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小户型恩物的日式榻榻米大行其道,
老一辈看了嗤之以鼻:
严格上被称为榻榻米的是草垫子,不过下面的台面我们可太熟悉了。
一块在地面做起来的台面,在家装中非常常见,无论叫榻、几、案、床还是炕,都可以将之认定是地台。
所以说,在我们这里完全可以简单粗暴地将地台称之为中国版榻榻米空间嘛。
面积小于四十平米,地台简直是救星
之前设计联也分享过这个香港小户型的案例,可以说是靠地台实现斗室变套房了。
小户型靠地台划分空间,牺牲层高换取储物位和开放式格局,在面积不大的情况下的确是实用的。
这个神奇的香港公寓实用面积仅为266呎(约25㎡),客餐厅+卧室的地台收纳空间大小划分适中,操作比大地台要来的方便。
还可以打造一个多功能灵活的单人空间
▼
大家也都发现,用地台来安排卧室相当的可以。
和普通的床相比,地台+床铺的设计等于将周围画了个圈,可以在没什么隔断的情况下区分出卧室。
地台等于是床的延伸,随便滚不怕掉下床,也可以在床边进行各种活动,享受慵懒写意的氛围。
想为客人留出过夜的卧室,但空间不够的情况下,也可以靠带储物功能的地台变身客房。只要铺上一张床垫,就是很舒适的床了,当然前提是平时要勤快清洁打扫。
像这样的地台上铺床,边上直接留出通向卫生间的道路,半夜或清早起床方便洗漱时都很顺畅,不用担心迷迷糊糊间上台阶绊倒。
台湾的家居案例里很多这样地台+床的设计,空间灵活自由。小编觉得是受日本影响有直接睡地上的习惯,但是又需要防潮气,因此地台很受宠。
那些风花雪月的事
和阳台、飘窗一样,地台的功能性和灵活性予以大家无限的想象。比单纯的床铺正式,但又比地板更有亲和力。
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可以布置得软绵绵,可以是工作间,可以是工作角,可以在这里和朋友闲聊,也可以独自一人,喝茶品酒享受音乐,爱干啥干啥。入夜了还能变身卧室。
反正有很多的可能性。
另外购置舒适的坐垫、懒人沙发,往地上一铺,简直要融化了。
要考虑的问题
不过在地台设计各种火热的同时,
还是有人觉得很不OK。
对于面积较大的家,比方说六七十平米、能够正常容纳家具和储物空间的家,地台的效益就比较低了。
首先被诟病的是大地台的收纳功能。除了侧面的抽屉,一般还会有
上开式设计。这样的收纳空间不能像衣柜一样利用收纳工具进一步细分,容易产生空间浪费。在地下收取物品也很不方便,容易对腰部造成劳损。
这种全是侧面开的储物柜还好
▼
这种上掀式的……
▼
如果平时会在地台上吃喝,乃至用升降台作为餐桌,清洁难度简直是恶魔级,万一弄洒了黏糊糊的果汁可乐,进一步提升到修罗场境界。
这么说来,对于大户型来说,除了空间分割,和提升设计感之外,地台似乎没有太大作用。
虽然配合灯带、天花确实帅炸,不过还是适合
有钱又宽敞的空间。
而且空间分割也存在过于硬性的问题,无法随着家庭的需求进行更新变化,只能直接拆除。
建议非常喜欢地台,或者起码做到对地台的优缺点心里有数的人才去选择。
地台的制作
一般来说分为简单的地台和多功能储物地台,普通地台高度在15-20cm,30cm以上高度通常会增加储物功能,如果需求特殊,高度还可以高于40cm。
基础地台一般是用龙骨做结构,再用木板铺面。储物地台先做箱体,和地面和墙体做好加固,再加上盖
板
。
地台底座可以用不锈钢或做过防腐处理的木材,另外还要上涂料做防火处理。
地台盖板拉手可以通过
掏孔,或用凹式拉手,也可在盖板底部钉布带当拉手用。
比较常见是这种暗装隐形拉手
▼
盖板的重量也让打开的动作很耗力气,如果使用气撑加铰链,也因为板子太厚要用特种铰链合。
无论是打洞还是安把手,看上去痕迹都很重,如果想更平整美观,开合又省力,可以用磁铁开门。在面板反面嵌入铷磁铁,用专门的工具吸起盖板。
还有人直接用这样的吸盘吸盖板,操作简单,但如果盖板重的话不太好用。
设计联编辑 | 爪子
转载请回复“转载”,需按照格式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