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逻辑】:解读当前经济现象,剖析背后经济本源,寻找宏观与微观的必然逻辑,只做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的深度阅读,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宏观研究,产业链调研,产业链基本面深度研投,致力于大商品衍生品领域内最具价值自媒体研投平台
由经济逻辑整理出品。
在目前时间节点,关于棉花,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争议。
1.国储棉截止目前大概还有215W 吨,收储调节未来的市场是必然的选择。
2011年至2013年度,我国共计收储1650万吨国家储备棉,其间抛储595万吨,加上2016 年再抛储268万吨,剩余储备量约787万吨。2017年3月至9月抛储322万吨,剩余储备棉库存量465万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2017年11月公布2018年国储棉抛储计划,国储棉轮出从2018年3月12日开始,截止时间暂定为8月底,每日挂牌销售数量暂按3万吨安排。(截止4月28日储备棉累计成交55.77万吨)
按照这个今年抛了250万,
现在剩215万。
2.今年棉花收购时发现减产,而不是增产。
新疆农民收上来的棉花,实地偏向失望也就是说低于棉农的预期。明年三月前不是供过于求,轧花厂跟棉农较量,产量越来越清晰,说减产的棉农越来越多,不像八月份铺天盖地宣扬的增产。细想一下五月大范围冻死冻坏那么多,而去年是增产年份,今年风不调雨不顺会比去年产量还高?再一个九月份天气也不多好,今年棉花晚,很多还没开的,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还是五月低温造成的。再一个上面说的三月份前供大于求,这一段时间是属于轧花厂加工期,这部分量是全年用的,你不能考虑着三月前卖完,卖完了那以后就算抛储加进口也压不住啊。再一个就是现货里的投机需求,轧花厂在第一线,等他们发现没有所谓的增产时,现价都会不会抢收?贸易战对股市可能影响大些,对商品可能影响不大,商品还是供求决定价格,美国人民可能不会因为加了服装关税后少买几个衣服,加多了就转口嘛,这就是贸易商的事。
【2018年9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66.09亿美元,环比减少1.64%,同比增长12.04%。其中,纺织品(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为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8.18%;服装(包括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为160.08亿美元,同比增长8.31%】
贸易战的影响并没有那么严重?
3.国储棉现在也是有限责任公司,自负盈亏,收储要有财政部的预算,所以说收储与否都是市场行为,政策没有出台之前都不好说。
中国棉花缺口单从抛储来看是显而易见,但对这个缺口,我们不能机械静止孤立地看。
一是,尽管长期看有缺口,但近期中期(明年三月前)是严重的阶段性供过于求。多头发力是不是也得选个好时机?节前棉花没上市的时候不进攻,现在进攻?
二是,未来的缺口到底有多大?我们不能以前几年的需求来匡算,未来的需求增加,则缺口增大;未来的需求减少,则缺口缩小。看后面的需求吧。
三是,商品价格不单是由供求决定的,与宏观特别是金融环境有很大关系。2011—2012的期货34000肯定不是供求起的决定作用;2016一季度期货跌到一万肯定也不是供求起的决定作用。后面全球的宏观形势的走向,我相信谁也没有定论,但股市是一个窗口。
四是,国家棉花直补最终将国内棉花湖泊与全球五湖四海联通,实现全球供求调节。
4.目前抛储加进口配额导致市场供过于求的状态,40W吨仓单对期货盘面是一个严重的压制。
欢迎商品,债券,宏观,投资总监,研究员,分析师,大宗商品各产业链研究员入群(汇聚全国3000名公募,私募基金经理,3000名产业链高级研究员,1000名宏观研究员,10000名大宗商品现货商)
点击原文阅读,填写相关信息后,报公司+岗位+姓名加微信群,添加逻辑君微信:xelogic 加入宏观商品债券及产业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