
17 小时前
中国政府网  ·  收藏 | 超实用!2017年考试日历
8 年前
最搞笑笑话王  ·  农村大妹子表演!太搞笑了!笑死不偿命!
7 年前
气质女人  ·  刘亦菲都想知道的美肩小秘诀!
7 年前
一点儿也不宅  ·  不宅004 致敬做梦的傻瓜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