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人读书会
青年学者徐瑾发起,与明白人一起读财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嘉新闻  ·  集体爆发!飙涨! ·  昨天  
读嘉新闻  ·  集体爆发!飙涨! ·  昨天  
7M投资笔记长文  ·  今天注意!!! ·  2 天前  
淘股吧  ·  根据市场的盘面去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人读书会

蚂蚁上市暂缓,美国大选出炉,世界怎么了

经济人读书会  · 公众号  ·  · 2020-11-04 16:31

正文

一语成谶。


昨天, 《徐瑾经济人》就说,如果影响蚂蚁,那么马云在外滩的演讲可能历史上最贵演讲之一。 话音未落,新闻传来,不仅仅是股价波动的问题,而是上市暂停的问题。

我们梳理一下最近时间线,先是马云外滩演讲刷屏。 (关于马云演讲到底说了什么,可以关注公号《徐瑾经济人》或者《徐瑾财经》,回复0 查看)

其次,本来前不久蚂蚁金服敲定上市价,创下最大IPO记录,然后马云等人被约谈,蚂蚁集团发表回应会深入落实约谈意见,继续沿着“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的十六字指导方针。


今日蚂蚁金服国内科创板上市暂停,港交所上市暂停。—— 不过一周时间,这一连串的操作下来,让人眼花缭乱,简直如同一出出宫斗戏。


公号徐瑾经济人一个老朋友说,接下来的新闻,如果不是战争,他都没兴趣跟了。 在马云被约谈之际,除了不少解读新闻,公号《徐瑾经济人》就曾说过,背后信号在于,时代趋势变了,有什么信号?

1

高杠杆的风险

诸多争议,首先涉及了蚂蚁金服本身业务模式。

这一次,蚂蚁金服如果上市成功,估值超过两万亿人民币,市盈率接近100倍,几乎是银行保险类10倍。主打的概念,还是金融科技。

无论如何放大科技含量低调处理金融定位,蚂蚁金服的业务离不开既金融。蚂蚁利润中,花呗借呗的份额不低,这就让人很多人诟病,这不就是消费贷公司?更重要的,通过不断的资产证券化和增资,这块业务不断加大。


东吴证券一份报告就指出,“ 2016~2017年,蚂蚁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大量发行ABS将信贷资产出表,规避杠杆限制的同时以低成本融资(优先级收益率通常4%~5%),但2017年现金贷新规要求表内外合并计算杠杆,限制了ABS出表的空间 。”

他们尤其强调, 蚂蚁转向了数字助贷,核心是蚂蚁输出并管理资产,赚取“技术服务费”

——

基础的数字助贷模式中,客户先后通过蚂蚁、金融机构的风控审批,贷款资金大部分由金融机构出资,蚂蚁少量出资(自有资金的收益已经不是核心),同时蚂蚁负责贷后的实时监测、催收、互联网诉讼等环节,但并不对金融机构的资金信用风险“兜底”。


然而,潜在问题恰恰也出在潜在风险和可能兜底之上。

2

金融的特殊性


上面谈到诸多业务模式,看起来是不错,但是不要忘记,金融本身就很特殊。


说到底,在中国的格局之下,做金融,天然就是有垄断的行业壁垒,很多时候就是监管赏饭吃。如果一边套利一边还要骂,那么显然有人看不惯。

在马云被约谈的同时,一般人没注意到,还有份重要文件出台。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防范网络小贷业务风险,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几乎同时,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发文,直接点评蚂蚁旗下花呗借呗——强调借呗与银行提供的小额贷款无本质差别,“花呗”与银行信用卡业务基本相同,但分期手续费高于银行,与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 ,实际上是“普而不惠”。


他的结论甚至指向垄断,“ 针对寡头垄断行为,要就相关公司是否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情况,组织开展消费者问卷调查。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防止赢者通吃,“店大欺客”,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更不用说,作为金融平台,具备很大外部性,涉及亿万用户,这个时候监管考虑就金融稳定以及金融安全甚至社会稳定。马云讲话之前几天,刚好是刘 鹤主持召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

这可以说一次高规格的定调,其中内容公号《徐瑾经济人》也聊过。会议强调, 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

基本口径意味什么?强监管的时代来了。

3

强监管的时代来了

在变化时代,需要认清楚趋势。

在互联网金融、新经济、数字货币鼓噪下,很多人都发出各种呼喊。但是,我多次强调,这些人士,其实不理解金融的监管思路,甚至不具备和监管对话的能力。


这种气质,你可以说草莽气质,在行业野蛮生长时候甚至是优势,可以抓住新机会打破新规则发现套利机会,但是一旦等到行业成熟开始规范, 那么这种无知,就会成为致命的劣势。



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这意味着金融甚至科技巨头,会面临更强大的监管,中国和国际都是如此。


前面说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也指出这点,“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要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在中国看这个问题,有更多含义。抛开业务谈点宏观。通过这一事件,某种意义,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金融在当下的地位。


这个地位不是比谁钱多,而是在于整个格局中重要序列。


民营金融业就不说了,即使国有金融,其实定位也在于服务实体经济,这意味着,金融还是被界定为虚拟经济。换而言之,从某种意义上,蚂蚁的战略重要性,也许并不如华为。当然,通过这一次,如果蚂蚁能够再启上市,将金融牌照坐实,也不全然是坏事。

这背后,其实也软阶层和硬阶层碰撞。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有钱还是软阶层,什么是硬阶层。对此,我一般笑而不语,真实的答案就是公号《徐瑾经济人》昨天的判断—— 实力来自秩序的生产制造能力,财富只是秩序的泡沫。

2020年,实在太魔幻了。有人说,中国社交网络当前三大主要矛盾:挺川普还是挺拜登,挺华为还是挺Iphone,挺马云还是挺监管。

蚂蚁的事之外,其实还有这次美国大选。关于这次大选,很多人认为善恶之争,我认为其实是左右之争。目前基本定了,你怎么看当前结果?


这也许中短期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浮游浑浑噩噩,兀自不觉,关注并且等待吧。做个明白人,也许无法改变结果,但是可以让自己擦亮眼睛,看得更清楚一点,不会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本文首发于公号《徐瑾经济人》,作者近期出版《趋势:洞察未来经济的30个关键词》)


乘着双11,知识星球活动, 公号《徐瑾经济人》社群也做个活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