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最需要的育儿干货!每周一条原创亲子视频,成为更好的妈妈! |
1.1.1 延迟原因
导致未能在出生后及时接种的原因多见于新生儿疾病,即短期或临时禁忌症,如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严重湿疹等[10]。
1.1.2 延迟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Saroha等[7]对31~33周早产儿卡介苗接种的研究显示,出生接种和6月龄后接种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及形成卡痕率分别为94.2%和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6月龄之后接种卡介苗的副作用并未增加。Hesseling等[11]进行了一项延迟接种卡介苗对艾滋病和非艾滋病感染儿童的乙肝-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抗体产生影响的研究,发现延迟接种的卡介苗并不影响其他疫苗抗体的产生。因此, 延期接种并未降低成功率、增加副作用 。
1.1.3 补种要点
存在短期/临时禁忌症或疫情导致的延迟接种时 可以待疾病或接种条件恢复后及时补种,4周岁之前的任何时间完成接种即可 [5]。
<3月龄儿童 可直接补种。超过3个月龄未能接种,需要先进行皮试。
3月龄~3岁儿童 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或卡介菌蛋白衍生物试验阴性者,应予补种。
≥4岁儿 童 不予补种。
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12]。
1.2.1 延迟原因
导致未能在出生24 h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原因多见于新生儿疾病,即短期或临时禁忌症。在疫情期间,大部分婴儿可能会面临第2或第3剂次延迟接种的情况。
1.2.2延迟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gladioglu等[8]比较了两种不同的乙肝接种程序,0-2-9和2-4-9月龄,两组14月龄的检测结果显示发现后者的抗体滴度高于前者,免疫原性更强。Das等[13]进行的一项随机单盲研究比较了0-6-14周和6-10-14周两种不同的接种程序,结果显示两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3%和94.6%,无明显差异,且安全性均良好。
早产是乙肝首剂次未能接种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32周的新生儿。Nagano等[14]对日本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早产婴儿的一项国家调查显示,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2-3-5月龄3剂次程序,共84例完成延迟程序的早产儿中,82 例(98%) 血清抗体阳性,显示了很好的免疫原性。
1.2.3 补种要点
存在短期/临时禁忌症或疫情导致的延迟接种时可以 待疾病或接种条件恢复后及时补种。
建议 在12月龄之前完成3剂次接种 ,其中第1与第2剂间隔应≥28 d,第2与第3剂间隔应≥60 d。
对于超过12月龄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剂次[12]。
1.3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
1.4.1延迟原因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婴儿可能会面临三种情况的延迟接种:
1)满3月龄尚未接种;
2)接种了第1或2剂次,2或3剂次延迟;
3)满18月龄,第4剂次延迟。
1.4.2 延迟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Carlsson等[18]的一项队列研究比较了分别采用3、5月龄和2、4、6月龄接种的儿童,发现在接种后1个月和7个月两剂次的抗毒素血清低于3剂次,但在12~13月龄加强后,两组的免疫原性差异不大。
说明即使延迟接种或在半岁之内剂次接种不够3次,只要在12~13月龄加强1剂仍然可获得同等免疫效力。对于0~2岁的儿童,在12月龄之内,任何时间接种3剂的总有效率都在90%以上。
对于满18月龄的婴幼儿,由于接种了基础3剂获得了较强的保护,第4剂次间隔12~23个月加强不会影响免疫原性和效价,延迟至24月龄接种具有同等效力[19]。
1.4.3 补种要点
接种条件恢复后, 优先补种 本疫苗。
对于尚未接种任何剂次百白破疫苗的婴儿,由于其基本无法获得母传的保护性抗体,难以预防2月龄之内的百日咳发病。如短时间内无法获得接种,建议严格居家隔离,监护人做好防护措施[20]。
3月龄~5岁 未完成百白破规定剂次的儿童,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前三剂每剂间隔≥28 d,第4剂与第3剂间隔≥6个月。
≥6岁 接种百白破和白破疫苗累计<3剂的儿童,用白破疫苗补齐3剂;
第2剂与第1剂间隔1~2月,第3剂与第2剂间隔6~12个月[12]。
A群流脑多糖疫苗(MPSV-A)接种程序为6、9月龄各接种1剂。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MPSV-AC)接种程序为3周岁、小学四年级各接种1剂[9]。
1.5.1延迟原因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婴儿可能会面临三种情况的延迟接种:
1)满6月龄尚未接种;
2)接种了1剂次,第2剂次延迟;
3)3岁或小学四年级剂次延迟。
1.5.2 延迟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徐璐等[21]对南京市健康儿童流脑A群和C群抗体水平监测及A+C群流脑疫苗免疫效果分析显示,接种了1剂次后,抗体阳性率为80%~100%,显示了较好的免疫原性。
闫绍宏等[22]对2~17岁儿童和青少年以及≥18岁成人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或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1剂,均可对疫苗覆盖血清群产生较好免疫应答。
1.5.3补种要点
<24月龄儿童 补齐A群流脑多糖疫苗剂次,两剂次间隔≥3个月。
≥24月龄儿童 补齐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剂次,不再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
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与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间隔≥12个月。
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两剂次间隔≥3年,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对于≤18月龄儿童 ,如已按流脑结合疫苗说明书接种了规定的剂次,可视为完成流脑疫苗基础免疫;加强免疫应在3岁和小学四年级各接种1剂流脑多糖疫苗[12]。
麻腮风疫苗(MMR)接种程序为3剂次,8、18月龄和6岁龄各接种1剂[9]。
1.6.1延迟原因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婴儿可能会面临3种情况的延迟接种:
1)满8月龄尚未接种首剂;
2)接种了第1剂次,满18月龄剂次延迟;
3)接种了前两剂次,6岁龄剂次延迟。
1.6.2 延迟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刘鹏等[23]对不同起始月龄麻疹类疫苗首剂次接种的抗体水平分析显示,接种起始月龄为8~12月龄与>12月龄两组的保护率和抗体水平并无差别。
严睿等[24]对浙江省6~15岁儿童高浓度抗麻疹病毒抗体影响因素分析发现,12月龄及以上接种者的高浓度抗体阳性率高于8月龄接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从全球大量研究的结果来看,8~9月龄和11~12月龄接种第1剂麻疹疫苗的血清阳转率中位数分别为89.6%和99.0%。基于上述证据,部分欧美国家首剂麻风腮12月龄接种[25-26]。
1.6.3补种要点
为控制低年龄麻疹病例,建议满8月龄儿童应尽早接种麻腮风疫苗。
其可与其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同时、不同部位接种,特别是免疫月龄有交叉的甲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等。
如需接种多种疫苗但无法同时完成接种时,则优先接种麻腮风疫苗;若未能与其他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则需间隔≥28 d。
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3个月接种麻腮风,接种后2周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12]。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如未能按照免疫程序及时获得接种,建议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1剂接种[5]。
第2剂补种应与前剂次疫苗间隔≥28 d补种,若已>14岁,不再补种;第3剂补种应与前剂次间隔≥1年补种,若已>14岁,不再补种[12]。
1)新生儿首剂 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需要在出生后尽快接种,尤其是 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新生儿, 首剂乙肝疫苗应在开展助产服务的产科接种单位及时接种 ,并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 ;3月龄以下儿童的 卡介苗 无接种禁忌症者及时接种。
2) 狂犬病及破伤风 暴露后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建议按照预防接种程序及时、全程接种。
1)对于首剂次 乙肝、卡介苗、百白破 等 尚未接种 的小月龄婴儿, 如家庭环境中有可疑患病风险的,应予以隔离 ,减少婴儿罹患疫苗可控疾病的风险。
2) 做好健康防病宣教工作:
在延迟接种期间,监护人及儿童均应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勤洗手,鼓励儿童采用七步洗手法,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以及饭前便后需彻底清洁双手,洗手前尽量不接触口、鼻、眼。
儿童玩具需要定期消毒,如56℃加热30 min、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和紫外线等[35]。
3)要每日做好儿童和所有家庭成员的 健康监测,主动测量体温 。
如家人有不适症状,应主动隔离观察,防止与婴幼儿交叉感染[36]。
本文授权转载自: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微信号:erbaozazhi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
流感药-奥司他韦,你知道它该怎么用吗?
▼
教你识别「流感」与「感冒」的区别
▼
▼
更多分月龄绘本在这里!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
叨叨还为大家按月龄整理了分月龄育儿
就等你来领啦~~~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星标 DrG科学育儿
发送 分月龄
就能获得0-3岁育儿知识汇总
轻松躲避育儿误区
关键词列表
辅食|睡觉|不能吃|发烧|感冒|血常规
钙铁锌|屎尿屁|支气管炎|流鼻涕|咳嗽
腹泻|呕吐|过敏|幼儿急疹|抗生素|流感
热性惊厥|湿疹|便秘|出牙|疫苗|疫情
......
关注「DrG科学育儿」回复关键词
即可获得相应科普
|
虎嗅APP · 任正非亲自出马,华为与徕卡的战略合作是营销还是认真? 8 年前 |
|
二次元观察 · 【趣图】汪:按完就跑真TM的爽! 8 年前 |
|
年糕妈妈 · 狂长草 | 佛爷同款 王源同款 小七同款 甜馨同款,你要不要试试有多软? 8 年前 |
|
青核桃 · 有哪些歌曲因为巧合而十分相似?我已经不会好好唱歌了 8 年前 |
|
百姓关注 · 吃到这6种坚果,马上吐掉并漱口!有些毒性是砒霜的68倍! 8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