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早筛网
早筛网是中国首家聚焦于疾病早筛早诊早治领域的行业资讯和产业服务平台,以专业的报道推动中国医疗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为方针,普及“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理念和中医“治未病”理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早筛网

王俊:“健康工程与治理”一级学科如何构建

早筛网  · 公众号  ·  · 2024-12-17 18:2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24年12月7日,由南方医科大学组织的“首届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研讨会”学术会议在广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基于“智汇健康 引领未来”主题,旨在加强高校合作,促进健康服务与管理领域的学术交流,提升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共同为我国健康服务与管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人才保障。会议就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与挑战、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创新、跨学科融合与专业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国际视野下的健康服务与管理教育、健康服务与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等内容展开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卫生政策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王俊教授受邀以“健康工程与治理一级学科如何构建”为题,做主旨发言。

图1 王俊教授“健康工程与治理一级学科如何构建”

王俊教授认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学科支撑与理论指导。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优化完善学科专业体系,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健康领域学科专业体系亟需系统布局优化,以推动健康科技、健康服务、健康治理和健康产业的提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图2 王俊教授做主旨发言

王俊教授指出健康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为健康治理提供了新的机遇。技术创新驱动了医疗服务智能化和精准化,促使健康生产模式转型和健康服务模式创新,使得健康管理和服务供给更加多元和高效,呈现出医疗生态系统重构的新趋势。

面对生产力变革下的社会需求,健康领域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支持,还需要系统、综合治理模式的建立,以促进健康服务体系的优化和资源的高效配置。传统的单学科研究模式已无法有效应对当前挑战,而要综合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理论和方法,才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

图3 “健康工程与治理”一级学科的提出

因此,王俊教授倡议,应考虑在交叉学科框架下,设立“健康工程与治理”一级学科。将渗透在经济学、管理学、公共卫生、生物医学、药学、工程学、数据科学等相关学科中的健康内容提炼,形成一个以健康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改变过去单纯在医疗卫生体系内部的整合模式,从技术上、组织上和制度上重新与健康中国这个庞大的社会系统相对接。

健康工程与治理,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支撑,关注如何通过跨学科的综合治理手段,优化和管理健康系统,促进整体健康提升。展望未来,如何促进“健康工程与治理”学科的发展与相关领域的研究,王俊教授提出了以下建议:以管理科学为逻辑基础,设计健康服务与治理的优化模型,提升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与服务质量。以公共卫生学、数据科学、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为方法基础,现代信息技术为工具,大数据驱动为手段。以多学科视野寻求研究新突破,解决真实世界问题,涵盖健康政策与管理、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健康技术创新、健康信息治理等方面。

随着社会健康需求与新质生产力改革,健康治理模式亟需转型,提供“健康工程与治理”交叉学科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健康服务、健康技术、健康治理和健康系统的创新与发展,为国家战略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创新。


进群、合作、投稿请扫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