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不分贵贱的,戏剧所传递的审美力量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而这才是戏剧真正的市场。
整理│袁田
不同于北京、上海几十年的话剧成长历程,广州的话剧市场,是从新世纪后开始培养起来的。在本月国家话剧院举办的《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主题论坛》中,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董事长王筱頔介绍了他们十余年在广州从无到有的开拓话剧市场,培养话剧观众的成功经验。
据王筱頔介绍,话剧曾在广州生存得十分艰难。由于广州的人文态度是食文化,工作交友的活动都是在饭桌上进行的,同京沪等地相比,城市的文化基础、市民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广州没有规律的、固定的演出,只偶尔会有几场来自北京、上海或其他演出商运营的明星演出。当时巡演活动大家都有一个印象:老是会栽在广州。
而10年前,话剧在这座城市的存在感甚至为零,很多人不知道话剧,“观众可能是负数”。此外创作环境也不容乐观:老十三号剧院坐落在一个小巷,地理位置非常糟糕,经费跟不上、硬件设施也样样不达标。在一片惨淡的情形下,演出时,剧团的入场口还常会听到观众问“什么是话剧?”,当时广州话剧人的压力可见一斑。
2008年,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将十三号剧院改装为可容纳393个座位的软硬件设施齐备的正规剧院。同时广话决意走进市场,打破过去不去卖票、卖不出去的历史,真正用票房说话。从2005年开始演出至今,广话坚持不赠票、不组织观众,坚持自主寻找市场的口味和偏好,在市场中检验作品。
在王筱頔看来,戏剧的市场概念不仅仅是票房,不能只用票房衡量戏剧的价值,它的商业属性是很低的。虽然不是人人都需要戏剧,但是大众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不分贵贱的,戏剧所传递的审美力量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而这才是戏剧真正的市场。因此,从2013年开始,他们打造“国际戏剧演出季”,邀请国内外优秀戏剧作品进行演出,铃木忠志的《李尔王》、《安德鲁与多莉尼》等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坚持将具有审美品格的戏剧带给观众,让更多的好作品覆盖人群,是广话始终明确的态度。同时,十三号剧院坚持具有审美品格的戏剧作品培养专业队伍、培养观众,这样的艺术追求,为广州话剧营造了高水平、高品质的口碑。
此外,广话十三号剧院奉行“广州精品话剧专卖店”的理念,推出“周末剧场”演出品牌,即在每个星期的五、六都会为观众奉上形式多样、风格迥异的精彩好戏。在剧目上力求选择雅俗共赏、老百姓喜闻乐见、并拥有一定艺术品质的话剧作品。如多元素实验话剧《空城记》、都市情感剧《跟我的前妻谈恋爱》、酒吧喜剧《邂逅》、历史话剧《南越王》,以及话剧团最新推出的反映当今生活现状的情感话题剧《画皮》等。“周末剧场”用话剧艺术的魅力给繁忙的都市人提供了一个减压娱乐、体验人生的艺术场所,除了上演大量剧团自己创作的不同风格的话剧作品外,还将作为一个话剧交流平台让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优秀剧目展现在这个舞台上,力图把十三号剧院打造成百花齐放的精品话剧展演基地。
除了作品质量过关,设置低票价也是培养吸引观众的一个关键之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经理杨绍林曾在论坛上介绍,150元是上海观众普遍接受的话剧价位。广话十三号剧院与上话不谋而合,也以低票价吸引观众,平均票价在150元左右,争取让观众用一张比电影票贵不了多少的价格去看一场性价比高的戏剧。目前,广话的有效会员约1万人,对话剧和剧院的忠诚度很高。广州从戏剧盐碱地到沃土的改变,正是靠一部部作品的好口碑积攒下来的。
王筱頔感叹,戏剧人要有本事制造纯粹的戏剧海洛因,让观众愿意在精神上、在剧场里通过戏剧的媒介和不同人生神交。而创作者、戏剧从业人员就首先要有安静、纯粹的创作情怀,才能拿出作品。以安静、纯粹的态度创作需要很多条件,首先就要保证员工不为创作之外的事情所打扰。广州作为一线城市,消费水平很高,要在分配上保证支出,让从业人员有资金支撑生活。否则创作人员基本收入无法保证,会对演出和创作前景产生怀疑。
因此,广话十三号剧院一开始采用了向生产倾斜的制度,即参与戏剧排练、进行创作,就会有收入;而后然随着演出活动的逐渐稳定,逐步过渡到向场次倾斜的制度,即按演出场次分配收入,这样可以保证队伍在最初阶段、中间阶段和以后的发展中都有比较踏实的心态,不会去怀疑收入。好作品需要创作人员用心交流、用心创作,因此要为他们制造这份安静,给予他们相对安静的成本。
“为观众做戏”作为广话十三号剧院的创作要求,坚持每一个创作环节都是戏剧本体最初的需要。演员在排练过程中所有的剧本修改和结构处理都要研究观众的心理。表演不仅是和对手的交流,更是和观众的交流。戏剧的创作只有和观众互动才是完整的,不考虑观众、不研究观众的心理的作品是僵硬的。王筱頔提到,广话的演员们对观众当中有多少粉丝,有多少观众喜欢看谁的戏,全部了如指掌,各种数据都可以印证和指导他们的创作,这也为他们演出的成功提供了支持和保证。
王筱頔认为,没有刻意为票房而急功近利,反而在今天收获了原来想不到的票房保障和社会认可,使十三号剧院成长为今日广州的戏剧平台,是十分令人欣慰的成果。这证明:做戏剧不能浮躁,安静也是一种创作态度。
本文由王筱頔女士在国家话剧院“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主题论坛”的讲话整理而成,图片及部分内容源自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