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研习社
顺时针研究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光明日报  ·  王楚钦亚洲杯夺冠,赛后庆祝动作上热搜 ·  昨天  
光明日报  ·  王楚钦亚洲杯夺冠,赛后庆祝动作上热搜 ·  昨天  
安徽商报  ·  王曼昱4:0孙颖莎 ·  2 天前  
安徽商报  ·  王曼昱4:0孙颖莎 ·  2 天前  
南京日报  ·  8秒16!吴艳妮夺冠 ·  2 天前  
惠济发布  ·  “冰雪”活动,开赛启幕!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研习社

汉武帝为什么要灭朝鲜?

历史研习社  · 公众号  ·  · 2018-07-24 18:02

正文

历史研习社
回复 书单 给你50份良心书单


文 | 颜钊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元封二年,一队西汉军队在名将楼船将军杨仆的率领下,跨过了鸭绿江,攻入了卫氏朝鲜。一年之后,卫氏朝鲜的大臣杀死卫氏朝鲜的国王卫右渠,投降了汉朝。西汉接受了卫氏朝鲜的投降,在卫氏朝鲜的故地上设立了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


 


关于西汉政权出兵平灭卫氏朝鲜的原因,《汉书》曾有所记载,班固说汉武帝之所以要出兵,全都赖卫氏朝鲜的国王卫右渠自己“作死”。卫氏朝鲜本来是臣服于大汉政权的一个属国,可当卫右渠当上国王后居然反了天,不再臣服于西汉。


汉武帝一忍再忍,并一度于元封元年亲自巡幸辽西,震慑卫右渠。不料卫右渠竟然变本加厉,不但对西汉不臣,还招募包庇西汉逃亡的罪犯。元封二年,卫右渠阻扰周围的小国向西汉政权进贡,甚至还杀死西汉派来的使者。汉武帝忍无可忍,所以才出兵平灭了朝鲜。


班固的记载虽然将“锅”全都扣在了卫氏朝鲜国王卫右渠的头上,但还是有一定的道理,毕竟不做死就不会死。如果卫右渠不折腾这么多事情,汉武帝也就没借口攻打朝鲜。那难道说汉武帝平灭朝鲜真的是被挑衅到忍无可忍,不含一丝“私心”吗?其实也不然,汉武帝平灭朝鲜还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



元封元年(前110年),可以说是汉武帝最为春风得意的一年。因为,他治下西汉王朝早已摆脱了高祖、文帝时代孱弱的形象,平匈奴、灭南越、收羌人一跃登上了帝国的巅峰。也就是在这一年,汉武帝完成了其梦寐以求的壮举,封禅泰山。可以说此时汉武帝的内心是极度的自满,他认为在他的治理下西汉王朝早已完成了儒家所说的“更化”,由“升平世”进入了“太平世”,天下内外的各国都应该臣服于他的脚下。



也就在这样一个档口,卫右渠的卫氏朝鲜居然敢公开“搞事情”,这是汉武帝所无法接受的。于是,处于人生巅峰的汉武决定“北巡”,让你们这些不服王化的北方“蛮子”们领教领教天子威仪。


不幸的是卫右渠丝毫不给武帝面子,你巡幸就巡幸,我爱干嘛依旧干嘛,你派使者来我不但不理,还要杀他杀杀你的威风。这可就极大的伤害了武帝高傲的自尊心,堂堂大汉连个小小的朝鲜都收服不了,还怎么威服诸国,一个字“打”。于是乎在武帝的严令下,楼船将军杨仆就领着数万汉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了鸭绿江。


当然,除了卫右渠的作死与汉武帝的自尊心外,平灭朝鲜对于西汉来说还有着极大的战略意义。此时的西汉政权,虽然已经打打匈奴政权远遁漠北,不敢南窥,但匈奴政权未灭,在休养数年后逐渐恢复了元气。卫氏朝鲜同西汉辽西、上谷、右北平等郡相近,而匈奴的左部诸王更是直面西汉辽西、上谷等郡。西汉政权也多次由上谷、右北平等郡出塞击匈奴,因此这几个郡可以说是西汉防备匈奴的前哨基地。



如果,卫氏朝鲜同匈奴政权相互呼应,那么将对西汉政权的东北防线形成东西夹击之势,这是汉武帝所不愿看到的。因此,在卫氏朝鲜形成威胁前,寻找借口击破卫氏朝鲜,便成为最好的选择。恰好卫右渠这个“作死”的主,自己撞上了枪口,武帝自然也就接下这份“大礼”,兵发朝鲜。不但消除了卫氏朝鲜的威胁,杜绝其与匈奴东方残余势力合作之可能,更是解了心头之气。


参考资料:

[1] 班固:《史记》,北京:中华书局

[2] 陈苏镇:《春秋与汉道》,北京:中华书局。



历史研习社长期招募作者,稿费200-1000元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