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孤独感肆虐的时代,最近有调查显示,不少人自以为亲密的朋友之间,可能并不真的把彼此当成朋友,而且太多人在需要情感支持时都找不到可以诉诸的对象。2015年,《时代》杂志刊登文章《为什么说孤独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主要公共健康问题》(Why Loneliness May Be the Next Big Public-Health Issue),探讨日益严峻的孤独问题。上个月,纽约时报 也刊登了一篇文章,直白地问读者:“你觉得你的朋友真的喜欢你吗?”
精神专家艾米·班克斯(Amy Banks)是威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让·贝克·米勒研究所(Jean Baker Miller Institute)初创团队的一名成员,也是《沉迷交往》(Wired to Connect)一书作者,她对孤独问题作了不少研究,专门研究人际关系的神经生物学原理,以及社交互动会如何塑造人的大脑。具体来说,她负责治疗 “慢性断离症”(chronic disconnection)患者,这是长期过度注重个人成功、忽视人际关系而导致的心理疾病。
最近我采访了班克斯医生,向她请教为什么不少人会表现出慢性断离征症状,这一疾病会造成怎样的生理和心理后果,以及该如何治疗。
VICE:我们都知道孤独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但什么是 “慢性断离征” 呢?
艾米·班克斯:我先来描述一下健康的非断离社交状态是怎样的,你应该就能明白了。首先你会感到一股热情,那种与好友相谈甚欢时会感受到的活力;第二是你对自己、对方以及你们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第三是你有一种自我价值感,对自己的感觉不错,也相信对方会关心你、倾听你;最后一点是这种关系能使你产生对健康交往的渴望。
如果人长期与周围世界隔绝,或者有这种长期缺乏真正理解的社交关系,就容易只看到事物的负面。这样的人会缺乏活力,如同陷入瘫痪状态;并开始疑惑这是我的问题,还是对方的问题?缺乏对自己和他人清晰的认识,会让人的自我感觉很糟,觉得我得保护自己,我得更加隔绝自己,进入非常负面的社交状态。
有多少人受此病症影响呢?听您的描述,我觉得认识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症状。
你说到点子上了,我觉得这与当今社会的文化分不开。人们觉得互相依赖会被打上软弱无力、需要依靠的标签,但其实这种依赖性是人类的根本属性之一。
我们国家有四分之一的人说不出哪怕一个他们觉得亲密的人 —— 这点可以参考罗伯特·普特南2000年著作《滚走孤独》(Bowling Alone),我们文化中的大部分人都感到非常孤立。
您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美国文化过分强调独立和自我,它们如同 DNA 般根植于我们的思想中。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的是,越独立、越是靠自己,就越能成为一个优秀、有竞争力的个体。这成为我们价值观的一部分,我们总觉得 “我自己应该能解决一切问题”。
但当你找到一个伙伴,开始交朋友的时候,你就可能就会发现自己丧失了维系良好、稳固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有的人竞争意识过强,以至于难以接受自己不占据主导地位、不是对的那一方。有的人则缺乏与人相处的技巧,不知道该如何争论,如何聆听,如何表达看法。人们神经紧绷,只想着独占鳌头,反而丧失了这些至关重要的交往技巧。
您遇到的 “慢性断离征” 患者中单身的多还是非单身的多?
处于恋爱关系中并不意味着你就不会产生疏离感。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恋爱中的人会给予对方他们自身想要的东西,而不去了解对方真正想要什么。所以不少恋爱中的人会抱怨:“我是一直在付出的那一方,但我们双方都感到什么也没有得到。”
很多年轻人觉得工作第一,恋爱第二,长此以往这种观念会造成不良影响吗?
这种孤立和自我意识会让我们变得盲目。我们产生这样的观念,忽略了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与人互动,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有裨益的。哪怕每周给高中最好的朋友发一封邮件,都是很好的互动。每天下班回家,能有人问问你这一天过得怎么样,总好过独自闷在小房间里。
一代又一代的人到了60岁该退休的年纪才惊觉这一辈子都忙着工作,可人际关系呢,有好好处理吗?
您想对这些人说点什么?
你们的多巴胺分泌系统已经出现了问题。多巴胺与人的嗜好有关,比如毒品、工作、色情内容等。一开始的时候,多巴胺主要与健康的东西有关,比如与母亲拥抱,母乳哺育,喝水和吃健康的食物 都会刺激多巴胺分泌。
然而在一个极端个人化的社会中,对不少人来说,刺激多巴胺分泌的不再是人际关系。但人体需要多巴胺,于是其他事物开始代替人际关系刺激多巴胺 —— 不少人的替代品就是工作。
所以具体而言,人们如何才能进入良好的人际交往状态?
人际关系 ——而不是孤立或者独立 —— 才是决定人类健康的重要内容。一切事物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无法脱离人际关系而产生。实际上,社交生活会将人引往更高层次的独立,我们不能搞错前提。
我想给出的人际交往建议是:多倾听,少说;多做一些你平时不会做的事;如果你对一段关系感觉很好,那一定要赶快发展。
作者:安妮·维恩斯腾(Annie Vainshtein)
插画: 莎拉·麦克雷丁(Sarah MacReading)
翻译: 陈思源
(更多内容,点击阅读原文回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