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期待!就在今晚! ·  昨天  
江南晚报  ·  DeepSeek,紧急声明! ·  2 天前  
江南晚报  ·  【江南早报】巨头突然宣布:裁员50%!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球知识局

中国地理,一下子就简单了!

地球知识局  · 公众号  ·  · 2024-03-12 19:53

正文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漫画上的国家地理


作者:无梦 / 编辑:Alicia


“爸爸妈妈,夏天为什么会这么 啊?” ——面对着最近一段时间里的持续高温天气,相信不少父母都被孩子问过类似的问题。而已经为人父母的这一代人,在自己小时候,差不多也都问过类似的问题。


然而,想要科学地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却并不是那么容易,解答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 地球公转、自转倾角、光线入射角度等 一系列孩子在中学才会了解到的概念,最后可能还是让提出问题者无法得到想要的解释。


中国有着多样的气候类型

即使处在同一个季节

也会有不同的具体气候表现

(图:《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滑动查看)▼


从上面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尽管 “地理” 这一要素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若是不能 具体的现象与背后的原理 一一对应起来, 想要让孩子们完全理解,又往往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就考虑到少年儿童的接受能力, 把地理知识与 日常生活 充分结合, 尽可能地把复杂的知识点以更直观、更容易理解的 图片 形式呈现,进而建立起浓厚的兴趣,可能一种是更好的方式。


如果用这样一本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的书学习

过程可能就没那么枯燥了

(图:《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滑动查看)▼


而我局今天要推荐的这套 《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上下两册) ,便是一本针对少年儿童认知特点量身打造的 中国地理 漫画 书, 其中包含着大量高饱和度的明朗 插画及地图, 能够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到硬核的地理知识,也能为成年读者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开本大小比较实拍▼


270mm×375mm,8开


《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

定价398元,官方微商城下单仅 99元


长按下方小程序码即可购买▼


购买了 《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 的小伙伴们,可以凭借订单截图,加入 我们的 读者交流群, 与局长及球局作者就世界地理、全球性问题、海外旅行等话题展开友好而热烈的交流。局长还将不定期分享相关书籍,并发放福利。


想要入群的小伙伴,可将 购买 《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的订单截图(截图请包含具体书名信息), 通过 公众号的菜单栏 留言 发送给我们 运营小姐姐将向你发送入群二维码。【由于群成员名额有限,之前已加入读者群的朋友 请勿重复入群。


进群方式见下图 ▼



足不出户,游览大江南北


明代画家董其昌在自己的书画理论著作《画禅室随笔》中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意为想要真正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就必须在不断增长知识的同时走出去看一看,亲身实践。 地理作为一门贴近大自然的学科,自然更是如此。


不过,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多数家庭并不能随时随地出门、见识祖国大好河山,而这本《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就多少为孩子们弥补了这一遗憾。


像可可西里这样一般人几乎没有办法达到的地方

先从书本中了解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图:《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滑动查看)▼


在阅读本书的目录时,充满活力的土豆爸爸和小土豆就与读者见了个面。随后,他们更是带着所有小读者的期盼一起,在全国各地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有时,土豆爸爸会带着自己的女儿小土豆来到冰雪皑皑的 青藏高原, 将自己的镜头对准 藏羚羊、牦牛、棕尾虹雉等高原生物, 再带着我们看一下高原上的 冰川地貌 究竟长什么样子。


此处展示了冰川的样貌及其塑造地貌的过程

(图:《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滑动查看)▼


过了不一会,载着父女两土豆的船又从 雅鲁藏布江 的上游顺流而下,一路历经“众山之王”的 冈底斯山、 被“流沙追逐”的 仲巴县、 拥有大量藏传佛教建筑的 日喀则市、 吐蕃赞普们的“老家” 山南 ,气候温润如江南的 林芝


最后,他们又再乘了 青藏铁路, 得以沿着这条“天路”一览青藏地区的壮丽景象。


雅鲁藏布江沿岸分布着多个城市

其流域间也充满着各色自然与人文风景

因而也不断吸引着人们来此探索

(图:《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滑动查看)▼


又过了一阵子,小土豆在土豆爸爸的带领下,来到了 钱塘江 的入海口。在欣赏“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 “天下第一潮” 时,土豆爸爸也没有忘记向女儿仔细地介绍 潮汐现象的成因、钱塘江大潮的几个看点, 以及 周围的地形 是如何将大潮变得如此壮观的。


(图:《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滑动查看)▼


到了最后,父女俩甚至还穿上了潜水服,去蔚蓝的 海底 与海星和棱皮龟们实现了亲密接触。


海洋中充满了各种奇妙而各具特色的生物

(图:《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滑动查看)▼


就这样,在《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的上下两册里,土豆父女完成了 16次 遍及全国的探险之旅,访问了 超过100栋著名建筑 ,与 300多种动物 擦肩而过。


书中对于各个我国区域的特色生物和一些典型建筑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说明

(图:《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滑动查看)▼


可以说,把整本书从头翻到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趟与父女俩一起周游全国的奇妙旅程。等到若干年后,孩子有机会前往其中的某一地方“圆梦”时,会不会想起当初自己在柔和不反光的高端哑粉纸张上,第一次见到这些神奇的景象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

定价398元,官方微商城下单仅 99元


长按下方小程序码即可购买▼



学科交叉,内容生动诙谐


为了让孩子更容易理解这些相对抽象的地理知识,《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的编写人员可谓煞费苦心。除了形式上采用孩子最喜欢的漫画风格外,还 尽可能地为出没于初高中课本上的复杂名词,找到了贴近现实生活的“接地气版本”。


对于一些重要的地理单元和地形地貌等地理现象

书中都用生动的图像和通俗的文字进行了说明

(图:《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滑动查看)▼


在全书的开头,土豆爸爸为了循循善诱地给女儿引出后续的季节概念,先提出了 “经线圈” “纬线圈” 两个概念,并用两个生活中常见的概念给它们做了类比——竖着的经线圈就是西瓜上的墨绿色条纹,而横着的纬线圈与经线圈交叉,其中最大的那个纬线圈叫 赤道, 看起来就像是地球身边围绕着的一个大号呼啦圈。


(图:《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滑动查看)▼


在旅行到中国 南北分界线 —— 秦岭-淮河一带 时,小土豆惊奇地发现,与长江黄河这种一口气入海的大江大河不同,淮河显得十分委屈, 在过去甚至连属于自己 出海口 都没有。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一个“趾高气昂”的黄河形象和一个“委屈巴巴”的淮河形象跃然纸上。


原来,脾气喜怒无常的 黄河 在历史上曾经多次 改道, 1194年,黄河在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决口),鸠占鹊巢挤占了淮河的河道入海,直到600多年后才把原本的河道让出来。可惜 由于经过黄土高原的黄河带来了海量泥沙沉积,淮河的原河道被垫高了, 以至于没法“回家”,几经改道后才演变成了如今的局面。


现今的地理样貌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而成型的

而对于未来是否还会发生变化、会发生何种变化

我们也无法有一个最准确的答案

(图:《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滑动查看)▼


另外,考虑到在经过 高考改革 后,全国大部分省市区都已经普及了 3(语数外)+1(历史/物理二选一)+2(生物/化学/政治/地理四选二)的 新高考模式, 《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在做好为孩子普及地理知识、对接初高中学习内容的本职工作同时,还安排了一些 与历史、物理、生物等学科的 交叉 内容。


地理与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

本书也结合了地理线索介绍了部分区域的历史知识

(图:《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滑动查看)▼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黄河改道相关内容外,《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还在讲述我国 西北地区干旱气候 的同时,插入了关于 “沙漠之舟”——骆驼 的相关科普内容。


在穿过令人感觉到有些压抑的塔 克拉玛干沙漠 后,骆驼在沙漠干旱环境中赖以为生的法宝就展现在了读者们的眼前。无论是 能够储存大量脂肪的 驼峰、 能够装5-6升水的 胃、 还是 自带“风镜”的 眼睛 和为沙漠环境而生的 两趾肉蹄, 亦或是 更耐旱的 血液 和能够咀嚼坚硬沙漠植物的 咬肌, 都很好地保证了骆驼在沙漠中的极限生存能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每种生物的特征都和它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

(图:《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滑动查看)▼


不过出于安全考虑,家长们要记得劝诫小朋友们不要随便前往沙漠中找骆驼玩哦。


《中国国家地理》(漫画版)

定价398元,官方微商城下单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