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JZCreative
Digital Marketing(数字营销)研究机构与独立厂牌,探讨一切技术流营销:策划/投放/运营/排版/H5/电商/建站/PPT/Prezi/平面/交互/视频/音频/数据可视化/EDM/CRM/机器学习……除了干货,其它什么也没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黑马营销  ·  UM优盟推出Full Colour ... ·  16 小时前  
安利云学堂  ·  雅姿宏邦奇亚系列新品培训视频上线啦 ·  18 小时前  
销售与市场  ·  水果卖那么贵,百果园为什么还亏损? ·  昨天  
销售与市场  ·  狠人董宇辉,“退出”与辉同行!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JZCreative

高校新媒体涨粉困难,怎么办?

JZCreative  · 公众号  · 营销  · 2018-11-14 23:02

正文


第五轮「新媒体运营与 HTML5 设计」高校公益巡讲刚刚落下帷幕,此前主讲人计育韬和赵国梁老师最常在答疑环节被问到的就是 —— 高校官方账号涨粉困难,阅读下滑,怎么办?

“蹭热点”的流量导向不可取

我们注意到,当下的高校党组织 / 团组织 / 招办 / 学生会等普遍进入了选题瓶颈期。每次选题会,同志们围坐一圈抓耳挠腮,普适 于校园的话题在这两年翻来覆去已无新意。



这时候,很多高校新媒体开始基于“市场观察”,发现“追热点”有利可图。但是在尝过一两次甜头后发现, 追热点其实极度消耗精力,高校新媒体也往往不具备营销号的流水线规模化运作机制。 更重要的是,当一个新媒体选择“追热点”时,它的竞争对手就变成了形形色色的行业头部八卦大号,进一步失去校园新媒体的自身优势。



另外,昨天我们发布了 《9800多新媒体被封号!》 的行业新闻,其实是给一些在“热点”中迷失自我的党政新媒体敲响了警钟。而校园新媒体,可以偶尔通过“热点”巧妙推进某些校园具体工作,但绝不能转为一个“追热点”的账号,自甘堕落。

挖掘学生本质需求

才是选题方向

学生的本质需求集中在哪里?归根结底集中于校园学习和校园生活。 站在产品思维角度 一个用户不关注你,或者不阅读你,用大白话讲,是因为你 没有用 。一个 没有用 的新媒体,也就无从谈涨粉,谈促活。



一个好的现象是,很多高校新媒体一直在坚持就一些校园先锋人物比如明星教师 / 大牛学霸 / 校园事件做各类深度访谈,这些新媒体文章的阅读量通常都是比较可观的。但我们就止步于此吗?



很多时候,高校官方账号应该进一步关注到学生的学习问题。就好比一个省 / 市团委要通过青安岗、突击队、红旗手关注到社会经济生产问题一样,高校的新媒体为什么不主抓服务学生的学习痛点?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每到期中期末马基毛概考试前,学生的痛点是什么?那就是复习方向无用下手,参考材料一抓一把。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学校的打印店里挤满了复印马基毛概材料的学生。但是具体哪些材料有用?这背后带来了多少纸张浪费?这时候,校党委 / 团委完全可以将历年真题,考验政治题精选等整理在新媒体提供给同学。 这些材料对普通学生来说,其实非常难收集,而如果高校新媒体能够承担起服务价值,不仅是在帮助学生提供成绩,同时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切实行动。



但是有多少高校新媒体想到过?推送过?至少我没有看到过。



又比如,四六级考试前夕,学生的痛点是什么?他们需要在网上到处搜索可用的真题音频和视频,或者在找不全的情况下只能掏钱付费购买纸质试卷材料。而我们以一篇推文 《英语六级答题卡》 为例,通过图文的排版技术,将四六级听力的音频、做题功能复制到了微信图文中,并支持答题卡查阅,大大方便了同学们在此期间的学习。



又比如,期中期末不少课程需要答辩,那么高校官方账号为什么不提供一些 PPT/Prezi 教学图文?模板下载?日常学习中为什么不提供一些专业课优质书单?为什么不提供每周空余自修教室安排情况?



这些选题方向不胜枚举,精准命中学生的普遍需求,但又恰恰是大多数高校新媒体忽略的。



另一方面, 服务 可以向更深层次探索。以 华东师范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为例,几乎是每年微信大会的获奖常客,因为他们的 企业号 都完成了深度开发,能够为学生提供快速的校园卡充值、教室查询、成绩查询、运动器材租赁等一条龙校园服务。



服务,永远是新媒体涨粉最快的思路。 中国最大的微信公众号,是中国移动( 1 亿 + 粉丝)。各类商业领域中流行的 Wi-fi 增粉、体重器增粉、娃娃机增粉、打印机增粉等是无数头部大号的选择。如果你的高校新媒体确实进入了涨粉瓶颈期,那就应该着手规划服务开发,找到校园学生的生活需求,组建你们的开发团队。

让归属感更具有互动感

具有归属感特征的高校新媒体内容是常见的高阅读富文本。简单的案例,是校庆主题的文章,往往有非常大的 PV 表现;复杂的案例,是 歌词改编 式活动,典型事件是此前《南山南》的高校版歌词改编共诞生了 26 10W+



而令运营人相对困惑的是,传统的 校园美景 校史介绍 等题材也具有归属感,但是为什么阅读量表现不如从前?实际上,这些内容可以更具有互动性。



如吉林大学的校园美景展示,是一套 《吉林大学找不同》 的互动游戏图文,利用了 SVG 高级图文排版透明度动画,提高了同一张校园风景的用户停留时间;又如山东大学的这期交互图文 《十道题检测你是 山东大学霸 还是 山东大学渣 !》 ,利用了 SVG 交互式答题卡的设计思路,让校史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解决编辑流转率问题

高校新媒体的编辑人员流转率极高,每过一个学期成员会大幅迭代。于是,与之对应的内训、交付工作要从头再来一次,费时费力的同时也使得新媒体内容的连贯性与规律性大打折扣。



由于每个新编辑的能力层次不齐,对排版、选题、色彩的偏好又各不相同,于是高校新媒体也就极度缺乏商业新媒体的 VI 视觉识别系统、选题池等工具。



因而在这个“传宗接代”问题上,第一建议是要构建高校新媒体的 VI,对封面图、多层级标题、正文、图片、尾部等 HTML 的 CSS 样式做固定规范, 使得排版成为一件类似“拼积木”的工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