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以建交25周年的历史时点,内塔尼亚胡率领号称“以色列出访史上最大商务代表团”抵达北京,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而在三天的访问行程中,百度创始人、董事长李彦宏,是内塔尼亚胡此行唯一单独会面并且专门举行公开对话的中国工商界代表。
为什么这一次是百度?为什么是李彦宏?
正如内塔尼亚胡在见面会上所提到的被英特尔以153亿美元收购的以色列无人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今天的以色列其实早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诸多中国企业家海外游学就是以以色列为考察目标。
而此刻当内塔尼亚胡要把以色列带到创新的下一阶段时,他单独会见了李彦宏,据悉在3月21日见面会之前,二人先在小黑屋里进行了一次“私聊”。
从透露出来的照片看原计划的一对一变成了多对一,内塔尼亚胡与自己的智囊团一同参加,有以色列驻华大使、总理办公室总司长、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国家经济事务顾问等等。
“私聊”内容不得而知,但从对话结束之际,李彦宏将自己参与撰写的《智能革命》一书送给内塔尼亚胡来看,人工智能必然是核心主题之一。
最有意思的是,看到内塔尼亚胡对这本书非常感兴趣,技术男、耿直Boy李彦宏还顺手安利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百度移动端就能(把这书)翻译过来”。而临别之前,总理对也李彦宏提出了一个“小小的希望“:“希望邀请百度,邀请李彦宏先生到以色列。”
当然,创新的方向、人工智能的未来正是这场名为“Innovation meets Innovation——一带一路·相逢创新”公开见面会的主题。从整场讨论以及内塔尼亚胡公开邀请来看,已经站在创新巨人肩头的以色列,还将在创新领域继续深入发展,百度则是其在这条路上的“良师益友”。
这是“一个世界级高科技企业与一个世界级高科技国度的相逢”,这其实是一堂顶级创新公开课,中国企业中能胜任这一角色的,的确非百度、非李彦宏莫属。
内塔尼亚胡的确找对了人,双方中,当谈到人工智能、创新挑战时,Robin脸上不经意中又出现了那种纯粹而沉浸其中的神色,这正是技术创新世界里应该有的专注和真挚。
“创新”是以色列的国家名片,也是中以合作的一大关键词
这次内塔尼亚胡携5位内阁部长以及约90名各领域的商界人士组成的超级代表团访华,声势浩大。出访前,以色列官方表,内塔尼亚胡在内阁会议上表示自己“将会见中国多家最大企业的负责人”,并明确表示推进以中两国在“经济、航天、教育、科研、环保”等领域的创新合作与交流是此次访华的核心要务。
3月20日清晨,内塔尼亚胡与11位中国商业巨头进行了一场精英早餐会,其中包括王健林、马云、柳传志以及百度COO陆奇等人。
这场会见让外人有点不解的是,为何百度出席的是陆奇,而不是创始人级别的李彦宏?事实上,当第二天内塔尼亚胡与李彦宏单独举行一带一路·相逢创新”公开见面会的消息出来之后,这一疑问也就迎刃而解。
内塔尼亚胡与11位中国商业巨头进行的精英早餐会
内塔尼亚胡与李彦宏的“私聊”
据了解,在这场早餐会上,内塔尼亚胡重点介绍了以色列在高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势及合作前景。随后,内塔尼亚胡在出席以色列总理商业创新论坛时,继续向台下500余名商界人士呼吁加大对以色列高科技公司的投资力度和范围。
“以色列不仅是创新的孵化器,更是跨界创业的孵化器。中国有制造与市场能力,以色列有先进的技术,”在不同场合与中国企业家见面之时,内塔尼亚胡多次表示,“中以合作是‘天作之合’。”此前,中国资本“出海”以色列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机器人、增强现实及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尤其活跃,百度、腾讯、360等诸多公司都已经在以色列有所投资。
今天,“创新”已经是以色列的国家名片,更有了无人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等诸多成功案例,但此次内塔尼亚胡这次访华与中国企业家的多场见面来看,他仍然呼吁中国企业去以色列投资,进一步推动中以双方共同的创新发展。
但仔细分析内塔尼亚胡与中国企业家的多场见面,这其实从中更透着以色列的某种智慧:
如果说精英早餐会和商业创新论坛传递的是“创新以及商业投资”的信号,那么与李彦宏的“相逢创新”则侧面展现了以色列在技术创新方向上的思考以及对技术层面的把握,
这既是对中国商业界的“另类吸引”,同时也传递出的是中国和以色列在全球技术创新领域的联手发展。
而能与内塔尼亚胡进行这以一场“创新公开课”的,正是在人工智能已经走在全球之先、真正的技术派百度以及李彦宏。
创新公开课传递的信息
以色列人的智慧和谋划,其实从对话环节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当主持人问到“以色列在技术方面会对中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时,内塔尼亚胡谈到了三个领域,净化水、食品和交通,“我认为,包括在环境方面,我们的技术也会做出一定的贡献,比如说清洁的空气,清洁的水,包括食物、交通,都可以由技术做出贡献”。这些都是以色列可以输出的高精尖技术,也将会中以合作的重要方向。
在这其中,内塔尼亚胡特别谈到了新技术对未来经济生活的重要影响,举了无人驾驶车的例子,“未来一定要考虑到交通的发展,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我们要考虑到的并不仅仅是驾驶的系统,还有通过我们电脑化的数据库来控制汽车的状况,以及我们的人工智能,这些技术都会在未来进行融合”,率先将话题引到人工智能领域。
无人车是百度人工智能技术之一,这也更让人理解了内塔尼亚胡与李彦宏单独见面的深层原因,这正是内塔尼亚胡对百度在人工智能创新上的肯定。李彦宏这样形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普及的未来:“可能在未来几年,我们再去机场就不需要过安检了,我们可以用面部识别的技术识别出你是谁,你的背景是什么?系统会识别一切的东西,我相信这个会改变所有人的生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积极部署这个领域。”
创新公开课并没有完成变成人工智能的探讨,随后在主持人的引领下,问起了李彦宏关于“创新挑战”的话题, Robin深有感触地说,创新并不容易,百度一直以来的做法是愿意试错,并从创新出学习经验,百度也不怕失败。
至此,我们已经不用怀疑,这是以色列人与百度联手进行的一场创新公开课,不仅传递了中以双方在技术创新未来的合作前景,又传递了人工智能对于未来生活以及经济的影响,甚至还谈到了创新过程中的挑战,这更需要企业有迎接挑战的勇气。
而这,也是全球科技产业创新的未来方向。
总结:中以高技术碰撞带来新格局
以色列已经是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已经得到全球的认可,但内塔尼亚胡在见面会上,仍谦虚而且心态从容地表示,“以色列是个很小的国家”, “我们在以色列希望可以更好地发展并且使用我们的科技能力,这需要很多的技术,比如说我们的风投,我们也需要有人才、甚至是天才,我们同样也需要有市场。”他对中国的印象则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快速发展。
这样的以色列人,必然还会有更大的发展。事实上,中国同样也有这样的智慧和谋划,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走到世界领先,这都是明证。
“我们是一个技术公司,我们整个收入的15%都会用来投资到研发中,这也是我们中国500强企业当中占比最高的,而以色列也是以高科技而出名的。”正如李彦宏所说,这是一场高科技层面的创新碰撞。而从未来来看,双方必然将在人工智能等诸多方面进行更多的合作与创新。
中以合作、联手技术创新,如何应对创新挑战,可以说,这场创新公开课有着超出一场公开对话所能承载的信息量和价值。
内塔尼亚胡的确找对了人,对话中,当谈到人工智能、创新挑战时,Robin脸上不经意中又出现了那种纯粹而沉浸其中的神色,这正是技术创新世界里应该有的专注和真挚。
=================
读者可以在百度百家、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
腾讯新闻、
新浪博客、UC自媒体平台、新浪微博等各大专栏查看李瀛寰的文章更新。
“李瀛寰”(ID:yinghuanlee)是2013年十佳自媒体、2014年、2015年年度最有影响力自媒体,2015年微博十大科技观察大V。
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
wkd772856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