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都娱乐周刊
中国娱乐第一刊、《南都娱乐周刊》官方微信账号
51好读  ›  专栏  ›  南都娱乐周刊

在烂片的银河里,有一个神奇的霸主叫“游戏改编”

南都娱乐周刊  · 公众号  · 娱乐  · 2017-02-27 22:15

正文

1

1993年的好莱坞发生了一件事,那一年,有一部叫《超级马里奥兄弟》的电影上映了,《超级马里奥兄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超级玛丽》,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部重量级游戏改编的电影。


90年代的任天堂多牛啊,几乎每个在那个年代长大的少年都玩过《超级玛丽》,以至于到现在,拍电影提一句任天堂都成了心照不宣的怀旧代名词。

电影《超级马里奥兄弟》于是来势汹汹,光是投资就达到了4800万美元。

4800万美元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当年的票房冠军,以特效逼真震惊世界的《侏罗纪公园》的投资也就6300万美元。


更有甚者是这部电影找了四位导演执导,戛纳影帝鲍勃霍斯金斯主演。

最终票房?嗯,2092万美元(《侏罗纪公园》光是北美票房就4个亿),赔了个底朝天。

但正如很多电影一样,票房惨败不代表电影的失败,本片的IMDB评分高达……4分。

好吧,这的确是个超级大烂片。

但作为首部游戏改编的电影,它意义重大,它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游戏改编的电影,不可信。

2

也许你没看过这部电影,但它确实在中国播放过,CCTV6,打开电视看电影,走入影院看电视。

如果你还没印象,可能是因为实在太烂,你看了几眼就转台了。

这叫选择性记忆,不信?你记得五年前有什么烂片?

但《超级马里奥兄弟》的牛逼之处是即使那么烂,即使赔那么狠,却也掀起了一股游戏改编电影的狂潮。

并成为许多人的童年阴影。

我的童年阴影便是第二年诞生的《街头霸王》。


那些年硬汉真的很红啊,施瓦辛格史泰龙,外加尚格云顿,丝毫没有现今娱乐圈的娘气。
 
到底有多红呢?那时候每次逢年过节,我表哥家的录像机总是放映这几个人的电影,以及成龙李小龙,一帮人在那里嗷嗷叫。


尚格云顿的《街头霸王》自然是很常见的选择,久而久之,《街头霸王》便成了我的童年阴影。

由此可见,所谓童年阴影都是那些大人们带来的,就像你们现在追各种奇葩仙侠剧,没准也会成为后辈们的阴影。

但好歹说,《街头霸王》很红,票房也不差,没亏,IMDB的3.8分他们看不到。


3

当然,不能说《街头霸王》就否定游戏改编电影这种方式,只是那些年,只要是游戏改编的电影,都很烂。

什么《真人快打》,什么《双截龙》,什么《银河飞将》,嗯,一部比一部差。


以至于后来《古墓丽影》出来的时候很多人惊为天人:哇,原来游戏改编电影也会……不那么差?

虽然IMDB只有5.7分,但对于徘徊在3、4分上下的游戏改编电影来说这已经是质的突破了,真是票房……票房单丰收,由此带来又一波改编热潮。

但是讲真,你们是因为什么原因看的这部片呢?反正我当时看到的封面上朱莉的大胸……


所以说,即便是游戏改编,吸引人也是王道,你看正在上映的两部电影,《刺客信条》和《生化危机6》,《刺客信条》吸引人的是法鲨的美颜盛世,《生化危机6》则是……说实话,我都不知道你们为什么会去看这片。


4

《刺客信条》是育碧出的第一部电影(《波斯王子》不算),和之前卖版权不管不同,现在的游戏公司喜欢撸起袖子自己来。

众所周知的就是去年的《魔兽》,虽然暴雪嚷嚷着要收回版权什么的,但参与这部电影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了,即使可能参与度不大。

只是鉴于本片投资了1.6亿美元,所以即便有4亿多的全球票房,最终也是没赚。

不过,《魔兽》也是创造纪录了,一是票房纪录,一是评分纪录。


票房我能理解,虽然没赚但数字还是摆在那里,但评分,就真的难以明白了。

本片的IMDB有7分,豆瓣7.5,大受欢迎,虽然,稍专业一点的metacritic给的分数只有32分。 

这也就证明,给游戏玩家拍电影,大有可为,毕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有时候这个度很难把控,粉丝讨不好,路人一脸弃。

譬如,《刺客信条》。


5

作为没玩过几天《刺客信条》的人来说,《刺客信条》真的很难懂啊。

我不明白那个不像苹果的苹果到底干什么用的,也不明白那个全息投影怎么计算奔跑的距离,甚至更不明白那只出现无数次的老鹰到底是什么作用?

总之是处处设障,于是看得死气沉沉,几度欲睡。

但也有我明白的地方,比如我大概猜测到那个草草收场的结尾是因为没经费了,毕竟电影的投资只有……什么?这种特效的投资也有1亿多美元?

也许,法鲨都是特效做的吧,还是说,把做特效的钱都给了法鲨?


6

但是相比于《生化危机6》,《刺客信条》可以算是良心之作了。

《生化危机》算是早一批捞到金的游戏改编电影,2002年出第一部,也成为很多人的丧尸片入门。

不过你很难想象,就这玩意,居然能拍到第六部?

而且几乎都是一个叫保罗安德森的人拍的,演员是他老婆,从27岁捧到42岁。


这个保罗安德森也是一辈子只怕一个类型电影的人,那就是游戏改编,比如,前面说过的《真人快打》。

不管怎样,这第六部已经上映了,而且还是内地影院上映。

说实话,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没反应过来,上映?人家在北美的分级可是R级啊!

但旋一想,其实没什么好担心的,我们有剪刀手,有谁怕过谁?

果然,7分钟没了。


但即便如此,电影还是很恐怖啊!你想想,你戴个3D眼镜去电影院,结果眼前一片漆黑,只听到鼓鼓咚咚的声音,多恐怖啊,你以为自己眼睛瞎了!

至于你问为什么全是夜戏还整出个3D出来,我哪里知道啊,我只知道,从电影院出来,我感觉自己看了部枪版,除了主角,其他人的脸我都没看明白。

想一想,好像是参加了一场《最强大脑》呢,辨脸识人,超越王昱珩。


7

其实《生化危机6》最牛逼的倒不是搞了部黑糊糊的3D电影,而是从头到尾洋溢着死亡金属的气质。

电影的摄影像是吃了摇头丸,四处摇晃,电影的剪辑像是掷骰子定的剪辑点,乱七八糟没有章法,电影的配乐简直是为了测试心脏病患者而准备的,一通叮叮铛铛各种碰撞。

我能想到的也就是那些地下乐团的现场可以与之媲美。

再加上这近乎无脑的剧情,完美匹配。


但并不是说这部电影就一无是处,它至少宣告了这个系列的终结,你看名字,“终章”,多么可喜可贺。

等等,慢着,结尾说还要继续战斗是什么鬼?


8

所以说,没有最差的游戏电影,只有更差的游戏电影。

其实游戏改编电影是有其先天优势的,有粉丝基础。

只是,它们存在着太多的先天不足。

本来电影是应该解决这些先天不足的,可是现在的片商们,大多只盯着“粉丝基础”这四个字了。


粉丝基础是多少呢?以《刺客信条》为例,前段时间新闻说发售过亿了。

看起来很厉害,但是啊,这个系列已经卖了十年了,出了十二个版本,分摊下来,粉丝基础也就是千万级。

更何况游戏粉丝转化率呢?只盯着这个数字,是不是有点买椟还珠?

于是北美捷报传来,1.2亿的投资,北美票房5400万。


和《魔兽》不同的是,华语票仓再也拯救不了这部片了,它在努力发挥人道主义精神,去拯救《生化危机6》去了。

华语票仓真是全球电影的后盾啊,虽然不知道来当救世主的到底是观众还是电商。


9

《电子世界争霸战》不算的话,从第一部《超级马里奥兄弟》算起,游戏改编电影已经存在了24年了,差不多1/4个世纪,在这1/4个世纪里,偶尔出现一些诸如《寂静岭》、《波斯王子》之类的及格作品,大多数则是折戟沉沙,票房口碑两不靠。

事实上我们甚者可以说,如乌维鲍尔之流的烂片当道是这类电影的常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观?其实很简单,你看现在热门网文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有几个好的?

本就是不同的行业,改来改去不就是图个票房收益?

你解决了游戏与电影的互动性差异问题没?你有把握一边讨好粉丝一边满足路人?你真的了解游戏的精髓?

为了利益瞎改一通,更有甚者,有些导演甚至都不具备拍摄一部好片的能力。


10

幸好,向来热衷跟风的中国,还没有游戏改编电影的做法(那个叫《洛克王国》的幼齿动画除外,嗯,《奔跑吧兄弟》大电影也不算)。

也或许是因为中国游戏的原创力不足,本来就是快餐游戏,谈什么改编呢?

然而这终究是迟早的事,毕竟改编成电视剧都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按照现在大IP一窝蜂的情况来看,不会等太久。

你看,腾讯就宣布了,在他们的计划里,有两个游戏即将改编成电影。

其中一个监制是阿甘。

是不是很期待?

我反正是很期待,因为,吐槽网文改编已经吐槽恶心了,我们需要换个姿势,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