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了宫颈癌中PD-L1的表达与PET/MR影像组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的概况,包括国内利用PET/MR影像组学特征评估宫颈癌PD-L1表达相关性的研究尚未报道,以及孙洪赞教授团队的相关研究内容和成果。
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在女性癌症发病率和肿瘤死亡率中均排名第四位,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生存率较低,对女性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PET/MR作为一种新兴的无创、降低辐射剂量的影像手段,在评估PD-L1表达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国内利用PET/MR影像组学特征评估宫颈癌PD-L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尚未报道。
孙洪赞教授团队旨在探讨PET/MR影像组学特征与宫颈癌PD-L1表达的相关性,为宫颈癌患者评价PD-L1的表达提供影像依据,以优化个体诊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在女性癌症发病率和肿瘤死亡率中均排名第四位。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生存率较低,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 PD-1)是一种细胞表面受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 ligand, PD-L1)作为其配体与T细胞上的PD-1结合负性调控T细胞的活化、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宫颈癌患者预后与PD-1表达密切相关。宫颈癌上高表达PD-L1与T细胞上的PD-1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造成了免疫逃逸。PD-L1高表达的患者预后往往较差。抗PD-L1免疫疗法能够有效阻断PD-L1信号通路,增强免疫系统抗肿瘤作用,从而抑制肿瘤进展。充分地了解在宫颈癌中PD-L1的表达有助于免疫治疗方案的制订。PD-L1表达检测常通过侵入性穿刺活检获取局部病理组织,不能反映整体肿瘤特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宫颈癌的 18F-FDG摄取与PD-L1表达密切相关,可用于预测PD-L1状态。影像组学是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并分析大量高级且定量的影像学特征,研究表明影像组学有潜力通过检测人眼无法识别的特征来突破传统参数的局限性。已有研究表明,PET与MR影像组学在无创预测PD-L1表达上有一定的价值。PET/MR作为一种新兴的无创、降低辐射剂量且提高对病灶定位的准确性的宫颈癌评价手段,既可以提供具有出色软组织对比度的代谢和高分辨率解剖成像,又可以应用PET分子影像显示肿瘤微环境,可为肿瘤早期精准诊断与治疗干预、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生物学信息。PET/MR一体机使得PET与MR两种模态能够实时成像,获取在同一解剖层面上的结构和功能信息。这能够更准确地同时评估和比较PET和MR两种模态对于肿瘤PD-L1表达的评估。迄今,国内利用PET/MR影像组学特征评估宫颈癌PD-L1表达相关性的研究尚未报道。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孙洪赞教授团队研究旨在探讨PET/MR影像组学特征与宫颈癌PD-L1表达的相关性,在临床上为宫颈癌患者评价PD-L1的表达提供影像依据,以优化个体诊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该羡慕受到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RC210138)的资助。
DOI:
10.12015/issn.1674-8034.2024.07.006
】
(作者:
李旺,李朗俊,刘卓男,孙洪赞
)
点击此处
“
阅读原文
”
可查看详细内容;关注“磁共振成像传媒”公众号与《磁共振成像》杂志共同成长!
孙洪赞,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核医学科副主任、核医学教研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分子影像、CT/MRI/PET多模态图像处理及人工智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及市级项目1项;副主编及参编PET/MR相关专著3部,先后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获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7年);获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2023年)及中国医科大学“领军人才”(2023年)称号。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PET学组委员等学术任职;担任
Chinese Journal of
Academic Radiology
编委兼核医学版块责任编辑,《磁共振成像》《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数字医学与健康》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编委,《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通讯编委。
1.
PET/MR
成像的临床应用述评
徐臣
孙洪赞
【磁共振成像
2024
年
07
期】
一体化正电子发射断层
/
磁共振(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PET/MR
)成像系统融合了
PET
成像的高精确度和数据定量特性,以及
MR
成像的优质软组织分辨率和多功能序列成像特性,使其在恶性肿瘤
...
出版日期:
2024
年
07
月
2.
自身免疫性脑炎
18F-FDG PET/MR
表现的初步研究
王悦
白书维
张焱
黄干
张晨鹏
郝勇
刘建军
邵泓达
【磁共振成像
2024
年
07
期】
目的
探索自身免疫性脑炎(
autoimmune encephalitis, AE
)患者
18F-
氟代脱氧葡萄糖(
fludeoxyglucose,
FDG
)正电子发射
/
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显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PET/MR
)表现,寻
...
出版日期:
2024
年
07
月
3.
一体化
18F-FET PET/MR
术前评估成人胶质瘤患者
MGMT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韩青青
李拓
林增萍
李恩慧
杨阳
刘家惠
邢浩
王裕
程欣
霍力
【磁共振成像
2024
年
07
期】
目的
旨在研究一体化
18F-
氟乙基酪氨酸(
18F-fluoroethyltyrosine, 18F-FET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
/MR
对成人胶质瘤的
O6-
甲基鸟嘌呤
DNA
甲基转移酶
...
出版日期:
2024
年
07
月
4.
18F-FDG PET/MR
代谢及扩散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周一航
姜涵
孟楠
王鑫惠
刘雪
袁健闵
杨阳
王哲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2024
年
07
期】
目的
探讨
18F-
氟代脱氧葡萄糖(
18F-fluorodeoxyglucose,
18F-FDG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
磁共振(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PET/MR
)成像代谢参数及扩散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
...
出版日期:
2024
年
07
月
5.
胶质瘤氨基酸
PET/MR
多模态影像的肿瘤体积及空间分布研究进展
李笑然
卢洁
【磁共振成像
2024
年
07
期】
脑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脑肿瘤,基于结构磁共振(
magnetic
resonance, MR
)成像导航肿瘤手术切除是常规治疗方案。然而结构
MR
成像难以精准显示肿瘤的体积及空间分布,导致的肿瘤术后残留会缩短患者生存期
...
出版日期:
2024
年
07
月
6.
DCE-MRI
联合
IVIM-DWI
预测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徐晓倩
刘凤海
康立清
【磁共振成像
2024
年
05
期】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
MRI
(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DCE-MRI
)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IVIM-DWI
)预测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
...
出版日期:
2024
年
05
月
7.
基于
MR-T2WI
的深度学习与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预测宫颈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林宝金
龙先凤
吴朝霞
梁莉莉
卢子红
甘武田
朱超华
【磁共振成像
2024
年
03
期】
目的
观察基于
MR-T2WI
的深度迁移学习(
deep
transfer learning, DTL
)特征、影像组学特征及临床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列线图)在术前预测宫颈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 LVSI
)的价值
...
出版日期:
2024
年
03
月
8.
APT
成像在宫颈癌同步根治性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史天亮
杨崇双
刘元早
罗应斌
杨昌义
旷光先
姚庆
【磁共振成像
2024
年
01
期】
目的
探讨酰胺质子转移(
amide proton transfer, APT
)成像在宫颈癌同步根治性放化疗(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CCRT
)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材料和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
27
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
...
出版日期:
2024
年
01
月
9.
合成
MRI
定量参数评估宫颈鳞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初步研究
郭丽美
王峻
武文奇
张毓婧
张润梅
牛金亮
【磁共振成像
2023
年
11
期】
目的
探究合成
MRI
的定量参数
[
纵向弛豫时间(
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 T1
)、横向弛豫时间(
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 T2
)、质子密度(
proton density, PD
)
]
在预测宫颈鳞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
出版日期:
2023
年
11
月
10.
MRI
评估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
徐晓倩
康立清
刘凤海
【磁共振成像
2023
年
10
期】
宫颈癌是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第四大病因。盆腔淋巴结转移(
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PLNM
)是其最主要的播散途径。术前准确评估
PLNM
对于改进危险分层、制订个性化治疗计划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MRI...
出版日期:
2023
年
10
月
《磁共振成像》杂志创刊于2010年1月,为国内第一本医学磁共振专业期刊,为公开获取(OA)期刊,业务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现为月刊,每月20日出版。《磁共振成像》杂志实行同行评议制度(双盲)和三审三校制度,刊发周期约180天。遵循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世界医学协会(WMA)、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科技部
等国际社会团体、国内政府机构制定的医学伦理和出版伦理。办刊宗旨: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反映磁共振成像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促进我国磁共振成像事业发展,为提高医疗诊断质量、保障人民健康服务。办刊理念:办精品期刊、促学科发展、惠百姓健康,打造世界一流的磁共振媒体。杂志特色:特别注重多学科交叉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和原创性,重点报道磁共振成像相关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数据库收录:《磁共振成像》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2023年版,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2013-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2013-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CSCD
)
核心库来源期刊(2021-2024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23-202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CSCD
)
扩展库来源期刊
(
2013-2018年度
)
。同时,被国内知名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网、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重庆维普
等数据库
收录;还被世界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美国《化学文摘》(CA
)
以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
自然科学)》(CS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波兰《哥白尼索引》(IC
)
等数据库收录。
官方微信公众号:磁共振成像传媒(cjmri-media)。
编辑部电话:010-57155853、010-57155377、010-67113815,编辑部邮箱:[email protected],编辑部微信号:cgzcxbjb。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近日接到多名作者举报:有人冒充本刊编辑名义以各种理由向作者发邮件、打电话、发快递、加微信好友,目的是让作者相信他/她是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以便今后诈骗作者钱财。更有甚者,有不法之徒私刻我刊编辑部公章向作者发放优秀论文证书等证件。
以上行为已严重影响本刊声誉及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我刊编辑部提醒您遇到骗子要不听、不信,及时揭发、举报骗子行为,积极向公安机关、我刊编辑部提供相关证据(如果受到经济损失,请保存并提交往来电话、邮件、微信等录音、录像、汇款单据、截屏等证据)。
我刊银行账号:
开户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劲松支行;
户名:《磁共振成像》杂志社有限公司;
账号:344156659971。
如有向其他账户转账的,与我刊无关,后果自负。
我刊联系方式:
编辑部电话:010-57155853,010-57155377,010-67113815
编辑部E-mail:[email protected]
编辑部办公微信号:cgzcxbj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