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库
提供及时、准确的法律专业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人文历史  ·  大唐名将李靖,为什么乱入殷商“封神榜”? ·  昨天  
新周刊  ·  将奶奶封存进2英寸的游戏卡带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如何克服“假期综合征”? ·  2 天前  
中国妇女  ·  开工加油!致每一位启程的奋斗者 ·  3 天前  
中国妇女  ·  开工加油!致每一位启程的奋斗者 ·  3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北大优秀博士论文 | 窝阔台汗时代大蒙古国研究 ·  4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北大优秀博士论文 | 窝阔台汗时代大蒙古国研究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库

2024年中国保险并购市场回顾丨威科先行

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库  · 公众号  ·  · 2025-02-06 17:59

正文

作者 | 余华良、李金洋

机构丨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

* 本文为威科先行独家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保险业股权市场整体情况

2024 年,基于我们的观察以及监管和市场统计数据,中国保险业股权市场整体依然比较冷清。

在新牌照发放方面,2024年有东吴财险、法巴天星财险和美国保德信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筹建,另有西班牙曼福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获批开业;2023年有申能财险、海港人寿和中邮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筹建,中国渔业互助保险社、中汇人寿、海港人寿、瑞众人寿和中邮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最近两年,新牌照发放速度依然非常缓慢,新批的几家内资财险及寿险公司都是为了进行风险处置,承接有关问题险企的业务。2024年9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强调要依法从严审批新设保险机构,优化机构区域和层级布局,稳妥有序推进减量提质。在此政策指引下,新牌照发放将难以提速。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公司官方网站)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在增资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共有20多家险企宣布增资计划,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监总局”)批准增资的有20家,合计获批增加注册资本金190多亿元,其中引入新股东的有7家(长江财险、信泰人寿、百年人寿、国民养老、锦泰财险、复星联合健康及珠峰财险);2023年共有约30家险企宣布增资计划,获得金监总局批准增资的有22家(24笔),合计获批增加注册资本金约370亿元,其中引入新股东的有10家(中农财险、财信吉祥人寿、华海财险、北大方正人寿、易安财险、长江财险、爱心人寿、复兴联合健康、长城人寿及华贵人寿)。增资的保险公司,就公司规模而言,较多为中小型险企,一般以满足偿付能力监管要求为主要目的;就认购股东而言,原有大股东注资的较多,而入局的新股东多为地方国资,也有部分外资机构和民营企业参与增资。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公司官网)

在股权转让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共有约40家险企涉及股权转让、挂牌出售以及司法拍卖等股东变更事项,获得金监总局批准的有8家,其中引入新股东的有3家(众诚汽车保险、三峡人寿及京东安联财险(关联公司间转让));2023年,有40多家险企涉及股东变更事项,获得金监总局批准的有9家,其中引入新股东的有3家(国任财险、海保人寿及易安财险)。在市场环境及监管限制等因素影响下,近两年保险公司股权交易市场中待交易的标的众多,但难寻合适的受让方,有多笔股权历经多次挂牌甚至折价仍未达成交易。


(数据来源: 国家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各大产权交易所)

在资本市场上,中国险企上市公司近两年的股价波动较大。2023年上半年,险企股价总体呈上涨趋势,8月起开始震荡下行,该震荡持续到2024年3月,4月起虽然利率持续下行,但保险股的涨跌幅表现一直好于市场,直至9月份,保险股价实现了进一步的大幅上涨,并维持到了2024年末。根据Wind数据库统计,2024年全年保险板块实现42.52%涨幅,大幅领先于各大指数,表现十分亮眼,但股价的提升对于未来的保险机构股权交易有何种积极影响尚有待观察。


(数据来源: 东方财富网上证指数和保险行业指数各月度收盘数据


二、央国企加速退出,地方国资和外资成接手主力


2023 年6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强调国有企业应坚持聚焦主责主业,严控主业投资,加大退出非主业的力度,促进资源向主业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2023年11月,国资委党委扩大会议强调中央企业开展金融业务的目的是探索产融结合,实现以融促产,推进实业更好发展。国资央企要坚持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着力严控增量,切实优化存量。2024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并明确要求各级企业和机构进一步强化金融风险防控。2024年6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在扩大会议中明确,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

在此政策指引下,多家央国企加速了回归主业的动作,纷纷转让持有的险企股权,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今已有约30家央国企披露了其关于保险公司股权的挂牌转让,且随着2024年6月“退金令”的发布,6月之后的股权转让公告更为频繁,约占全年转让总数的七成。


(数据来源: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各大产权交易所)

央国企退出后,急需合适的受让方,地方国资成为了最为活跃的受让群体。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有包括信泰人寿、百年人寿、锦泰财险、长江财险和三峡人寿5家险企引入地方国资新股东,其中增资额度最大的信泰人寿增发新股约52.04亿股,全部由物产中大领衔的四家浙江国资股东认购,共增资93.73亿元。增资后,信泰人寿注册资本也由50亿元变更为102.04亿元,成为又一家注册资本金破百亿的险企。在监管持续强化公司治理监管力度,强调资本穿透的形势下,具备较强实力且信誉较好的地方龙头企业与中小型险企适配度很高。一方面,地方国资的注入能够助力中小险企在融资与增资方面更加顺畅;另一方面,也能为中小险企引入更为丰富的保险业务资源。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公司官网)

2024 年,外资在我国保险市场动作也较为频繁,外资公司仍在通过受让股权、认购新股等方式投资我国保险市场,为中国保险股权市场注入新活力。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公司官网、官方新闻资料等)

与地方国资和外企相比,民营企业接手保险公司股权的案例相对较少。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约36亿元的价格受让了易安财险100%股份,后易安财险更名为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成为唯一一家由新能源车企100%控股的财险公司。


三、保险行业风险处置背景下的并购态势


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近几年监管关注的重点之一,“新国十条”也强调了保险业需要建立以风险监管为本的制度体系,持续防范化解苗头性、倾向性风险隐患,稳慎推进风险处置,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在政策导向和市场变化的双重影响下,部分保险公司因经营问题触发风险处置程序,相关并购案例成为行业变革的重要缩影。

2024 年,安邦集团和安邦财险进入破产程序,上海金融法院受理并裁定七家关联主体实质合并破产清算,成为保险业破产清算第一案。2023年,易安财险通过破产重整完成了风险处置,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让易安财险100%股权,易安财险更名为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2023至2024年期间新获批的内资保险公司也均以险企风险处置为目的,例如瑞众人寿受让华夏人寿,海港人寿受让恒大人寿,申能财险受让天安财险,中汇人寿受让天安人寿的保险业务及相应资产、负债,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几家保险公司中均有20%-40%不等的持股比例。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公司官网)

在稳慎推进风险处置、稳妥有序推进保险机构减量提质的政策指引下,预计以风险处置为背景的保险并购案例仍将继续出现。


作者介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