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秘叔
说工作技巧,谈官场经验;关注并常读,升职不用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犀牛娱乐  ·  为什么说《大侦探》就是国综群像的唯一真神? ·  17 小时前  
青岛日报  ·  超了!贾玲发文:恭喜 ·  2 天前  
青岛日报  ·  超了!贾玲发文:恭喜 ·  2 天前  
今晚报  ·  大S生前遗言曝光,骨灰已运回台湾 ·  2 天前  
忘川边的但丁  ·  大S之死,关乎那个你一生不敢做的可怕假设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秘叔

为什么觉得写材料那么难?怎样快速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老秘叔  · 公众号  ·  · 2024-02-15 20:32

正文













源:办公室文秘与写作

公文写作是有一个过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工作中,常常听到一些人说;“我们想是想写,就是不知道从何写起”。 写作者 认为,不妨从整理会议记录、情况反映做起,做到勤写、多写、长期写。

为什么 觉得 写材料那么难

公文写作是一项精细科学的脑力劳动。它包含了许多层次的内容,不是主观上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而必须经过深入的研究与思考才能做好,造成“写不出”“写不好”的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开动脑筋,没有有效地、全面地对事物的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思想上不够重视


一方面缺乏足够的责任感,没有把公文写作放在应有的位置,缺乏写作的动力和方向;另一方面,对公文写作本身也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公文写作“无学”,认为公文写作和一般应用文一样,格式简单固定,写起来枯燥无味,没有什么学头;或者走向反面,认为大写作公文种类繁多,结构各异,要求严格,自己知识积累不够,无从把握而不愿写。


思考上不够认真


有的同志领受了任务,不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思考和实践,拿来就写。其实公文写作,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先要吃透上级的指示精神,认真掌握下级的具体情况,深思熟虑后有针对性地撰写,否则就会陷于盲目。 点此加群


实践训练不够深入


公文写作涵盖了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不注重在实践中区分把握,往往因情况不明、思路不清而写不下去,除了对具体写作的格式要求和写作内容不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平时缺乏练笔。有些人对格式内容的要求虽然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由于缺乏实践训练,也往往导致脑中有印象,笔下却没有墨水。另外,平时的词汇积蓄量少,知识信息储备不足,也是造成写不下去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这一点,写作者认为,文字能力弱不是造成写不下去的根本原因,不注重下功夫熟悉情况,不愿花精力勤思常练才也是造成写作困难的根本原因。


怎样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提高写作水平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最后做到下笔成文、结构整齐、文字精当。除了必须高度重视、提高思想认识、自觉地积极地撰写文稿之外,具体可以通过下面六点努力来快速提高写作能力。



积攒“下锅米”


公文写作通常有两条最基本的要求:“上要着天,下要着地”。 着天就是知上晓上;着地就是掌握信息、立足现实 。公文重在实用,鲜明的实用性是公文首要和最本质的特点,也是公文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公文写作之前, 必须掌握大量的信息材料,经过鉴别、筛选、分析、综合,将相关的材料转化为公文的内容 。公文写作是“奉命作文,代人立言”,不管你有没有准备,有没有什么感想,都必须按时交出所布置的公文任务。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恐怕就会误了重要的事情。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平时必须注意积累相关资料。
1. 素材的积累。 公文写作离不开素材,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有用,关系到公文能否完成得出色。材料是进行分析的起点。 积累公文写作材料,要从小处做起,养成善于观察与思考的习惯 ,多参加会议,多阅读上级的重要文件和领导讲话,充分把握上级的相关要求,多阅读报纸、杂志,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与方针,多看新闻,掌握国内外热点消息,关注群众的心声,并且 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感都记录下来,形成文字材料。 点此加群
2.思想的积累。 思想,就是指客观存在反映于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对于公文材料而言,思想是灵魂。 要通过阅读文件、参加会议、参观考察、深入调查研究、亲临现场等多种渠道,去捕捉那瞬间闪现的新想法、新见解,及时记录下来 。在看书读报时,对重要的、好的文章要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它好在什么地方?怎样立意?怎样谋篇 布局 ?怎样开头和结尾?有哪些不足?假如换我来写篇文章又会是怎样?这样一对照思考,自己也就慢慢有提高,自己的思想仓库也会越来越“满”!
3.语言的积累。 公文写作中非常重视语言的积累提炼。平时要从大量报纸刊物、网络和其他材料的阅读中提炼出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和生动活泼的俗语,以及现代社会的一些新鲜词汇,并且运用到公文中,这样便会为我们的公文增加一些画龙点睛似的亮色。当然,在面对不同对象时,加入的语言是不一样的。撰写不同类型的讲话稿,面对群众(口语化)和面对高层人士(不落俗套)要有所区别,要特别注意宣讲的场合和对象。


学会“模仿秀”


模仿的意思是指有意无意的学习他人的言行,使自己的言行与对方相似。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样的,在大写作公文中,初期也是需要经常模仿和参考。 要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应有意识地选读一些范文,以作借鉴 。只有读多了,读熟了,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和作法了。
如,总结、报告、汇报材料的开头,通常会用到“在×××的正确领导下”,“在×××的大力支持下”,“在×××的亲自过问下”;在总结成绩时,通常都会用,“取得良好的成效,得到干部群众拥护和欢迎”,或者是“各项工作呈现良好态势”等等进行归纳;在分析问题时,一般都会用“在认真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必用此语来增强危机感;在结尾通常都会“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和更加勤奋的工作,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来鼓舞士气,增强信心。 点此加群

但我们也应认识到,读书是读他人之书,作文是作自己之文;借鉴只是从中汲取营养,经消化后成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生搬硬套,模仿抄袭,依葫芦画瓢。“模仿”并不是件丢脸的事情,而是最开始的时候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勤练手中笔

文章非天成,妙手靠实践,人们也常说“拳要打、字要写”、“文贵于精,精在于练”,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熟能生巧。这些话很有道理,所以我们不仅要多读,更要苦练,任何好文章都离不了苦练。文稿的写作才能、技巧,也是从刻苦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只有多写常练,坚持不懈,才会熟能生巧,运笔自如,真正学到本领

当然,练习公文写作是有一个过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工作中,常常听到一些人说;“我们想是想写,就是不知道从何写起”。 写作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