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职场说
聚焦医生职场,洞察职业风云。我们致力于为广大医生提供最全面、最实用的职场指南。关注科研职场说,让您在医学的职业道路上不再迷茫,一路畅行。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职场说

资深医生批年轻医生难带,网友却称自我意识觉醒,谁对谁错?

科研职场说  · 公众号  ·  · 2025-02-10 17:2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广东妇产科医生分享指导年轻医生困境引关注,代际职业观差异、职业流动性、带教制度缺陷等问题凸显,改革迫在眉睫。




近日,一位在广东工作的妇产科医生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了她在指导年轻医生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


图片


这一话题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她描述了部分新生代医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的问题,尤其指出一名00后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不仅病历书写能力薄弱,连基础的换药工作也无法胜任。


尽管该生志向是成为外科学硕士,但其行动和态度却与目标相距甚远,甚至连指甲修剪这样的细节也显得不够专业,这让护士和带教医生感到苦恼。


巨大的代际鸿沟


许多有经验的医务工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感到无所适从,如何激励新一代医生的学习态度成了一项艰难任务。


在为这名学生评估实习表现时,她总是陷入两难:如何客观地在实习报告中反映出他的表现不足?


图片


当前,医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变革,尤其体现在年轻一代医生与老一辈之间的职业观差异。


与过去的无条件服从和重视资历的传统截然不同,如今的医学生成长于一个强调自我个性的时代,他们寻求的是工作与生活的协调平衡,而非简单的奉献工作。


这种内心的差异在职场上表现明显,使得“年轻医生难以指导”成为资深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


职业流动性的影响


医生职业的流动性变化也不容忽视。以前,年轻医生通常在一个机构内长期供职,而如今他们倾向于不断寻找既能实现自我价值又能提供工作满意度的岗位。


这使得年轻医生对工作单位的忠诚度下降,"奉献精神"不再是他们的核心关注点。他们关注的是能否在宽松的环境下工作,并能兼顾家庭生活。


与此同时,资深医生在带教工作中感到压力倍增。带教任务不仅需要投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还需保持持久的教学热情,适应不同背景和性格的学生。


但是现行制度未能为这部分付出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带教医生的积极性。


面对繁重的工作量,附加的教学责任无疑引发了他们的抵触情绪。


新一代的思维方式


如今的年轻医生不再看重传统所谓的"体面",他们拒绝接受不公正的对待,并拒绝隐忍批评或上司的命令。


他们勇于表达不满,甚至无惧面临冲突。这种敢于自我表达的发展趋势,使他们在职场中不再只是被动接受。


在他们看来,医院只是人生旅程的一站,上级也只是短暂的同行者。这种观念使他们能够以沉着的态度面对工作,打破传统的权威架构。


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学院校和医院管理者需要重新审视如何对待年轻医生的策略。


为迎接新一代医生的到来,教学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已然迫在眉睫,以更好地符合现代职场的需求和变化。


理解并接受年轻医生的反馈和需求,将是医院在未来实现医护关系和教学质量的平衡的关键。


结语


吸收年轻一代带来的创新能量,逐步调整陈旧的教学和管理方法,或许将成为医学领域获得持久发展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的进步背景下,惟有鼓励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尊重,方可实现医护团队中的和谐与进步。


年轻医生的崛起并非对传统的全盘否认,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迈向一个新高度的发展的必然之路。


点点 转发 ,转发给你想要分享的人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