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代网
解读信息时代的商业变革;以调查见深度;以商业故事见功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商业洞察  ·  江西新首富,踩着英伟达,狂赚700亿 ·  2 天前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2 天前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2 天前  
哈佛商业评论  ·  新的一年,如何规划好你的职业生涯? ·  2 天前  
FT中文网  ·  DeepSeek的意义不仅止于改变AI游戏规则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代网

两地敲钟,拼多多的红与黑

IT时代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18-07-27 14:15

正文

7月26日晚,上海中心大楼5层会场被映照得一片通红。光线来自于大厅舞台背后硕大的LED背景屏幕。除此之外,舞台的中央还对称摆放着两台自动化工厂中才能见到的机械臂。机械臂末端各自安装一面一人高的屏幕,拼合在一起组成了一扇略为奇特的“门”。门同样是红色,正中间是经过设计变形后的三个英文字母:PDD。


▲上海中心大楼5层会场

这是社交电商拼多多在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后的股票交易代码。稍后,它会以发行价19美元上涨39.47%的26.5美元开盘价高调入场。但和其他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不同,纳斯达克破例将拼多多敲钟现场的一部分搬到了上海陆家嘴的核心上海中心。这里是上海市最新的地标,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中心。

特殊待遇和特殊地点,无一不将这家公司的话题性夸张扩大。发布会现场涌入300多名观众,大多是全国各地的记者。 但就在几周前,台上与台下的双方还在因为商家维权的事情剑拔弩张。

当时是7月初的一天,烈日当头,拼多多上海总部楼下人头攒动,商户手握申诉书站在广场上。据其中一人描述,拼多多共冻结了近40万元钱款,此前双方多次沟通,无果。

“我们是一个小联盟,里面全是受损失的商家。”商家们来自全国各地,通过微信和QQ群联系,大家在群中诉说“冤情”,并商讨如何要回钱款。

此事引来了媒体的关注和追踪,同时也将拼多多“涉黄”、“涉暴“、假货横行的原罪再次带出。舆论一致认为,这个看上去很“low“的电商新贵,并不能代表行业的未来。和今日头条与快手一样,拼多多也被要求建立起更高的商业道德观。

但此刻,在即将出现的新财富神话面前,黄峥直面媒体,邀请在座所有记者穿上特意准备的红色T恤,加入到之后的狂欢当中。

于是,一家公司的红与黑,在敲钟的瞬间交融到了一起。

▲大会现场人们身穿红色T恤一片喜庆

拼多多的红:在红海中探索出新大陆

用黄峥自己的话来说,拼多多“很幸运”,踩对了宏观上的大势,从阿里和京东的电商天下中,找到一片新大陆。 这片大陆的广袤,吸引到了成熟市场中更加理性的投资者。

这片大陆有多广袤?拼多多的盈利模式和收入数据可见一斑。

去年4月,拼多多进行了收入模式转型,用广告系统取代了原有的在线直销业务,转变成为纯平台模式。

这种模式的背后是百万级的活跃商家,他们售卖品类众多,但品牌知名度低。而拼多多的多数订单则来自爆款,与几年前淘宝的发展路径较为相似,高人气拉高了销量,也让零散的消费者组织在一起,获得了更高的议价权。

而对于供应链来说,这笔买卖并不算亏:工厂可以专注于生产某种爆款,从而降低生产成品,在引流上可靠分享信息完成,省去了大量的广告、营销费用。

一名商家在知乎中描述过在拼多多销售的经历。他表示,工厂给车载MP3等代工,“给品牌代工每个129元,在拼多多上卖39.9元,成本37元”。成为爆款后,销售可达到每月两千多万元,且增速势头良好。

换句话说, 你可以把拼多多看成是被互联网规模加成后的庙会大集 :买家因为人多得了实惠,厂家直面消费者薄利多销反而增加了收入,双方皆大欢喜。这一模式被称为C2M(消费者对制造商),自智能家电热潮出现的2014年就被不断提出,但一直未能实现。

“广告+佣金”通常是平台型电商的成熟盈利模式,拼多多亦是如此。做好一个“集市管理员”,也可以借机快速发展。于是,无论从表面还是结果上来看,这都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也促进了公司收入的快速增长。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6年,拼多多年收入为5.05亿元人民币,而到了2017年,收入达到17.44亿元人民币,2018年Q1已经实现13.85亿元人民币营收,同比增长37倍。

于是,一个负面消息不断的电商平台,反而“越负面越发展”,甚至得到了富达基金、Capital、阿布扎比主权基金等主流机构的青睐,在上市之前就获得了20倍的超额认购。

拼多多的黑:供应链短板下带来的争议根源

值得注意的是,在登陆纳斯达克之际,仍有部分拼多多的商家奔走在维权路上。

自今年春节过后,就不断有商家前往拼多多总部维权,他们唯一的诉求是“偿还冻结钱款”。这些商家普遍由于商品描述、关联店铺和物流信息造假,或是被要求缴纳营业额300%的罚款,或是被冻结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货款。

黄峥曾经在接受新浪科技等采访时做过简单解释。他认为,对商家售假、虚假宣传作出的惩罚证据确凿。初此之外,他也表示平台与商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不存在。“更重要的是缩短解决矛盾的时间,而且平台上的商家也需要迭代。”

黄峥口中的商家迭代,或许是拼多多在质量、口碑方面屡受争议的根源。

▲黄峥在敲钟仪式前的发布会上

以目前的发展速度,拼多多很快即将面临用户规模发展的天花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年初发布的第41次报告,中国2017年年底的网购用户规模为5.53亿人,这也意味着每两个网上购物的中国人,就有一个在使用拼多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正在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广告投放。获客成本上升成为公司亏损的主要来源。

招股书显示,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净亏损2.01亿元。其中,一季度的总营收为13.8亿元,但是销售和推广费却花掉了12.1亿元。


此外还有消息指出,拼多多在广告投放上十分激进:去年全年度广告投入量约为10亿元,今年的广告投放可能会翻番。在世界杯期间,拼多多的广告植入到每场赛事中,其投放额或达到4亿元。

单纯靠流量发展,会很快见顶 ”,专注电商领域的分析师唐凯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称,中国目前的主流在线购物平台有十余种,除了阿里巴巴和京东外,在垂直电商领域中新兴起众多玩家,但是买家人数的增速却未达预期。

唐凯认为,拼多多依靠社交平台切入,在前期的数据喜人,但后期增速必然会放缓。更重要的是,社交电商的属性可能难以留存住用户,“增速放缓,加上部分用户的流失,天花板就出来了”。

黄峥本人有不同的观点,在上市前与媒体的沟通和交流中, 他向新浪科技表示,供应链的完善和口碑的建立并不像用户增长一样迅速,反而是靠线性增长,慢慢积累出来。

“平台模式的缺点是初期有各种问题,但通过迭代,商品的质量问题会逐渐改善。“因此,供应链的建设就成为拼多多日后发展的重要一环。

这正是目前拼多多的短板,有业内人士认为,与拼多多推行严格处罚标准矛盾的是,平台对商户又实行了零门槛准入规则,且推广方式较为随意,这或许才是商家屡触“红线”的根本原因,进而导致假货一度在平台上横行。

实际上,在上市发布会上,拼多多也在有意弱化这些“负面商家“的存在感,着重展示拼多多可以让供应商获得更多利益的形象。象征工厂生产线的两台机械臂自不必说。在宣传片中,商家的代表也是生产纸巾的代工制造商,和出售自产瓜果蔬菜的农民。

在今年4月的一次采访中,黄峥向媒体坦承,拼多多的最终模式是使得上游能做批量定制化生产。但他也表示,拼多多对上游的投入和整个产业链的赋能都太弱。如果用进度条表示的话,或许拼多多只走完了60%的路程。

结语:拼多多是不是“消费降级”?

从创立到上市,拼多多仅仅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而在这背后,供应链一侧的服务仍然没有完成改造。对于此时上市是否为时尚早,黄峥的解释是上市没有早晚之分,甚至在他看来,通过上市,反而是一个加速平台解决已有问题的机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