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自己的亲身经历是埋在刘瑞内心的一颗种子,那么,亲戚们的经历则让种子迅速发芽,触发了他走上创业道路的决心。
2023年高考,来自他家乡的一位叔叔和阿姨正为子女的高考志愿填报绞尽脑汁,手足无措。
阿姨没有让刘瑞直接出主意,而是让他帮忙联系周边一线城市的高考志愿填报机构。很快,在一个机构的一顿吹嘘下(好专业
+低分报好大学+不滑档),阿姨当场交了三万元的咨询费。“当阿姨告诉我时,我都震惊了,因为在我印象中她一向是比较节俭的。”刘瑞说。
同时,叔叔为了与他探讨高考志愿填报与职业规划之间的关系,竟订机票直接飞到北京,两人彻夜长谈。
这两位家长的行为都让刘瑞震撼:
“我们中国家长居然可以为孩子付出这么多,无论金钱还是汗水。
这两位同样也是中国千千万万家长的缩影。
”
最终,阿姨的孩子上了一个未来不知道如何就业的专业,叔叔的孩子低分上了好大学(通过中外合作办学)。
这两件事引发了刘瑞的深入思考,
他意识到,
当前高考志愿填报机构所谓的
“好专业+低分报好大学+不滑档”,只不过是一种宣传的幌子,唯有结合实际情况理性分析,才能真正让考生在志愿填报这件事上少走弯路。
刘瑞
想为家长和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方面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认知和沟通鸿沟让不少家长对子女填报高考志愿手足无措。
就像刘瑞的父母坚信学医是最好的出路,在刘瑞填报计算机相关专业后,他们悲观地认为
“毕业后就是修电脑的”、“儿子人生玩完了”……
同时,刘瑞观察到,市面上的高考志愿填报机构鱼龙混杂,专业人士少之又少,且收费高昂。
近两年的一些互联网企业推出的
AI志愿系统,则像是一个在线化的Excel浏览工具。
自己下场的话要怎么做呢?
刘瑞与合伙人安航是大学本科同学,也是研究生同学,他们一个是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一个是集成电路专业,两人
在不同的大厂做
AI研发工作,私交甚笃,平时会交流一些想法。
刘瑞还在国内一个问答社区上认识了李雨雯,她做了10年线下高考志愿咨询。
对于高考志愿这件事,最初刘瑞想过做直播,但作为理科男,缺乏出镜的准备和经验;
或者做线下门店,但这需要的资金较多,且覆盖范围有限。
刘瑞认为,用直播和线下门店的方式都不适合自己,尤其是和安航都是
AI从业者,更想用互联网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那么有没有“四两拨千斤”的方式?
2023年,ChatGPT 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刘瑞也成为GPT-4的资深用户,他渐渐地想清楚,或许可以通过AIGC去做“高考志愿”这件事。
刘瑞认为,
“
AIGC是先进技术,那么,
它一定会带来先进的生产力。
”
到
2023年10月,刘瑞确定了用AI Agent(智能体)技术来完成高考志愿咨询。
到2024年2月注册公司,
将公司命名为
“纸鸢未来”,产品叫“高考纸鸢”。
“纸鸢”与“志愿”谐音,寓意美好,“高考纸鸢”象征着能够引领考生走向美好未来的高考志愿。
刘瑞对“纸鸢未来”有整体的规划,
AI咨询是区别于对手的第一张牌。
在刘瑞看来:“用类似ChatGPT这种对话模型很难解决高考志愿填报的问题,因为高考志愿填报分为这几个部分:数据、咨询建议、带数据的填报系统。目前,ChatGPT等对话工具只能做到前两个,
且大模型虽然是智能的,有时候也是不智能的,它有不可避免的幻觉问题。
”
而AI Agent可以解决幻觉问题
,简单来说,AI Agent是通过自然语言与外界进行多轮交互,来将一个目标拆解为具体的各项子任务。这保证了AI Agent在完成一项项子任务超出自身的能力范围时,可以调用其他软件。
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需要很多关联因素,个性化的程度极高,人为判断难度大,而AI可以基于数据说话,替代了人们自己分析数据的过程。而保障AI系统“不乱说”是关键点之一。
可以说,AI Agent不是从0开始做大模型底座,而是在大模型底座的基础上进行微调与组合。具体而言,“高考纸鸢”AI Agent解决方案同时调用了不同的大模型作为底座,训练了一个专门针对高考志愿相关的数据模型,这背后关键和挑战是数据学习的过程。
在调研过程中,刘瑞了解到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比如,问学校怎么样?专业怎么样,“学校+专业”怎么样?某个分数大概能上哪些学校?某个专业毕业后前景如何?知道了这些问题,就开始准备数据。
这需要招生计划数据、专业分数线数据、就业数据等,这些数据必须是3年之类的。
最难的是就业数据,因为光有学校整体就业数据还不够,还要有“某学校+专业”具体的就业数据。这非常困难,公开渠道抓取有限,还需要人力去调研与整理。为此,刘瑞找了一些高校、机构寻求合作,也找了清华北大的学弟学妹帮忙整理数据。
整理好数据之后还要对数据进行二次加工,包括归纳总结,去伪存真,清洗数据等工作,主要保障数据准确、及时、权威,然后去训练模型,构建软件应用。
仅数据的环节就花费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数据之后的工作相对顺利,3月,高考纸鸢的网页版上线,5月中旬微信小程序上线。
(使用前先填写信息)
目前,“高考纸鸢”的话题场景分为:学校咨询、专业咨询、就业咨询、选科咨询(新高考选科相关) 、录取咨询 (分数线相关)、其它咨询 (类似名词解释)。
比如咨询“就读什么专业”的问题,高考纸鸢会给出详细解释,且给出信息来源。
关于志愿推荐,“高考纸鸢”会根据分数给出高风险学校、稳妥型学校以及保底型学校。且不同于ChatGPT等大模型AI工具的泛泛而谈,“高考纸鸢”会基于数据和事实的分析方法来解答,如会给出相关学校相关专业的排名、学费、过去一年的录取情况等,用表格展示。
除了提供 AI 智能回答,“高考纸鸢”还有一个“学长学姐面对面”功能,即提供人与人、一对一的咨询信息对接,根据用户感兴趣的咨询方向,推荐相关热门博主的账号等链接,帮助用户进一步获取“避坑指南”等高附加值信息。
“学长学姐面对面”有相关专业的知名博主的信息,比如他毕业的院校,工作履历等。
纸鸢未来与博主一对一联系,获得了博主授权。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事情。
AI咨询之外,高考纸鸢还有第二张牌,第三张牌……刘瑞对高考纸鸢的终极目标是替代市场上90%的低端志愿填报师,并为行业中的高素质从业者赋能,提高其工作效率。
高考志愿填报一年只有一个旺季,很多线下高考志愿填报总是左手学科辅导、素质教育,右手高考志愿。
怎么淡季如何弥补?
这需要扩充产品线。
刘瑞提到,以高考志愿为切入点,横向可以做春季高考、港澳高校独立招生、空军海军民航招飞、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提前批、中外合作办学,单招等,纵向可以向上延伸,比如考研、留学、职场等。
刘瑞说:
“高考纸鸢网页版目前是比较早期的状态,而正式版的微信
小程序则会包括AI咨询、数据查询、志愿智能填报、交流社区等功能。
”
高考纸鸢正迭代系统,一步步完善。
数据查询功能即一个数据库,目前很多
AI志愿填报也有类似的系统,即可以查询各个大学数据、专业数据、
历史录取情况、招生计划、位次、批次线等,而志愿智能填报则模拟志愿填报系统,可一键填报等。
一个有趣和差异化的点是社区。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多因素多维度进行判断的过程,也是一个高度情感化的过程,因此比较适合做社区。
“高考纸鸢”的社区类似于微信的“朋友圈”。
高考之后,一些同学有很多心事可能不愿意跟家长或者朋友沟通,那么“高考纸鸢”的社区可能是他们情绪宣泄的一个出口,他们可能会把社区当成“树洞”一样倾诉自己内心的小秘密。
同时,有关升学的帖子有机会得到一些知名博主的解答。
目前,市面上暂时没有针对
“高考”的社区。
在“高考纸鸢”测试的过程中,刘瑞发现,凌晨一两点还有人在社区发贴。
当然,做社区需要进行审核内容,“高考纸鸢”已经开始做内容的把控。
可以说,围绕
“高考”这个细分场景,除了咨询之外,“高考纸鸢”正在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
刘瑞并没有透露第二张牌具体是什么,但他说:
“第二张牌可能会颠覆一些平庸的高考志愿咨询师,至少可以提升这个行业的下限。
但不会完全替代这个行业,就像有了汽车了,还是会有人骑马。
这是两种不同的方式。
”
不可否认的是,
AI咨询的价格会普惠很多。
按着刘瑞的设想,未来,
“高考纸鸢”想成为一个就业交流社区,从高考到考研到工作,很容易打通。
未来,可能“咨询”仅是一个AI工具。
不过,目前第一阶段是做好“高考”这一件事,且需要把这件事做深做透。
单就高考志愿
AI咨询来说就有很多出路,比如to B做连锁高考志愿填报咨询门店,跟此前的线下店不同的是,以“高考纸鸢”系统为支撑,将极大提高线下门店的效率。不过,这也可能需要纸鸢未来先做线下旗舰店,树立标杆。
当前,做
AI高考志愿的互联网大厂很多,但用AI Agent做高考志愿的选手并不多,原因之一就是数据训练过程复杂。但这是核心壁垒吗?
在刘瑞看来:
“
毫无疑问,数据是壁垒之一
,
因为这些数据并非是完全公开的状态,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过程很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