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楚雄彝绣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以及推动彝绣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楚雄彝绣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作为重点产业扶持。围绕三大转变目标,通过四项举措推动彝绣产业发展,包括养活文化根脉、促进交融创新、激活创新源泉、构建产业集群、盘活彝绣名片、走好文旅融合路以及用活政策保障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楚雄彝绣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楚雄彝绣具有1700年的历史,工艺精美,审美别致,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观点2: 推动彝绣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
楚雄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彝绣产业发展,包括扶持彝绣传承人、建立彝绣传承工坊、促进交融创新、汇聚多方力量开展彝绣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建立彝绣图案数据库、采用多元营销模式等。
关键观点3: 彝绣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成就
彝绣产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包括建立了一系列彝绣基地、吸引了众多绣娘加入、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创造了显著的产值、通过文旅融合提升了彝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
关键观点4: 政策保障和未来发展计划
楚雄市高度重视彝绣产业的健康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保护条例和实施办法,为彝绣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也计划继续加强产业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彝绣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正文
一针一线总关情,锦绣文章映花明。楚雄彝绣距今已有1700年历史,工艺精美,审美别致,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
楚雄市把彝绣作为重点产业扶持,围绕“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3大转变目标,通过4项举措,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交织,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共融,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养活文化根脉,走好非遗传承路。楚雄市深入挖掘彝族传统文化精髓,在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非遗文化上下足功夫。搭建传承阵地。大力扶持彝绣传承人,建立彝绣传承工坊,作为传承涵养文化根脉的重要阵地。定期举办技艺培训、交流研讨会,以非遗传承“老带小,熟带新”模式让彝绣技艺薪火相传,焕发新生。
2024年来举办彝绣培训20期,培训基础绣娘1190多人;
带订单培训5期,带动500名绣娘增收175万元。
促进交融创新。
彝绣传承工坊除彝族绣娘外,也向其他民族的刺绣爱好者们敞开大门,定期举办刺绣技艺座谈会,支持鼓励各民族刺绣爱好者交流切磋刺绣技艺,多元碰撞,共同传承、创新彝绣文化。
目前,彝绣传承工坊已吸纳各民族绣娘纳6400余名,其中,彝族外的其他民族绣娘占比近30%。
激活创新源泉,走好产业发展路。楚雄市充分发挥统战优势,在彝绣保护传承基础上,汇聚多方力量,积极协调社会各界开展彝绣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创新产品研发。建立“校企联合”“校乡联合”发展平台,对接市内职业高中、楚雄技师学院、楚雄师范学院等教育资源,达成帮扶企业协议4个,引入艺术设计、视觉传媒等专业的高校师生资源,共同开发既保留彝族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彝绣产品。
彝绣数字图谱。进行彝绣图案数字化采集和整理,建立彝绣图案数据库,创建彝绣图谱梳理传承脉络,为产品设计提供创新灵感。
目前,数据库已收录彝绣图案1100余种。
多元营销模式。采用“线下体验店+线上集合商城”模式拓宽销售平台,线下通过现场创作展演、精品文创展示、刺绣体验、彝绣写真等形式活态展示彝绣魅力;线上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培养本土网红主播,跨越时空限制,让彝绣产品从彝乡走向全球。从2024年初截至目前,仅楚雄市大过口乡彝花刺绣有限公司实现收入180多万元,其中线上渠道销售额110万元,线下渠道销售额70万元,利润率可达65%。带动200余名绣娘就业增收,其中,刺绣技艺最娴熟的绣娘,每天收入可达160元,有效提振了绣娘们的发展信心。
构建产业集群。
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栗子园社区“彝绣车间”为示范引领,在全市15个乡镇分批次建设打造彝绣基地,打造“一车间一坊一山一街一镇”的楚雄市彝绣特色文化产业链,建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示范户包企制度,彝绣专班对15个乡镇彝绣馆(车间)开展生产指导、政策解读,帮助绣娘们挖掘乡镇特色,创新盘活文化资源,形成“车间引领 荟萃精品”的产业集群效应。
目前有规模以上彝绣企业3家,产值达1万元以上的法人经营户36户,个体经营户13户。
截至2023年,彝绣产值达4399.51万元,增加值431万元。
盘活彝绣名片,走好文旅融合路。楚雄市充分发挥彝绣名片效应,打造一系列以彝绣为主题的文旅活动。举办主题活动。2023年“遇见楚雄・彝绣阅读季”系列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各类彝绣、图书、文化文创企业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带动图书及彝绣文化市场销售额达210万元;火把节期间,“梦回千年・牵手时尚——指尖上的记忆”彝绣动态展暨彝绣沉浸式体验街召集了60名技艺精湛的绣娘代表引导游客进行彝绣沉浸式体验,带动1200人参与;“巾帼好品・楚雄彝绣”2024年“年货节”直播活动向广大受众充分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千年彝绣的独特魅力。
打造主题线路。围绕“楚雄彝绣”品牌,策划系列彝绣游、彝绣购、彝绣宴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与火把节重点节庆活动相结合,积极对接旅行社开设子午镇“红色+彝绣+诗歌”特色旅游线路,提升彝绣文化体验感、吸引力。以彝绣为主题的文旅线路2024年国庆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70多万人次。
蜚声世界秀场。楚雄彝绣先后登上米兰时装周、巴黎国际博览会,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亮相世界舞台。今年9月26日,楚雄彝绣亮相巴黎时装周,并同步在活动举办地及联合国教科文总部非遗展览上展播楚雄彝绣主题宣传片。10月2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绣美楚雄”楚雄第二届时装周在楚雄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彝绣产品交易中心(彝绣馆)举行,举行18场品牌发布会专场秀,极致呈现东方美学与彝族非遗魅力。
用活政策保障,护航彝绣常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