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势按
:我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布局的领先国家之一,已从政策层面给予包括燃料电池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在研发、产业化和应用等各环节以持续高强度的支持,并明确到 2020 年要实现燃料电池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
当前,环境和能源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氢能以其泛在、清洁的特殊禀性成为国际能源变革的重要选择,也是交通能源转型的主要方向。
今年以来已有多个国家发布淘汰传统燃油汽车时间表,国内外一些汽车厂商也都相应地有所行动。
我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布局的领先国家之一,已从政策层面给予包括燃料电池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在研发、产业化和应用等各环节以持续高强度的支持,并明确到 2020 年要实现燃料电池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
燃料电池车,即以液态或者气态燃料产生电力驱动电机。通常指氢能源的燃料电池车,用电解水的逆反应,让氢释放电能,直接驱动电机带动车辆运动。
据了解,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氢能燃料电池也是我国汽车动力系统转型升级和新能源汽车战略的重要方向。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第二届国际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表示,我国已初步掌握燃料电池电堆及其关键材料、动力系统、整车集成和氢能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实现了动力系统与整车的生产能力,开启了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进程。
目前来看,全球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还处于不断地创新之中,燃料电池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仍面临核心技术突破。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学会将继续服务于汽车工程师、服务于行业、服务于政府,搭建好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协同创新的服务平台,大力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发展。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聚合全球资源,共同攻坚克难,促进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已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中最活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单从年产销量来看,占世界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驶入了快车道,去年新能源车辆产销超过 50 万,累计保有量超过 100 万,这对全球汽车的电动化转型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纵观中国以及全球系能源汽车的发展,燃料电池即将进入产业化、市场化的关键时刻,国际国内有利于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氢能燃料电池领域正在成为行业新的投资热点。」 付于武说。
事实上,早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就有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行,再到上海世博会 100 辆燃料电池观光车,通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示范运行,我国燃料电池城市客车性能多数指标和国外产品水平相当,其中氢耗指标和整车成本还有一定优势。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客车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的构型和集成水平在国际上是处于先进水平,但是由于我国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本身的耐久性和国外相比还比较低,使得我国燃料电池客车耐久性和寿命明显低于国外燃料电池客车的水平。关键零部件方面,我国燃料电池系统的耐久性与国外相比存在差距较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认为,从国内目前燃料电池技术上来看,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自主研发,进一步提高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并降低电堆成本和铂用量;另一条则是从国际上引进先进技术。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燃料电池可以做到零下 20 度低温储存和启动,使用寿命也已经达到 5000 小时。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文章
「智能电动汽车的感知、决策与控制等关键基础问题及对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