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王俊教授倡议,应考虑在交叉学科框架下,设立“健康工程与治理”一级学科。将渗透在经济学、管理学、公共卫生、生物医学、药学、工程学、数据科学等相关学科中的健康内容提炼,形成一个以健康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改变过去单纯在医疗卫生体系内部的整合模式,从技术上、组织上和制度上重新与健康中国这个庞大的社会系统相对接。
健康工程与治理,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支撑,关注如何通过跨学科的综合治理手段,优化和管理健康系统,促进整体健康提升。展望未来,如何促进“健康工程与治理”学科的发展与相关领域的研究,王俊教授提出了以下建议:以管理科学为逻辑基础,设计健康服务与治理的优化模型,提升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与服务质量。以公共卫生学、数据科学、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为方法基础,现代信息技术为工具,大数据驱动为手段。以多学科视野寻求研究新突破,解决真实世界问题,涵盖健康政策与管理、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健康技术创新、健康信息治理等方面。
随着社会健康需求与新质生产力改革,健康治理模式亟需转型,提供“健康工程与治理”交叉学科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健康服务、健康技术、健康治理和健康系统的创新与发展,为国家战略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