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讨论了电视剧中的金融男上司和霸道总裁爱上女主的情节,指出这些角色只是背景墙,真正决定剧情的是观众的心理需求。文章还探讨了现实中的压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人们的情感选择,并鼓励人们灵活面对人生的起伏,放下执念。
金融男和赵敏等角色在电视剧中只是背景墙,他们的爱情选择代表观众的心理需求,反映了观众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安全感的追求。
北上深一线城市的生存压力巨大,即使在小公司担任高层,也面临购房难、未来不确定等问题,许多人选择回老家发展。
普通人面临现实压力和对未来的担忧,包括失业、疾病等风险,这些压力导致人们在情感选择上更加谨慎和务实。
人生有起有伏,应灵活应对。文章鼓励人们接受人生的变化,放下执念,可进可退,才能打破事业上的僵局。
有人问我,《凡人歌》里面的金融男上司,为什么爱上主角那总小舅子的媳妇,人到中年只有负债的谢美蓝。
这个问题把我看乐了。
那天聊九个陷阱的时候,也一直有人问我,赵敏为什么喜欢黏黏糊糊的张无忌?甚至为了他郡主都不做了?
一起来回答吧。
金融男喜不喜欢谢美蓝,不是金融男决定的,是观众老爷们决定的。
金融男只是一个背景墙,观众老爷们让他喜欢谁,他就必须喜欢谁,因为观众老爷们才是金主爸爸。
在电视剧这个领域里,女观众为主,那当然是,也必须是女频。
女频总结起来就是:
霸道总裁爱上我。
霸道总裁爱上失业的我。
霸道总裁爱上中年且失业的我。
霸道总裁爱上中年且失业且一身负债的我。
.......
合起来就是:霸道总裁爱上各式各样的我。
这就是当下拍摄低成本短剧的方向。
其实真的不需要任何演技和成本,
一个人找自己二婶来演女主,找自己二舅来扮霸道总裁,自己拿个廉价手机就可以当摄像师了。
就这种制作水平,全靠迎合观众心理,这个赛道上不乏各种赚到钱乃至大钱的案例。
所以你回过头去看武侠也是一样的。
武侠的读者以男性为主,所以是妥妥的男频。
不是赵敏要喜欢张无忌而是观众老爷们要赵敏喜欢张无忌,不仅要赵敏,还要凑齐青梅竹马,异域风情,小家碧玉,大家闺秀。
所以赵敏和《凡人歌》里的金融男一样,都是背景墙。
如果你不把自己当观众老爷,你想要回归现实,那么此类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四个字:将心比心,或者叫换位思考。
你看凡人歌里面的卷卷,就是那总的弟弟,北大的本科清华的硕士,大厂信息安全领域年薪百万的码农。
他对女友的不满来自于什么?
本质还是安全感。
他觉得自己那个二本的女友,说辞职就辞职,给她升职加薪也不要,感觉没有上进心,没有规划,为人不靠谱。
这样压力就全都落在他一个人肩膀上了。
他当下的收入是可以养整个家庭,但是他经常头昏眼花,那么他也会担心自己猝死,或者失去劳动能力。
俗称当下的高收入不足以抵消他对未来的恐惧。
我们要知道北上深这种一线城市里面,多数人还是留不下来的。
哪怕你在小公司里混到一个什么总监,你或许能存一些钱,比如一两百万,但是对于在大城市购房,杯水车薪。
所以很多人都是从20几岁做到30岁,就回老家了。
在老家,或者相亲,结婚,定居,重新找工作。挣得少但是定居的难度也小。
你像剧中那总两口子,能够在北京买房,定居,生了俩娃的,这已经是少数了。
这样的人,接下来也会面对中年失业,剧中俩人双双下岗。
熬得下去的,或许能挣扎着把孩子拉扯大,熬不下去的,还是得卖房回老家。
即便熬得下去,多半晚年还是无法留京,因为你的孩子也买不起房子,你得把还了一生房贷终于还清的房子留给孩子,自己回老家养老。
那么最后一种,才是你真的扎根了,就是你娃将来还在北京买房定居,你自己也可以在北京养老。
那总的弟弟想要的结局就是最后一种。
你注意,我讲的全都是普通人的结局,没有什么刚下飞机,年薪千万,财务自由,周游世界。
那些都很遥远。
钱这个东西是根本不经花的,如果你带着家人,去三亚高档酒店里玩一周,人均1万,如果你带着家人去海外,比如大溪地之类玩一周,人均3万。
这其实仍然在普通人的消费范畴里面,你真要去那种明星名流才光顾的高端私人岛屿,动辄一周人均10~20万。
你听起来年薪百万很多,实际上敞开了花,也许半个月就花光了。
卷卷第二次相亲的时候,遇到的就是一个女孩,上来点餐点酒就点了几万块,然后告诉他,人家自己买单。
因为这就是她平日里的生活标准,她来自于某个富商家庭。
她每年的基本开销就是几百万,她这么做,就是想摸底,摸底卷卷是凤凰男,还是和她同样的背景。
如果是前者,是不合适的,因为卷卷一年挣的钱,人家一个月就花光了。
卷卷通过两次相亲也逐渐意识到了问题。
如果他要去追第二个相亲女,会发现门不当户不对,俗称这个游戏,他跟不起。
如果他要去追第一个相亲女,人家也是年薪百万,交大博士,处处跟他AA,没有任何情绪价值。
他觉得失落,觉得这不像婚姻,倒像一个经济互助合作组织。
可是面对女友,这个没有上进心的二本女,他又觉得不安全,一旦自己病了,失去劳动能力,家庭马上就得坍塌。和女友在一起,很难实现他普通人打通关的梦想,就是孩子也留在北京,自己将来养老也留在北京。
这个就非常真实了,这才是普通人的瞻前顾后。
其实卷卷普通么?他并不普通。他本科是北大的,硕士是清华的,毕业后是大厂的。
正因为他不普通,所以他才敢于追求那个所谓普通的理想,就是将来孩子也定居北京,自己也在北京养老。
真普通,挣几年钱,就回老家了。
你把大多数人的实际境遇看清楚,这个就叫将心比心,这个就叫换位思考。
看清楚了,你就会明白,不是人势利,而是没得选。
如果像北欧那样,保底福利非常好,其实多数人都会回归心情,俗称我想喜欢谁就喜欢谁。
但问题是,人均还没有达到那种水平。
那么在现实压力下,人们还没有条件完全跟着自己的情感走。
这个时候,霸道总裁就非常必要。
因为这个背景墙,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舒缓感。
失业了不要紧,欠债了不要紧,生病了不要紧,总会有霸道总裁踏着七彩祥云来爱我。
现实是有阶层壁垒的,但真爱是跨界的。
这件事在现实中到底概率几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些爽剧爽文的存在,就可以带给人们极大的精神舒缓,暂时消解
人们内心的戾气。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种来自精神层面的压力,本质上是什么?
是你定义了一个非要不可的目标。
我上午就在讲,前大厂高管,为什么不可以去开大排档?
去开滴滴都可以,去送外卖,都可以,你没必要纠结你以前做过什么。
人如果只能走上坡路,像《凡人歌》里面的那总,坚持说自己30多岁就是副总了,不能40多岁了反而掉头去当部门经理。
为什么不能?
只要有人肯收你,没什么不能,甚至回老家也没什么不能,甚至老了去看大门,也没什么不能。
如果你认为人生只能是上坡路,那你就把路走死了。
永远高速增长,从来不回调,永远走上坡路,就算有,也不可能人人都是这样的人生。
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是。
所以别说下降可以,哪怕混不下去了,回老家,亦可以。
我讲过很多次向上置换的前提是你在县城里有100套房子,你与其持有这100套房子,不如置换成核心城市核心地段高品质的产品。
我从来没有说过你兜里一毛钱都没有,你在零基础上,硬是要强行去大城市里定居。
没意义的,那不是坚持,那只是执念。
我们有些读者的理解是执拗的,他是认死理的,我没牌也要打牌,没牌我打个香烟啤酒饮料火腿肠,我都要打。
所以我才说,我非常欣赏小宝,他不是某一个陷阱的问题,而是没有他这种灵活的性格,人生对你而言,就不只是九个陷阱,而是处处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