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2016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工业投资数据的梳理,大家可以发现,工业投资增速呈现冰火两重天。15个副省级城市中,只有6个城市出现了正增长,9个城市出现负增长,最高的同比上升了41%,最低的同比下降了79.5%。
其中,青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12亿元,连续四年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同比增长11.6%。
长春作为副省级城市中唯一一个实现工业投资正增长的东北城市,2016年重点推进建设了20个重大产业化项目、58个新增产值亿元以上达产项目、780个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项目。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420亿元,增长15.2%,在副省级城市中分别列第2位和第3位。
成都大刀阔斧地推进“工业强基”行动,工业经济稳步回升。2016年,成都工业投资增速达41.0%,居15个城市之首。而长期与其并驾齐驱的武汉,工业投资呈负增长,与成都相差近57个百分点。
武汉工业投资自2015年起开始呈现放缓迹象,当年增速仅为6.2%,排名全国第10;2016年,武汉工业投资出现两位数下滑,增长首现负数。
对此,武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表示,全国性宏观经济走弱,民营企业投资意愿普遍下降,往年投资基数较高等都不能成为等待观望、畏难不前的借口。“新衙门作风”露头,部分干部缺乏担当、安于现状,招商引资氛围淡化、力度减弱,部门服务不到位、办事效率低,才是武汉发展的“绊脚石”。振兴武汉制造的旗帜不能丢。
面对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全球制造业格局深度调整,深圳迎难而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发展稳中有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与效益稳步提升,总体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贡献突出”的特征。
2016年,深圳完成工业投资691.6亿元,增长17.1%,创历史新高。中芯国际芯片生产线、柔宇国际柔性显示基地、坪山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华讯方舟中国天谷、大疆创新总部基地及日东光学偏光板前工序等重点工业项目集中开工,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深超光电低温多晶硅液晶面板和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顺利投产,形成了具有创新发展实力的高端特色产业集群。
当下,工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推动城市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说,提升工业经济硬实力,各市还是会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民营企业及外资投入。
(梳理材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人民网/长春日报/长春人民政府网/湖北日报,在此一并说明及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