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济宁大众网
“济宁大众网”是大众网济宁分公司继网站、论坛、手机报、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后针对济宁网友推出的又一官方互动宣传平台。将通过即时的新闻、生活、娱乐信息打造济宁第一网友生活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济宁大众网

喜欢掏耳朵?这条微信你真该看看!危险根本想不到...

济宁大众网  · 公众号  · 山东  · 2017-04-10 18:3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让济宁人最有归属感的微信公众平台!

大众网济宁频道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正常人不需要掏耳朵

小心引起中耳炎

专家表示,从医学上来说,正常人不需要掏耳朵,耵聍(耳屎)可阻碍声波对鼓膜的伤害,也有抑菌杀菌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耵聍会随着张口,打哈欠等下颚关节的运动,自动脱落排出体外。随意掏耳朵会破坏耵聍对耳朵的保护作用,有可能引起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许多人喜欢掏耳朵,觉得十分舒服。不过近日记者发现,网上却有这样的说法:耳朵其实根本不需要掏。


这让网友们议论纷纷,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是真的吗》栏目记者分别前往北京朝阳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咨询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王宁宇介绍, 从医学上来说,正常人是不需要掏耳朵的


耳朵里有一种正常的东西,叫耵聍,大家称之为耳屎。耵聍是皮肤在耳道里面的一种皮脂腺的一种异化,可以起到防止感染,阻止病虫进入外耳道的作用。 专家告诉我们, 耵聍可以阻碍声波对鼓膜的伤害,同时也有抑菌杀菌的作用。


可是,长时间不掏耳朵会不会像网友所说的使耳道不干净,甚至堵塞耳道呢?



王宁宇医师表示,伴随日常口腔的咀嚼、咬合,我们的啮合关节会来回的运动,这个运动和外耳道有连接,会自动把耵聍排出外耳道。


相反,自行掏耳时,经常是把耳道口的一点取出来,耳道里边的还在里边,而且有可能会把它推到里边去,导致越积越多。


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刘巧平说: 经常掏耳朵会刺激皮肤,使耵聍越分泌越多,对它排出来是没有帮助的,反而容易形成栓塞。”


王宁宇医师还向我们介绍:“耵聍在外耳道里边,是紧贴在外耳道壁上的,掏它的时候,非常容易损伤外耳道壁。我们经常会在临床上看到,有些人因为自行掏耳造成皮肤损伤,严重的还会细菌感染,形成外耳道炎。”



不少人都觉得经常掏耳朵是件很平常的事情,没想到掏耳朵有可能会对自身健康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由此看来, 掏耳朵如果稍有不慎,轻则会出现耳朵红肿,发炎,重则会引起中耳炎,从而导致听力下降,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到医院请医生掏耳朵呢?


刘巧平医师介绍:如果耵聍太多阻塞耳道,会形成耵聍栓塞,出现一些症状。第一,耵聍阻塞外耳道刺激鼓膜,会出现耳堵闷感,听力下降或者耳鸣甚至眩晕。第二,耵聍刺激外耳道皮肤,引起外耳道炎,出现耳痛。第三,耵聍刺激外耳道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咳嗽。 当我 们出现了这些情况的时候就要去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把耵聍取出来。



专家还提醒我们, 不要轻易给小孩掏耳朵。 由于小孩的外耳道皮肤十分娇嫩,又细又窄,所以加大了损伤外耳道的风险,如果有不适,一定要去医院就诊请医生帮忙处理。

来源:央视财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