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报告明确界定了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的定义。创新药械作为医疗健康服务供给中的重要要素,由于其价值高昂,需要由不同的支付主体为消费者分摊支付压力,而不同主体因经营逻辑不同所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为创新药械付费,我们称之为创新药械的多元支付机制。如商业健康险基于风险同质和精算平衡原则为消费者提供保险保障。
第二,报告总结了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国际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的实践。不同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决定了本国基本医保、商业健康险等不同支付方对创新药械的保障范围、待遇水平与管理模式。纵观全球,社会医疗保障和商业健康险共同构成了医疗费用最核心的支付方,其中商业健康险利用大数法则发挥保险杠杆作用,在多数国家的创新药械费用支出中均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第三,在全球经验下,创新医药产业虽然作为被支付主体,但亦需要在多元支付体系中积极参与风险共担,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与保险产业的融合,尤其是参与商业健康险的风险共担,进而提升了保险支付效率,进一步降低患者负担,实现医-药-险-患的多方共赢。
第四,药品目录均是各个市场商业健康险和医疗医药产业沟通的重要桥梁。目录管理能够帮助保险公司精准厘定价格,开启药企和商业保险公司对话的契机,两者共同设计风险共付机制,提升健康险保障效率。
第五,商保支付贡献扩大的前提是提升商业健康保险覆盖面。提升商业健康保险覆盖面主要依靠营造整个社会购买商业健康险的氛围,提升企业投保和个人投保意愿,这需要政府部门提供相关的舆论支持和政策支持。
报告系统梳理了商业健康险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现状。报告认为,商业健康险对于创新药械的保障已经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完善的产品条线的保障框架,包括普惠保险、百万医疗险、中端医疗险、高端医疗保险等,可以根据消费者保障需求和支付意愿提供不同层次服务保障。伴随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壮大,人们对于先进的医疗及药械服务具有更高的认知和更强的有效需求,保险行业重点关注中端医疗险、带病体保险的产品创新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报告估算了2024年商业健康险针对创新药械的总赔付额约为124亿元,该支付规模连续三年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103%。
商业健康险保障范围的复杂性较高,为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以及保险行业和医药健康的融合难度,应在商业健康险产品创新过程中加强标准化建设,凝聚行业共识,形成行业统一的、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和差异化需求的多层次的商业健康险药品目录,作为和创新医药健康产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打通创新药使用堵点,加强保险与医药产业端融合并引入共付机制,进一步提升商业医疗险的支付效率。
2月19日同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主题座谈会,研究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工作事宜,积极推进行业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体系建设。中再寿险也作为商业健康保险行业代表之一出席了会议,就目录建设相关事项参与交流研讨。
中再寿险作为本次报告的编写方之一,也是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项目组主要参与方。作为再保险领域的“国家队“,中再寿险一直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推动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创新发展,多次深度参与生命表、重疾表、意外表、重疾定义等重点项目,并推动中端医疗险、长期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保险开发与落地应对人身险行业转型,尤其在创新药械保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开发了行业首款商业特药险,承接了全国百余款惠民保项目的特药责任,并与产业端不断探索带病体保险、互联网门诊原研药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