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言安堂”微信公众号(ID:
Yan_Huang_TH
),经授权转载;
来自后台某位童鞋的提问:
我们的老朋友彩妆老司机@Lillian说还有更可怕的说法:
哪怕你的睫毛膏只用过两三次,开封三个月后,就该扔掉。
我仿佛已经看到准备入化妆坑的吃土妹子(或者她们的蓝朋友)已经面如土色了…
到底这种说法靠不靠谱呢?
彩妆产品包装可以查到的保质期,一般都是没开封的保质期。
很简单,还是看包装啊
只要找个这个开盖状的图标,上面写的数字就是开封后的保质期啦,完全不用自己乱猜啊。
嗯,今天的文章写完了。
…
桥~桥头麻袋~(估计言安堂的老司机们对小圃的这个小伎俩早就了熟于心了…)
如果我就这样交差了,估计大叔就算病体未愈也要倾尽毕生功力将我毙于掌下了…
上述的这个方法虽然好,但是有前提条件:
只限于欧洲生产的产品。
因为欧盟的化妆品法规(EU Cosmetics 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
明确规定了产品外包装上必须注明开封后保质期(PAO,Period After Opening)。
其他地区包括美国、日韩和国内,都对此不做要求
。
也就意味着,标上是情分,不标是本分。
既然不能指望“求人”,那就只好“求己”了。
要判断产品的开封保质期,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
以前小圃的老东家会它分成三种稳定性考察:
物理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
但是小圃觉得对于非专业人士的正常用户而言,没必要分的这么学术。
以前我们玩RPG游戏的时候,人物的防御能力,一般会分物抗(抗击物理攻击)和魔抗(抗击魔法攻击)两种。
其实我觉得彩妆产品的保质期,也可以认为是保证这两种属性的抗击能力的期限:
物抗:
防止产品物理性状的变化(比如分层、出水、变色、变味等等)。
魔抗:
抵抗微生物(细菌、真菌)大魔王的攻击(比如长菌、发霉等等)。
根据这两个属性,让我们来看看。
对于睫毛膏的物理性状变化,主要是膏体变干,影响妆效:
如果只是这个问题倒简单了,什么时候看见膏体变干就不用了就好了。
然而睫毛膏的微生物状况更挑战:
-
眼部等粘膜部位使用的产品,在配方设计的时候就必须平衡考虑产品的安全低刺激与防腐剂效能。通常为保证产品的眼部低刺激性,就必须尽可能低地使用防腐剂——自身抵抗能力比较弱。
-
睫毛刷每次使用后再放回包装,可能把眼睛里的分泌物带入——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水和营养。
-
睫毛刷每次使用后再放回包装,还会带进外界的微生物——不断给微生物补充兵员。
再加上睫毛膏的浓稠深邃的颜色,即使产品霉变变色也很难被察觉,普通用户也就无从判断保质期了…
这种情况下也只能根据经验尽量缩短使用期限了。
所以对于睫毛膏而言,
如果有标开封保质期的就按照标的时间来算
,
如果没标,6个月内如果膏体变干了就不要用了,即使没变干,使用也不要超过六个月
。
其实睫毛膏的这个判断原则
可以沿用到其他彩妆产品
上。
像
唇膏、指甲油
这些纯油的体系,不太会有偷偷长菌的风险,就直接根据物理性状自己判断就好了。如果
出现变干变色变味这些情况就不要用了
(酸败虽然会有微生物风险,但是还是比较容易察觉到的)。
像
粉饼、散粉
这类粉的体系,虽然没有水,但是因为粉的亲水性所以可能表面吸潮后导致长菌的风险,所以
一旦看到吸潮结块也就不要用了
。
对于那些含水的产品,有可能有不易察觉的长菌风险,一般消费者无法判断的,就只能靠经验简单粗暴的划线了。
像
唇釉唇彩、气垫粉底/BB霜
这种含水比较高的体系(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具体还是要看成分表上水的排名),又有用刷子使用后再次放回包装的情况,开封后大概
保存半年到一年
。
像
乳霜状的BB霜,粉底液
这类含水比较多,但是不借助工具,直接上手的产品,开封后大概保存
一年左右
。
一些膏状的产品比如
粉底膏、腮红
相对含水比较低的,开封后大概
一到两年
。
丸子插句话:我的小伙伴@布偶喵让我记得提醒大家,很多人买到彩妆以后,会在手上试一下,或者直接上脸试一下妆容,很多人试过一次后就忘了,把买好的彩妆放起来闲置了,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要算开封时间。所以
下次囤货的话不要拆开试用哦~
其实主要就是两点:
温度
和
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